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兰·巴尔特对结构主义理论兼具建构与颠覆作用,其早期力作《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建基于索绪尔关于语言——言语的区分模式,以叙事作品结构为常体,力图超越并把握千变万化的叙事作品。本文联系罗兰·巴尔特前后期思想,批判地分析了《叙》一文在理论上的建树与缺憾。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许多小说深受读者喜爱,其中《永别了,武器》就是一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海明威擅长运用各种叙事技巧,《永别了,武器》就充分展示了他的多维叙事艺术。通过分析《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时序和人称,揭示该作品的叙事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兔子,跑吧》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中的第一部。以往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作品的主题、人物、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和对其宗教观和女性主义的解读上。该文将从叙事视角、结构形式及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这部作品中不朽的叙事艺术特色,从而为这部作品研究同时也为厄普代克研究着添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李璐 《考试周刊》2013,(30):160-161
外国文学教学的关键是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而多重叙事距离是表现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两部文学经典作品论述多重叙事距离在表达思想、突出主题方面的作用,指出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多重叙事距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刘倩 《现代语文》2009,(9):129-130
《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具有典型的立体主义艺术美学特征。作品用多视角叙事把完整的故事拆解为碎片,然后又用并置、拼贴等立体主义艺术方法对分解后的碎片进行了重构,从而打造了一个立体化的文本世界。本文主要探讨小说叙事中的立体主义并置艺术。  相似文献   

6.
叙事学为叙事作品的分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具。其工具性源于叙事作品表达形式意义上的“话语”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叙事作品的涵义,另一方面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叙事作品叙事特征上的独特性。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表现出了传奇性涵义,这一涵义与散文性的叙事特征相结合,共同构筑了这部叙事作品的艺术独特性。从“话语”的角度探讨这部叙事作品中传奇性涵义是通过怎样的叙述技巧来体现的,以及其散文性的叙事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正确理解这一涵义,揭示其艺术独特性的根源和“话语”本身在叙事作品中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起底层叙事,有人说,那空间太狭窄了,写写苦难而已,粗制滥造,缺乏文学性。其实,只要认真读一读近年来底层叙事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从底层叙事的作品内容来看,不仅有苦难叙事,还有超苦难叙事、非苦难叙事;从底层叙事的作品形式来看,运用多种新的叙事方式,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化磁石予以磁化:底层叙事有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常仕璇 《海外英语》2014,(7):163-164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独特叙事艺术,特别是在叙事结构和叙述视角、叙述风格上的创新,赋予作品巨大的魅力,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杰作。该文重点从作品的叙事艺术入手,分析作品在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叙事风格上的突出特点,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刻的解读,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宫本百合子的长篇小说《伸子》是一部以女性解放为主题的伟大作品,受到广泛的好评,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为止,很多研究都围绕《伸子》的主题展开,对这部作品的叙事结构及叙事技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然而,作品主题不能脱离作品的叙事策略而独立表现.百合子正是巧妙地运用了高超的叙事策略,充分表达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从叙事学的角度对《伸子》的叙事策略进行探讨,分析这部作品的叙事特征和叙事技巧并得出结论,以期有助于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陈莹 《文教资料》2008,(25):21-25
本文以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对时限的透辟阐析为理论依据,对<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叙事时限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讨论了作品中历史时间与小说时间交融的现象,同时忽略作品中大部分倒叙,从宏观上重新建构了小说相对完整的故事时间,从而大致反映了作品的叙事节奏.根据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关系,本文还从微观上分别探讨了作品中的五种叙述速度:概述、等述、静述、扩述与省略.本文认为乔伊斯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有意偏离叙事传统,制造故事与叙事的非等时,让主人公的心理时钟来调度小说突兀的时空转换与叙事节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具有汉语典范性的文字作品来学习如何使用语言,是不同阶段语文教育共同的教学特征。语文课堂上,教师用叙事去剖析和阐释作品的叙事,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元叙事同理相通,是一种元叙事行为。对文学作品进行叙事剖析、叙事介入和叙事演绎,是教师的元叙事行为对作品的教学化加工,其过程能提高学生的叙事技能、文学鉴赏能力,还能纠正学生的认识偏误。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以其反传统的叙事策略成为了二十世纪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被看作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名篇佳作。本文从该小说的叙事手法和叙事话语角度,分别论述该作品的碎片式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视角以及该作品的哥特式叙事话语,布鲁斯音乐风格等,进而探讨了该作品的后现代特色及其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叙述学是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它不是通过叙事作品来总结叙事作品外在的社会心理规律,而是从叙事作品内部去挖掘关于叙事作品自身的规律。其中有关叙述视角问题的提出,是叙述学对文艺批评理论的重大贡献。叙述视角,是叙事作品叙述模式分析的基点,由于它的确立,决定了叙述的基调、结构以及方式等等。正如帕西·卢伯克指  相似文献   

14.
《汤姆·琼斯》不同于传统的英国文学作品松散的结构、随意的叙事。其改变了英国乃至欧洲传统小说结构松散的创作风格,为读者带来了酣畅淋漓的精神体验。本文首先对作品内涵与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对作品的叙事结构进行探究。进而从设置激烈的矛盾冲突、立体网状结构叙事、运用戏剧表现手法三个层面来论述《汤姆·琼斯》的叙事结构特征。最后从叙事结构角度深入挖掘该作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主题是统摄文学作品全篇的主脉和红线,它是文学的内在要素,也是作品得以存在并教化或启示读者的因素之一。文章从叙述视角、叙述动机、叙述方式、作品流变角度对叙事作品进行解构,探求叙事作品的主题意义,以求达到对叙事作品主题的多重建构。  相似文献   

16.
《吉姆老爷》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经典文学作品。作品中多种叙事手段的运用不仅仅意味着写作手法的创新,也帮助文章挖掘和丰富了其道德内涵、哲学内涵,使对作品的解读更为宽泛,作品的主旨更为丰富。作品中使用了一些新的叙事技巧,如时间跳跃、多视角叙事、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手法。康拉德对后来的许多现代主义作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叙事批评在中国和西方有各自的发生发展历程.在西方,叙事学诞生之初,注重被叙述的故事的结构、叙述者的作用和叙事作品的构成体系.经典叙事学是一种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纯形式研究;后经典叙事学则以阐释具体作品为主要目标,着眼于具体作品的意义.自觉的叙事批评经过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将文本的叙事分析和文本之外的历史文化分析结合起来,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中国的叙事批评大致经历了文史不分的叙事批评、感悟式的文学叙事批评、有理论自觉的叙事批评三个阶段.叙事批评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运用叙事理论,对文本进行叙事批评;在叙事理论研究领域,拓展研究内容;叙事批评和其他批评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叙事视角成为小说形式探讨和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选取本世纪小说创作中较多运用的一种叙事角度——内视角来进行探索与分析.通过赏析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鉴赏品味其独特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20,(2):66-69
研究一部作品的叙事艺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托马斯·品钦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其创作的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艺术。《拍卖第49批》是托马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该作品中体现的叙事结构艺术、人物塑造艺术和叙事话语艺术等,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托马斯·品钦的小说叙事艺术,值得广大读者展开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叙事时间对叙事作品有着至关的重要性。鲁迅小说《故乡》的叙事时间高屋建瓴,匠心独运。其叙事时间的处理对于小说情节结构的安排、作家审美意识的张扬、人物情绪的表达、作品整体氛围的突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小说在闪回、闪前卓有成效的运用方面对主题意蕴的生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