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教以来,总是有一个教学上的难题困扰着我,那就是:如何让第一课时上得既有情趣又有新意棚5怎样的第一课时阅读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我认为第一课时必须要抓好字词教学,强化初读效果。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为精读感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让这些内容落到实处,第一课时必须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深入阅读的准备阶段,上好第一课时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第一课时怎样才能上得精彩呢?我认为要注重"三读",即读正确、读框架、读思考。1.读正确。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因为第一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将读好书、写好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无疑,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自然要将读书、写字等基础知识的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当前,许多低年级语文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采用这样的基本模式:揭示课题一读准生字一读通课文一学写生字。这对教师们平时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一成不变的套路会带来学生的认知疲劳、审美疲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十分关注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却被认为是"工兵"干的活,有的教师即使为之,也是蜻蜓点水。而薛法根老师却用《燕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的教学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也能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一、扎实地教学基础知识片段一师: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出示第一组词语),谁会读?(生读:微风掠过稻子翼翅荡漾)  相似文献   

5.
识写生字、读通课文、感知大意,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碍是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第一课时内容安排过少,教学模式僵化,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不少老师谈"第一课时"色变,愁"无米下锅"。本文旨在通过实际教学案例,例谈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1.关于第一课时的教学1.1第一课时教学中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认为首先要给足学生读的时间。不管是什么体裁的文章,我们都应把读好课文、读准课文作为第一课时的目标。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引读,可以范读,可以指名读,可以情境朗读。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如:每一次朗读都应给孩子确定一个读的目标;注意让孩子读好重要的标点符号;在孩子需要抒情时组织有  相似文献   

7.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教学第一课时,应扫除朗读障碍,读通文本;链接原始经验,理通字词;把握思路脉络,疏通结构;激发阅读期待,融通内涵,从而提升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将读好书、写好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无疑,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自然要将读书、写字等基础知识的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周洁 《小学生》2013,(4):72-72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第一课时的读就是第一读和第二读的问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同时,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心声、文意。怎样的教学才真正使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到位"?我们先来看一位老师执教的《"闪光的金子"》的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诱发情感期待读师:同学们,知道老师叫什么?(徐大娟)怎么知道的?有老师的本家吗?怎么记住"徐"字呢?(学生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0.
朱瑛 《湖南教育》2006,(10):22-23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1.
张婷凤 《考试周刊》2011,(68):52-53
目前.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应达到的目标可用三个问题概括:生字词掌握了没有?书会读了吗?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认为.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第一课时更要扎实进行。现以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两篇课文《梅兰芳学艺》和《大禹治水》为例,谈谈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引领学生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初步领悟文章内涵。如果学生连这些要求都不能完成,试想我们的孩子拿什么去进一步学习。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就是指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顺畅。“读通”应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在第一课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试读,在试读中教师引导学生一手课本一手字典,高声朗读,静静默读,同桌互读,让学生在读中发现并解决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对生字新词、难读句段教师应引导交流,提供解决的办法。在难点处教师要指导读、示范读,要让学生回读、反复读,以期…  相似文献   

13.
高英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21):F0003-F0003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度老师曾提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倡简、务拳、求实、有鹰”的八字方针;朱作仁教授则提出课堂教学要三实:真实、朴实、扎实这些观念给我们以启迪,扎实、有效读通读顺课史并进行有效地识字.应当是筘一课时的教学追求于永正老师也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于老师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时,也是这样做的课前.于老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其中一点就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课始,他拿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自由读课文,  相似文献   

14.
初读也精彩     
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就是指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顺畅,也就是做到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这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只有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落实了,才能更好地打开阅读教学的大门。那怎样才能让第一课时教学上出实效,上出精彩呢?我觉得应紧紧抓住一个“实”字.  相似文献   

15.
朱瑛 《福建教育》2006,(11A):29-30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了解的“零”起点上。  相似文献   

16.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一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人称为教学内容“前置”,即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被提前到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进行或匆匆走个过场,这就使第一课时被上得“太胖”。这种“太胖”了的第一课时。老师们看了之后,都会心存疑惑: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教者缺乏课时观,课时目标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周一贯说过:“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底线,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良心所在。”可这“底线”在一些教师的眼里却成了“不就是将课文读读而已”,于是就有了第一课时或放羊式的读,或被僵化了的走过场,更有甚者完全依赖于课前,后果堪忧。与此相反,很多名师不但没有放弃这个底线,反而因“读”成就了第一课时的精彩,其一招一式令人折服。  相似文献   

18.
打开书,读!     
重翻北京八十中语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上《皇帝的新装》的课堂实录,再一次叹服于宁老师精到而朴素的课堂设计。第一课时,只有三步,第一是“打开书”“准备读课”,于是抽几位学生接起来把全朗读一遍;第二是在第一步时就提出来的,要学生边听读边思考“一个……的皇帝”,把省略号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第三步也是以第一步为基础,要学生用一个字概括全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9.
白蓉  康庄 《陕西教育》2000,(2):30-30
《南京长江大桥》是小语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重点,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教学一、二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习第一段。 (1)边读边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读第一自然段前提出要求: ①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标  相似文献   

20.
读中悟情审美 读中积淀语感——《春雨的色彩》(第一课时)教学及设计意图!四川@钟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