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中小学教育教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这种条件下人们普遍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尺码.在实际操作中,基础教育几乎完全被应试教育所左右,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极端.应试教育就是在迎合广大学生的升学欲望和社会上的“升学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自发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升学为中心,以培养少数尖子人才为目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所以学校教学工作根本不能真正按教育规律办事。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我们的普通教育存在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例如,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一直看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提问辅导常找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学生,谈话交心多选乖巧听话、  相似文献   

3.
多少年来,学校教育一直把培养“尖子”学生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解放以后,从总体上看,并未能完全摆脱这种局面。近十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又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痼疾,并且使许多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培养目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影响下,许多中小学不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几乎全部工作都围着“升学率”转动,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党政领导,甚至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指标。为了追求“升学率”,许多学  相似文献   

4.
应试教育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淘汰选拔教育模式 ,它以片面追求升学率来指导学校的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来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后者具有对前者批判继承的关系 ,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段莉 《益阳师专学报》2002,23(4):113-114
应试教育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淘汰选拔教育模式,它以片面追求升学率来指导学校的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来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后者具有对前者批判继承的关系,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三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有特定的含义,即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否定应试教育,肯定应试教育就是否定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是在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应试教育又比片面追求升学率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包括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一切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它的主要含义正如1982年教育部总结了建国以来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经验教训颁布的《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指出的那样,是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的教育;只重知识忽视能力的教育;只重少数尖子学  相似文献   

7.
我们提倡创新教育,首先就要明确为何要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教育紧紧围绕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来进行,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冷落的“陪读”地位。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选拔”和“淘汰”教育而并非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面向全体  相似文献   

8.
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依据的应试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将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的教育模式,它严重违背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忧虑。作为一种片面的淘汰式教育,有如下弊端: 一、偏重智育,轻视人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灌输书本知识,追求升学率几乎成了学校教育的唯一任务,处于压倒一切的地位,往往容易忽视的是如何培养青少年一代如何做人,思想素质教育显得薄弱,使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不珍惜劳动成…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的缘由(一 )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有二 :其一 ,它驱赶全体学生去挤“独木桥”,由此导致学校教育往往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 ,中、小学成了大学的预备班 ,于是普及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被忽略了。其二 ,它以单纯的分数标准来评价学生 ,容易导致一些学生高分低能、片面发展、被动发展。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不能只怪学校 ,其实 ,社会上的压力很大 ,整个社会都有一个端正教育思想的问题 ,许多家长从孩子进幼儿园开始就把目标瞄准大学。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 ,行政部门压学校 ,学校压教师 ,教师压学生 ,家长压子女。层层…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审视创新教育 我们提倡创新教育,首先就要明确为何要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教育紧紧围绕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来进行,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冷落的“陪读”地位。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选拔”和“淘汰”教育而并非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可以发挥所长取得个人成就。  相似文献   

11.
浅谈职业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磐石市第一职高张素芳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那种“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意在扭转办学方向,从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十几年来的实践,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指导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教育思维,这在《中国教...  相似文献   

12.
袁开红 《考试周刊》2010,(18):55-55
多年来,学校的教育是嗣绕应试教育而对学生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但是这样的教育是不符合现在的教育教学规律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新的《教育纲要》明确提出了对学生的教育要从学生的素质出发,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任务。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基本特征的“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即是国家法制规范的、平等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它应是有目的、有计划、...  相似文献   

14.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很多学校只重视抓毕业班、抓少数学习“尖子”,而忽视了基础,放松了起始班的教育工作,这是影响初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强调“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洗泼地发展”。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的教育,把学生训练成了应试的机器,面向的是少数尖子学生。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基础教育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它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们这一代中、青年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具有比较广播的知识,在化修养上逐渐达到较高的水平,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以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目的,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笔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6.
实现“转轨”非易事 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应试教育”以升学为中心,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人才成长规律,无视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给学生只有升学一条路。教师为学生升学考试而教,学生为通过升学考试而学,结果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厌学、弃学,摧残身心,高分低能。这样的教育虽然升学率有的可能保住了,但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极少数  相似文献   

17.
一、转轨的理想蓝图(一)糟糕的现实:应试教育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愈来愈呈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都围绕考试转,应付考试是师生们最重要乃至唯一重要的目标。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中小学教育教学突出表现为一种应试的特征,这种以应试为典型特征的教育,被称为“应试教育”。当“应试教育”进入理论视野后,概念逐渐明晰确定。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所谓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一…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  相似文献   

19.
白志江 《陕西教育》2008,(10):22-22
一、教育现状对差生的影响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使学生(包括差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而现在,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围绕在少数有升学希望的“尖子”生身边,那些升学希望不大或无希望的学生被抛弃一边,甚至还给予无情的讽刺与打击。学生仅存的一点自尊也被无情地击碎,这能说明教育的公平性吗?  相似文献   

20.
“调整高中教学计划和实行高中毕业会考”两项改革,是针对当前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忽视素质教育而提出来的。它的实质就是要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把学校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这两项改革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它对于改变普通高中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加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