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书法,说到自己常常能捧个奖,发表些东西什么的,其实都离不开我两份解不开的情缘,是它们串起了我的书艺人生。一是受祖父影响,早早接触书法。在我的童年就知道"书法"一词,这得益于我的祖父黄质彬先生。上世纪20年代,祖父因工作原因从云阳县城到了乡下,后索性又安家于乡下。尽管当时条件极其艰苦,他依然没有放弃对书法的执著和热爱。他写书法与名无关,与利不搭界。他是一个纯粹将书法融入到自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2.
李良旭 《少年月刊》2014,(11):32-33
祖父读过几年私塾,在村子里,算是有文化的人了。他特别喜欢写对联,每年到了春节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就会请祖父写上几副对联。那大红的对联贴在大门上,红红火火的,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祖父每写好一副对联,总是对着对联,轻轻吟咏着。听着从祖父口中吐出来的那朗朗上口、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的对联,我感到祖父很了不起。我抬头看着祖父,心想,如果我也会像祖父那样写对联就好了。  相似文献   

3.
泥土     
祖父是一个只知道在泥土中摸爬滚打的人,最大的奢望就是能让一家人有口饱饭吃。他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土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他一辈子都守着土地,他把毕生的心血和汗水都播洒在了土地上。当我还很小的时候,每次和父亲回老家,祖父总要背着我到田埂上散步,渐渐地,我对那片肥沃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熟悉了。在祖父的,陶和纵容下,我有时也在田地里闹腾,干净的衣服一会儿就沾满了泥巴,父亲提着棍子就要揍我,祖父总是笑呵呵地拦着。有时,祖父抓起一把泥土凑到我鼻子底下,问我这是什么味?我说,一股腥臭味。这时候祖父才会板着脸呵斥我:胡说…  相似文献   

4.
祖父与马     
父母进城了,家里就剩下祖父和我,还有那匹黄骠马。祖父像马,马像祖父,我的这种感觉是真真切切的。祖父与马几乎形影不离,就差没和马一起站着睡觉了。他夜夜都起来几次,给马添草加料,细心照看,那种亲近劲儿我都有些嫉妒。每日,天刚露出鱼肚白,祖父就和他的马出门了,到东大坡耕地犁田。面对四里地远的长垅,马连瞅都不瞅一眼,拉起弯弯犁就走。没多一会儿,马的身上就有汗珠滚动,绳套也在背上勒出了印痕。然而它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还是拱头向前,默默不语,也许它只知道自己是匹马。祖父的衣裤早就被露水浸透了,裤脚沾满了泥土,湿嘟嘟的沉重涩…  相似文献   

5.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当我手捧着这本书时,仿佛一个小女孩在我耳边低语: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  相似文献   

6.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当我手捧着这本书时,仿佛一个小女孩在我耳边低语:“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一句一个祖父的呼喊,多少年来,她深深地把祖父怀念。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童年的生活中,去感受她与祖父一起生活的那段幸福、快乐的美好时光吧!  相似文献   

7.
我童年的时光是和祖父一起度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矮小的人,黑黑瘦瘦的很不起眼,但在儿时的我眼中,他又是怎样的高大啊!祖父一辈子同泥土打交道,春夏秋冬,他的命运他的悲喜同土地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祖父没有上过学,却凭借坚强的意志认识了许多字,会读《七侠五义》、《包青天》一类的古籍。  相似文献   

8.
一走近萧红,走近祖父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对于作者萧红,我们并不陌生,四年级时曾经学过她的《火烧云》,两篇文章都是节选自作者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在萧红的故乡,《呼兰河传》写的就是她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对萧红来说,祖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现在我们来看看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有关祖父的一段文字.(出示: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你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生:四句话里出现了七次"祖父". 师:读起来有点絮絮叨叨,是吗?那么,萧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去回忆自己的祖父?祖父在她的生命当中又占据了什么位置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揭开其中的谜底.  相似文献   

9.
早年的环境我的祖母出身在一个落后的农民家庭,可是她喜欢装模作样,好高鹜远。祖父是个英国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到美国来寻找职业。直到他九十岁去世时,还没有找到合他心意的工作。祖母和他邂逅相逢,后来就嫁给他。祖母把希望寄托在我父亲威廉身上。起初父亲在宾夕凡尼亚东北部的苏士克哈那城伊利铁路局作学徒,当绘图员,并抽空读点法律。后来他到纽约市一个法学院升学,在取得学位之前就通过了苏克哈那县的法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母都是地质学家,经常存外奔忙,所以他们把我交给祖父照顾。有一年的冬天,我得了肺炎。太阳小来时,祖父就用一张毯子裹着我到花园里晒太阳。花园里种着一棵松树,苍绿葱郁。我倚在祖父的怀里静静地听他讲童话故事。祖父讲的童话故事美丽而动听,我在梦幻一般的童话王国里度过了冬天。冬天结束时,我也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11.
镜中人影     
正我是1924年生,在北京一个大的四合院里关起门来长大的。我的祖父比较保守,他说:"女孩子就是不能让她到外面的学校去读书,一到外面读书,女孩子就学坏了。"可是女孩子也要读书,读什么呢?读《女诫》,学三从四德,因此对女子的教育是"新知识、旧道德"。我的祖父绝对没有想到我会到  相似文献   

12.
呼兰河传(节选)□/萧红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只狼,一只来自得克萨斯的狼,我的名字是阿里. 据祖父说,我们这个狼族在当地算得上最大的.500年前,在英国人还没有登陆这神秘而伟大的土地时,我们是这里的主人.祖父是狼族中最老的狼,也许,他有100岁了,他总是知道很多的事,关于狼,关于人,他是我们族中最受尊敬的狼,他总是对的,没有任何一只狼敢否认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别急于收获     
初中毕业那阵儿,我猴急着要外出打工赚钱,消息很快传到祖父那里。第二天,祖父要我跟他去橘园拔草。到了园边,看见邻近的橘树上都挂着果子,或一两个,或三五个,只是树还矮小,不堪重负,有些果子便坠到地上。可那时祖父园里的橘树光长枝叶,一眼望去,虽然比邻近的橘树高大一些,却清一色没有结一个果子。我感到失望,心想一定是祖父种橘树的技术不如别人。祖父从我的眼神里读出了含意,他告诉我,橘树生长初期,不能急于结果。这时候,它们的身子骨还嫩着呢,  相似文献   

15.
课堂求真     
不久前听薛法根老师教《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他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听写,一位学生把蜻蜓写成了蜻蜒。薛老师先让他仔细看看有没有写错,然后请他改正。这一回字是写对了,  相似文献   

16.
幽默细菌     
《同学》2003,(2)
爪子和手咪咪对妈妈说:“小狗在舔自己的手。”妈妈纠正她说:“孩子,小狗的手叫爪子.人的爪子才叫手!”公爵和天使英国小孩炫耀说:“国王将斜放在我祖父的头上,他就成了公爵。”英国小孩不甘示弱地说:“那有什么稀奇,印地安人将斧头放在我祖父的头上.他就成了天使。”  相似文献   

17.
五夫四世     
《五夫魏氏四世》,写的是我曾祖父、祖父、父亲和我本人四代的事情,当然也要写到我的曾祖母、祖母、母亲以及其他亲属的事情。他们或她们,都没有什么令人惊心动魄的经历,更谈不上有什么值得后人纪念的事迹。我不过面对可亲可爱的五夫乡亲们,倾吐自己一家人的家常琐话。虽然是队头说起,却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的。 我的曾祖父魏承霖,生于咸丰年间,大约正当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他二十多岁就去世了。我没有见过他,但为什么能记住他的名字呢?因为他和夫人杜氏的坟墓,葬在五夫,就在我家门口过河过街再过铁路线便到的地方,我小时候多次去过那里。那时候我认字不多,却已听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知道救太子的太监名叫陈琳,虽然音同字不同,通过联想,我就永远记住了。  相似文献   

18.
虚拟     
这个冬天特别地冷,父亲在私底下说,要做好春节前“办事”的准备,——父亲所说的“事”当然是祖父的丧事.祖父的情况说不上好,可也没有坏下去的迹象,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这么悲观.家里头有暖气,气温恒定在摄氏21度,再冷的天气和我的祖父又有什么关系呢?父亲说:”你不懂.”父亲的理论很独特,他认为,气温下降到一定的地步一部分老人就得走,这是天理,和屋子里的温度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人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坎那边接着(没有祖父则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并锻炼意志、培养耐性了。到了15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了田边,对面田坎没人接,从这时起,意即你长大成人了,需要自己去体味人间的艰辛。侗族人的孩子,母…  相似文献   

20.
我从小就不喜欢祖父.他是一个严肃的老人,和他在一起生活的岁月,我极少看见他脸上的笑容. 我3岁时,父母到乡下承包了甘蔗场,把我留给了做小学教师的祖父.母亲说,刚懂事的我看着板着脸的祖父,哇的一声就吓哭了.她曾经叹息,如果我是男孩,恐怕祖父会对我亲切些.但我还是贪玩得像个男孩,跟着邻居的一群孩子四处乱跑,爬树、摘果、打闹.这一切都瞒着祖父,但终于有一天他还是知道了:我们几个调皮鬼跑到附近的郊区,偷人家地里的红薯,被逮了个正着.他去领我回家,脸上像结了一层霜.我被结结实实地喂了一顿"竹鞭炒黄鳝",疼得直跳脚.我哭喊着,祖母在一旁央求着,他还是等我认了错才肯停手.从此我不敢乱拿人家的东西,但心底里却恨起了祖父:别人家的爷爷都很慈祥,可他却一点都不疼爱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