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朱光亚,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相似文献   

2.
历史·现实·未来———访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院士●许珑本刊专访中国工程院成立,迄今已一年有半。为了全面地向海外学子传递有关信息,记者特意走记了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院士。朱院长今年71岁,他那修长的身材,儒雅的学者风度,敏捷的思路,清晰的谈...  相似文献   

3.
朱光亚教授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本文借纪念其诞辰90周年之际,就朱光亚院士的生平、核物理方面的主要科学成就、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贡献以及给我们的启示等作一介绍,以表示对他的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4.
短消息     
《留学生》2011,(3):23-23
深切缅怀“两弹一星”元勋、欧美同学会会员朱光亚学长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朱光亚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吴阶平、周光召、朱光亚、路甬祥等五百二十四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一九九九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一九九九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分别是: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1996,(2)
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成立,6月7日全体院士大会选举了首任院长。这位院长就是对中国国防尖端技术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朱光亚。  相似文献   

7.
各位院士、各位同志: 经过两院院士的共同努力,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开得很成功。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对两院大会作了重要讲话,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两院寄予的殷切期望。周光召院长和朱光亚院长的工作报告,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审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两院的工作任务和努力方向,我完全拥护。有七位院士在  相似文献   

8.
朱光亚 1924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北宜昌。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朱光亚曾是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教授,后任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核武器研究所(院)副所(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党组书记,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至十四届中央委员。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05,(2):1-1
2004年1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分别看望了中国两位著名科学家,听取他们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向他们和全国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问候和新年祝福。80高龄的朱光亚,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比他小15岁的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营决策者们应多“充电”左崇年欣闻,最近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率领该院高级院士团到上海为决策层“充电”——给千名局级干部作高科技系列报告,深受干名局级干部的欢迎、(载4月11日《人民日报》华东版)由此想到,企业经营决策者们也应多“充电”。笔者曾在厂...  相似文献   

11.
"光亚同志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建立了卓著功勋。他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对科学精益求精的态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谦虚谨慎的高尚风范,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朱光亚院士80华诞时题写的贺信。 在朱光亚院士80华诞之际,国务委员陈至立向他贺词--"科技泰斗民族脊梁"。  相似文献   

12.
新华网北京2007年1月21日电,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在院士、科技人员、科技新闻工作者推荐候选新闻的基础上,5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6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1日在京揭晓。本文选取“2006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信息命制一组原创题,供总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岁末,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在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共有48名。其中来自高校的新院士有20名,所占比例为41.7%,高于研究院所、企业及管理部门。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6.2岁,其中60岁(含)以下的52人,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首次低于60岁,也是中国工程院历次增选中当选院士最年轻的一次。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1997年,全国46所高等学校的70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占总额58位的41.4%),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占总额116位的39.7%),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  相似文献   

15.
建设全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为了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的要求,使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科研人员都能在全球和全国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充分运用信息,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的谢希德、师昌绪、朱光亚等27位院士联名建议,作为“九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建设,应尽...  相似文献   

16.
5月8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和我国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景全来到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铁路高职学子共话成才之路。王梦恕院士和王景全院士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和成长经历,为学子们奉上了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成立中国工程院?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成立。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国工程院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政府委托,对重大工程技术规划、计...  相似文献   

18.
各位院士、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中国工程院正式宣布成立,和中国科学院在这里同时召开院士大会。两院院士欢聚一堂,共商我国科技发展大计。这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一件大喜事,是刚刚诞生的中国工程院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次检阅,是向经验丰富的中国科学院和全体院士学习的一次极好机会。江泽民主席为中国工程院亲笔题字“祝贺中国工程院成立”,今天,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又作了重要讲话,这是对我  相似文献   

19.
文沛 《学习之友》2006,(4):15-15
王永志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年轻时曾创造性地解决了我国第一枚火箭发射的关键问题,受到大科学家钱学森的赏识。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岁末,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接到总部设在意大利的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主席C.N.R.Rao先生的通知:经第三世界科学院奖励委员会推荐,第23届TWAS委员会决定,将2003年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科学奖授给傅廷栋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