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社科类     
《全国新书目》2010,(9):8-8
本月第一名《信心与希望》收入温家宝总理2009年和2010年两次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以及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的内容同时收入与这三次活动有关的侧记文章,并配有温总理近期考察调研的珍贵图片31张。温总理在采访中谈到中国经济走势,民生大计教育问题,中美关系、反腐倡廉等一系列热点和焦点问题从容自信真诚感人。  相似文献   

2.
《报刊之友》2010,(6):87-87
赵兰英(1950年-),女:新华社高级记者,知名巴金研究专家:上海人。197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后被分配至新华社上海分社,从事记者工作至今:上海市新闻专业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委员。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3.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4.
3月1日.晨报A2版关于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的新闻报道在市属报纸中独具特色。一是有自己记者撰写的自采报道:二是以“关键词”突出温总理在线谈话的要点.如“在线交流,第一次的事情难免有点紧张”“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有信心”“反腐败.正积极准备官员财产收入公开工作”等.既令人一目了然,又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在“访谈花絮”中.以记者采写的“网民留言请总理喝水”和“追访主持人的感受”等细节报道,为主报道锦上添花,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07,(6):26-26
2007年03月05日,《上海证券报》载《温总理,中国股民感谢您!》: 4日下午17:40,温家宝总理参加完全国政协经济联组讨论,离开委员们的驻地。总理边走边与苦等了他5个小时的媒体记们告别,大厅里不时地响起“温总理!温总理!”的呼喊声。忽然有人亮起一嗓子:“温总理,中国股民感谢您!”听到喊声,温总理回眸一笑,挥手向大家致意。记迅速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一瞬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11日,新华社播发温家宝9月4日在北京35中听课后的讲话,题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0月12日温家宝致信新华社总编室,告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文中,岩石的分类“应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温总理文责自负的做法受到广大网友的赞叹,  相似文献   

7.
王红蕾 《记者摇篮》2009,(11):47-4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14时45分,地震发生后仅17分钟,新华社就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经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15时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传遍全国各地。16时40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随温总理上专机,奔赴灾区,并播出温总理在专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张志新 《中国广播》2009,(12):50-50
10月11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温家宝总理9月4日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的听课感受和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温总理对所听5堂课的感受都做了详细讲述,文中提到“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因势利导,问他看过多少种岩石,知道名字吗?老师就可以讲岩石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据报载,2003年12月11日凌晨2时46分,新华社为改一个句号发出重要改稿电讯。5分钟后的2时51分,新华社又发出电讯:“请注意:《温家宝总理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谈》一稿中有重要改稿,务必改正。”新华社为改一个标点符号两次发出有关改稿电讯是不多见的,足见该社对这次改这个句号是相当重视的。  相似文献   

10.
图片报道     
4月10日,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右)与世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钟燕群共同为世博会——新华社联合标识揭幕。当日,新华通讯社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华社正式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东道主通讯社"。根据协议,新华社将组建阵容强大的报道团。  相似文献   

11.
央行最新发布的《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指出,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新华。8依托本土优势不断壮大,逐步改变国际金融信息服务机构的力量对比,国际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呈现由寡头垄断向多极发展的趋势。2010年,新华08签约用户和营销收入均增长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你是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网民的?王晓辉:1997年我在新华社伦敦分社工作的时候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当时只是偶尔查阅一下新闻,出于好奇去了两次聊天室,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网民。如果说与互联网结缘,应该是在2003年,我来中华网工作。从那时起,  相似文献   

13.
传媒动态     
《新闻通讯》2011,(1):64-64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社日前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一、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三、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实施;四、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相似文献   

14.
1、1974年,新华社作为最终用户参加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748工程”。1985年2月,新华社正式采用“748工程”的科研成果为《前进报》和《新华社新闻稿》排版,这是国内新闻界第一次使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进行排版。 2、新华社引进并成功安装了第一台计算机。 3、1984年3月,新华社使用传真发片机发送彩色图片新闻,并刊载于《瞭望》周刊,这是国内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次。 4、1985年3月,新华社第一次使用计算机在全国人大和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报道现场编发英文新闻。 5、1958年底,新华社建成中文发稿计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17日,“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钓鱼台芳菲苑隆重举行。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颁奖仪式上的致词中指出:“今天是世界消除贫困日,我们选择这一天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是希望通过举办这次活动,让更多的媒体和朋友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为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努力。”毫无疑问,这次由新华社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主办的“关注贫困”公益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了新华社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媒体的形象,是新华社综合影响力又一次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17日,“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钓鱼台芳菲苑隆重举行。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颁奖仪式上的致词中指出:“今天是世界消除贫困日,我们选择这一天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是希望通过举办这次活动,让更多的媒体和朋友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为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努力。”毫无疑问,这次由新华社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主办的“关注贫困”公益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了新华社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媒体的形象,是新华社综合影响力又一次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新华通讯社主任记者、新华社辽宁分社采编主任李新彦的通讯特写选《辽海采珠》,日前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作者16年新华社记者生涯中发表的重要通讯、采访扎记、记者来信、市场特写、游  相似文献   

18.
就在2010年2月27日14时40分(农历正月十四),温家宝总理提前20分钟来到新华网在线访谈现场,这是温总理继2009年2月28日后,第二次通过互联网与网民直接对  相似文献   

19.
2010年8月27日,在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五届二次理事会上,新华社技术局副局长曹学会同志作了题为《新华社"新华08"金融信息平台的建设》的报告,从项目建设内容、总体架构、目前建设情况和发展规划等四个方面对金融信息平台及其产品新华08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对于奥运会的清晰记忆可以追溯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也正是从这届奥运会开始,中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中国与奥运开始了直面接触,新华社奥运之战也从此拉开了序幕。信息时代的奥运资讯,无处不在。雅典奥运,电视直播的叱咤风云,铺天盖地的互联网海量信息,各大报媒眼中的奥运争相粉墨登场,人们通过各种媒体来感受“爱琴海的浪漫”。 新华社作为国家和世界性通讯社,承担着全方位报道奥运盛况的任务,新华社快速发出的文字与图片雪片般涌向四面八方,新华社的声音传遍世界各地,席卷中国各大媒体。从1984年开始,新华社驰骋六届奥运,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水平一次比一次高,市场反应也一次比一次强烈。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技术作后盾,新华社奥运报道很难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奥运归来,面对雅典奥运丰硕的战果,我们特别采访了技术局局长谢胜和、体育部主任高殿民,以深入了解新华社雅典奥运报道的技术内幕与实施细节。谢胜和、高殿民皆为新华社雅典奥运报道团副团长,他们与马胜荣(新华社副社长)团长等一起带领整个报道团圆满完成了此次奥运报道任务。奥运精神不断地鼓舞着人们,追踪奥运足迹,揭开技术内幕,再度回首,共同感受科技奥运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