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期待而导致学生进步的现象,人们通常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现象,它在教育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经常将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工作中,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1.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特别适合应用在小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是可塑性极强的群体,更容易接受来自于教师的心理暗示和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的罗森塔尔实验其实名单上的学生并非有 特长,原来是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了教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从眼神、表情和声音中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些学生的爱抚情感,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后来人们把这种由教师的期望和爱而产生的效应叫做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真情的投入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无论他们生长环境的好与差,天  相似文献   

3.
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积极向上心理现象,其实质是起到激励和暗示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罗森塔尔效应的使用,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给予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期待和鼓励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合理运用心理效应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蝴蝶效应、南风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青蛙效应、刺猬效应、同化效应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注重细节、用心与学生交流、积极暗示、感受忧患、把握距离、巧用同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罗森塔尔效应简述罗森塔尔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它体现的是暗示的力量。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小学生的自我非常幼稚和不成熟,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群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分成甲乙两个班,并告诉甲班的教师,此班学生的水平要优于另一班。在学期结束时发现,甲班的成绩果然高于乙班。这主要是教师的心理暗示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这种主观心理暗示所起的作用或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称罗森塔尔效应。我们知道,教育教学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而且取决于一定的教育情境。在实际教育情境里,教师通过各种途径,鼓励、鞭策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内在潜质,进而取得学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最有发展前途者”的权威性谎言暗示,使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和期望,并通过行动塑造了学生,使学生更接近了教师的目标。拜读贵刊2000年第九期刊载的《罗森塔尔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十分欣赏李文峰、张海云两位老师的理念和实践。的确,教师自觉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能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正向影响。然而,所历所见所闻,令我掩卷思难停,我以为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除了运用好罗森塔尔(又叫皮格玛利翁)效应外,还得注意三个效应。一、霍松效应霍松效应是1924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发起的"霍松研究"的结果: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8.
心理素质在人的发展诸多因素中占有基础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把握心理现象的规律,要“以心培育心”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一、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心态成就一切”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一天到一所乡村学校,在老师递过来的学生名单上随意打了几个勾,并说:“打勾的学生将来一定会大有出息”。时隔多年,他的预言竟成真了,那几位被打了勾的学生果真大有出息。这时他告诉老师们,自己并没有预言的特异功能,但确实使被打勾的学生受到了激励,这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从中我们看到心理暗示的作用,积极暗示使人的心理潜能得以激发活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心理暗示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积极的暗示能够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及生理机能得到改善,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产生不良的影响。世上没有对暗示完全免疫的人,只是对暗示的敏感度有所差异。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强大的,要求教育者要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学生编织一个安全网、一个充满鼓励、信任的环境气氛,为其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并教育学生,时时给自己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理暗示:我...  相似文献   

9.
"期望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期望暗示给学生,学生则会按教师的期望去努力,以此作为回报。"由于学生愿意按教师的期望行动,因此,教师的期望容易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如果将"期望效应"运用于教育教学,将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发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暗示”,就是运用客观环境或是现有的条件,以不直接或不太明显的方式向学生施加某种影响,从而让学生产生与之相应的感应心理。在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大部分就是运用暗示的力量改变人的心理状况的。我在课堂中试用了多次,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效果。今日一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政治教学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从对学生的期待、鼓励,暗示、激趣等方面促进学生良性成长,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最大化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心理效应——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为了考察期望的心理效应,在美国一所小学进行一项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在这次测验中,他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将学生名单悄悄交给教师,然后对教师讲,他们是“最有发展前途者”,并要求多加关注。八个月以后,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教师的关系融洽。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原因在于教师受到心理学家“权威性谎言”的暗示,使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充满信心和期望,并通过行动塑造了他们的行为,使他们越…  相似文献   

13.
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只要对一个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期望,那么他就会发展得更好.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擅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将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的难点,问题形成的本质原因在于教师的教育,确切地说在于教师(包括第一任教师的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或者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正确。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罗森塔尔效应"是指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不真实的预言引起的心理效应。事情是这样的,1968年,罗森塔尔在1所学校6个年级的18个班中,通过藐视认真的心理测验,随意选择了一批学生,悄悄地把这些学生的名单告诉学校和老师,指出这批学生是学生中的最有发展前途者,8个月后,这些学生(其中不乏有"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通过语言、行为、心理等积极暗示,开发高职院校后进生的潜力。班主任积极的心理暗示像是一盏灯塔,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是水底暗礁,高校教师作为班主任,应该学会通过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向自我发出挑战。  相似文献   

16.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柏生所做的关于“教师期望效果”的著名实验研究。他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名字把它命名为“皮洛马利翁效应”,后来学者们又把这种期望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雅可柏生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十八个班的学生作了“未来发展预测”的智力试验,尔后择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告知老师。名单中的学生有的为老师所始料不及。罗森塔尔对他们的老师暗示并随机而神秘地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呢!”临走时他们又慎重地写了一份名单交给老师说:“根据测验的结  相似文献   

17.
优秀教师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 ,常常使用赞赏、表扬的手段去鼓励学生进步 ,这种手段通常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但是对学生的鼓励除了这种外显的方式外 ,同时还可以利用暗示的方式 ,也就是通过教师的举止、言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信任与鼓舞。这种方式同样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上进心。在教育学上 ,这种效应被称为“教师的暗含期待效应”,在心理学上称作“罗森塔尔效应”。那么 ,在管理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利用这种心理效应呢 ?一、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怀有赤诚之心 ,仅仅挂在嘴上 ,写在纸上是不够的。只有从教师内心深处流露出来…  相似文献   

18.
<正>将学科教学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让学生自己体验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用他人及社会对自己行为的期待要求自己教育是培养社会人的活动。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在课堂用社会期待的目光暗示学生,以此健全学生的人格。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严也是一种爱",课堂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家庭关系。惯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备教材、备学生讲授,但  相似文献   

19.
激励原理在数学教学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激励——时代的需要二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有一次到一所中学里给某班主任一份名单,颇为神秘地悄悄告诉她,名单上列出的是他们研究者在经过各项测试后认为最有发展前途、最可能成才的学生.其实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抽取的.一学期后,奇迹真的出现了,所有在名单上列出的学生的确要比其他学生发展得更快,更为出色.罗森塔尔在研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研究者暗示给教师名单上的这些学生将是成功者,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也常给学生这样的暗示,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会提高他们的自我形象,从而也更利于他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红伟  高长江 《考试周刊》2009,(47):212-213
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的期望影响学生发展的心理趋向,其实质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与积极的期望。本文通过对罗森塔尔效应与当今中职生身心、学习状况的比较分析,提出在中职生教育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保证该效应发挥高效作用应必须注意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