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的语言文化一般分为口语表达和教师口语两部分。口语表达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普通话的技能。本文是从中小学教师的语言特性、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语言文化修养的意义,以及怎样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语言文化修养等三方面来进行论述的。  相似文献   

2.
侯银梅 《文教资料》2011,(11):61-62
高校普通话教师担当着推广普通话的重任,语言是普通话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语音知识、纠正方言音的主要教学手段。在语言修养方面普通话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何提高高校普通话教师的语言修养?本文主要从思想修养、教学口语修养和加强语言修养的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3.
黄运师 《广西教育》2012,(21):16-17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手段,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使其语言儿童化,具有艺术性和幽默感。教师的语言修养,包括专业语言、态势语言、情感语言等要素。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教师较高的语言修养在传授知识、启迪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教师语言修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讲普通话。另外,教师的语言修养还体现在说话时要字正腔圆,节奏适宜,重音恰当,没有语病。较高层次还应做到生动有趣,精炼准确,科学严谨,逻辑性强。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语言,良好的教师语言文化修养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提高语言文学修养非常重要。本文从教师语言修养的基本要求出发,介绍提高教师语言文学修养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必须不断加强语言的修养。笔者认为:加强教师的语言修养,就是要讲求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语言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1)准确。即确切地表述概念、原理、定律等,而不是错误的或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心灵的最基本的工具和最主要的桥梁。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教学首先要靠教学语言来完成,而“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语)。就是说,教育教学成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修养水平的高低。因此,语言修养应成为提高教师全面素质与修养的极为重要的课题。教学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其次还有时间语言、空间语言、行为语言和物质语言。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书育人离不开语言,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必备的条件,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作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赵娇 《文教资料》2006,(27):132-133
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在语言的道德、学问、技艺等方面通过刻苦努力、艰苦磨炼、陶冶情操所形成的,在对外汉语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使教学运用自如,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语言基本素质能力。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学习、情绪和情感。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教学策略: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语言上采取的手段。即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具有适应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到最佳状态的语言策略。二者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0.
陆婧 《学苑教育》2020,(6):16-16
语言修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其次是准确,这是对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再者是鲜明、生动。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的职业需要,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更应具备的。探讨了提高中学语文教师语言修养的途径和措施:能讲标准的普通话,字音正确、吐字清楚;掌握并善于运用教学组织语言和思想教育语言的技巧;注重态势语的运用;提高自身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语言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和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等密切相关.幼儿教师的语言素质首先是一个师德修养问题。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他的语言应该是热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其次是专业知识修养和语言训练修养。教师要尽量扩大知识面,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不断搜集专业信息,博采众长,  相似文献   

13.
语言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和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等密切相关.幼儿教师的语言素质首先是一个师德修养问题。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他的语言应该是热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其次是专业知识修养和语言训练修养。教师要尽量扩大知识面,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不断搜集专业信息,博采众长,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教师课堂语言修养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提出了提高化学教师课堂语言修养的4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俞梅春 《考试周刊》2010,(23):219-220
本文阐述了教学语言风格个性化追求的现状.重点论述了影响个性化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指出教师的思想观点、学识修养、个性气质和阅历等都是教学语言风格的形成原因,并对教师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途径作了探索.认为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夯实知识基础。具备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教师的富有鲜明个性的教学语言便可以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内部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存在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中不清楚应学习哪些知识,提高哪些修养;教师培训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内容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文章从语言能力、语言学基础理论、二语习得与语言教学法、跨文化交际常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运用以及师德修养等六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认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能力构成中,语能力是基础,师德修养是灵魂。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教师课堂语言修养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提出了提高化学教师课堂语言修养的4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五方面加强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一、语言要有理有序,逻辑严密。二、语言要富于启迪,引发思考。三、语言要激发兴趣,妙趣横生。四、语言要热情洋溢,声情并茂。五、语言要抑扬顿挫,张弛结合。  相似文献   

19.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专门论述教师要有高度的语言修养,强调语言修养对教师的特殊意义。因为教师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最主要、最经常起作用的一种手段,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也是与学生交流思想情感的媒介。可见,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意义,其表现是:  相似文献   

20.
龚凤鸣 《教育革新》2007,(11):38-39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