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初,文艺界掀起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的热潮。周恩来总理十分注重这些为国庆赶出来的作品,对送上来的作品亲自过目。他对当时电影界存在缺少美感、轻松愉快影片的状况很不满意,将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找来说:“你不久前不是去过云南大理吗?是否写一部以大理为背景、反映边疆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喜剧影片?”  相似文献   

2.
一凡 《湖北档案》2014,(4):40-42
正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时,曾不无自豪地说:"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而一代小说大家沈从文在向文艺界推荐这位学生的作品时,也总是说:"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西南联大拜师1939年夏,年仅19岁的汪曾祺怀揣着已读了多  相似文献   

3.
有朋友跟我拉呱:"咱们都是写了一辈子文章的人.我退休后不写了,觉得是解脱了.你还在写."我说:"你不想写就不写了,是一种解脱;我退休后只写我有的可写和我想写的,也是有所解脱以后的结果,解脱的是有些时候没的写也写和不想写也写的困窘.如果说一者不免难受的话,一者就是享受了,所谓乐在其中."拉呱到此结束,感恩  相似文献   

4.
学言 《兰台世界》1998,(4):34-35
周恩来的制服上常年佩带着一枚纪念章.这枚纪念章上有毛泽东的光辉形象和毛泽东的亲笔题词:"为人民服务".周恩来不止一次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像春蚕那样吐出最后一根丝."  相似文献   

5.
一个社区在改选业主委员会,有人问我,什么人最适合做业委会的负责人.我说:"至少两条,第一:热心肠,第二,不太自私." 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现场》推出百人系列报道——"党员热心肠".其中,我就推荐栏目去社区找找这样的党员."热心肠"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古道热肠、慷慨解囊、仗义疏财、扶困济危、...  相似文献   

6.
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无疑也是新闻创作中最主要的一步.美国著名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曾说:"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步,那就是写作导语了."他还说:"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不仅如此,新闻导语还起着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为全篇定音,吸引读者的主要作用,在新闻作品中最主要、最精彩,是文章的路标和广告.那么,我们如何创作并没计出简短精美的好的新闻导语呢?结合笔者在新闻工作中对新闻导语创作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以为然,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四:"宣和初,徽宗有意征辽,蔡元长、郑达夫不以为然."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我的发言]之后大哗,不以为然."这条成语并不难懂,也不难用,但是不少人却把它用错了.  相似文献   

8.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 在快下课时教授对同学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 一女生走上台来. 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二十组人名."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邻居、朋友、亲人等等. 教授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相似文献   

9.
古代绍兴,天灵地杰,名人荟萃,百业流芳.然而,现代史上两位伟人周恩来与鲁迅的关系,却鲜为人知. 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但是他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浙江绍兴人.在<射阳忆旧>中,他写道:"余本浙人,自先大父为宦吴省,遂迁家而居焉."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8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合适吗?>的"新闻观察".报道中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疑问.'赵振宇是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新闻学研究>的课堂上说这番话的.据其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报刊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1.
写历史就是一个写人,一个写事,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写人也好,写事也好,一定要实事求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来写.历史是发展的,人也是发展的.现在有些作品和文章里写的人物,我看有些问题.下面谈几个有关写革命人物的问题.一、关于宣传毛泽东同志的问题烈士传《夏明翰》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夏明翰同志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早期在湖南亲自培养和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采访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让不能说的人能说,让能说的人不能说."能说"与"不能说"都由记者根据需要掌控.  相似文献   

13.
现代制片人制度,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激烈竞争的产物.美国学者格雷戈里·古德尔在所著<独立制片>一书中对独立制片人定义为:"从纯理论上讲,独立影片制片人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他有某部影片的构思,他为影片制作筹集资金,在影片拍摄过程中,他拥有实际上的创作控制权,并最终组织销售和发行."  相似文献   

14.
编辑审美观新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序言 亚里士多德说:"在生活中也有休息,在这时可以消遣和娱乐.在交往中似乎也存在着分寸,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应该以什么方式说,不应该以什么方式说,怎样听也是这样.对什么人说以及什么人听,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最近翻阅<战时记者>杂志,偶见该刊第3卷第1期载有一篇<新闻杂谈>,该文署名为"夏衍讲、影子记".经查由周巍峙主编的<夏衍全集>,发现未将此文收入,会林、陈坚、绍武同志编的"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夏衍研究资料>的"生平年表与著译系年"中,亦未见著录此文,国内有关研究夏衍的学术论著、传记中对之也都没有提及.所以,<新闻杂谈>可初步断定为夏衍先生的一篇轶文.这篇轶文的发现,为研究夏衍先生的生平、思想观点和理论贡献提供了-份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编辑歌     
就编辑工作意义上的编辑而言,词典解日:"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成书刊."竟然仅说"编成书刊",不提编成报纸.事实是编辑稿件使成报纸的编辑和鳊辑工作的数量,比使成书刊者可能更多.不去管它也罢.  相似文献   

17.
怪人     
明朝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我交友没想那么多,气味相投就走得近些,不投就离得远些.就象狼和狐狸进窝时先要闻闻窝味,认可了便钻进去.有一位邻居对我说:"来找你的人都有些怪怪的."静心想想自己的朋友,还真有些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这个名字,叫了一百多年,周总理这个称呼,呼唤了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和这个名字相伴,和这个称呼相随……1955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在会见过周总理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相似文献   

19.
畲族,是东南沿海的主要少数民族."畲族"是怎么认定的,"畲"字的含义是什么,"畲"字为何这样写?如今众说纷纭.本文用闽、浙两省档案馆查出的档案反史学资料对这个问题作些简解.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曾说:"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我们事先也已获得."这份珍贵情报的提供者就是我党优秀的地下工作者、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阎宝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