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报道自然成为媒体竞争的高地.但是,作为地方媒体必须面对的是,全国两会报道也是一次新闻资源"占有不均"的新闻大战.地方媒体该如何另辟蹊径,在两会盛宴中分一杯羹?该如何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两会报道历来是考察、比拼媒体政治业务综合素质的重要窗口.全媒体时代,各家媒体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比内容、比创意、拼技术、拼传播.作为报道两会时间最长、经验最为丰富的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面对现今这个时代新媒体冲击,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以期做好两会报道呢?笔者以河北广播电视台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提出传统媒体做好两会报道必须加快转型、破除旧观念、谋划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两会报道年年有,今年如何有创新?特别是在关注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最大语境,传播手段也迅速完成了从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到微博时代转换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4.
备受关注的“两会”已落下帷幕,每年的两会都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同时也是传媒界各类媒体各显其能的“比武盛会”。如何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挖掘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并突破以往会议报道的模式,做好两会报道的优化传播,是提高两会报道质量的关键,综观今年的两会报道,笔者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两会期间,国内外主流媒体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报道可谓是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一次“聚合传播”,集中体现了全球传播的发展趋势.丰富的传播形态、突出的传播议题、国际化的传播视角是2013年中国媒体两会报道的突出特点.国外媒体对中国两会的报道则呈现出新闻性、融合性、杂糅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2013年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江西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江西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也是换届大会,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在信息传播手段从论坛、博客到微博转换的这一特殊历史节点,如何在"两会"中引领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又如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主动改革报道形式成为媒体  相似文献   

7.
全国两会是观察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风向标,也是集中展现代表委员参政议政风采的重要窗口.媒体融合传播在去年两会中小试牛刀后,今年以更加融合、开放、清新的方式,传递两会好声音,讲述两会好故事,形成了全国两会融合传播新格局,两会也从庙堂之高飞入寻常百姓家. 主体:多主体融合传播 在传统的两会传播中,媒体作为单一传播主体,沟通两会官方与社会公众.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时代的到来,形成了两会官方、媒体、代表委员、公众等多主体交叉融合传播新格局.代表委员以更加主动、开放的心态通过新媒体收集民情,发声交流;媒体报道从热衷于两会花絮、明星名人到聚焦两会议题以及代表委员履职成果,实现了从关注“颜值”到“言值”的跨越;公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意愿和能力也得到提升,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建言献策、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8.
2010年的全国两会,各重要媒体网站两会报道的总体传播效果如何?今年哪类新闻更被媒体青睐?哪些提案较好地得到网民共鸣?……对这些问题,万瑞数据借助其专属的网站嵌码的全流量监测技术,在以下的报告中予以多角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马莎 《东南传播》2016,(10):17-19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更新,信息传播的模式受到影响并随之改变。无论是中央级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单一的信息发布管道和内容形态,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要求。延展更多传播渠道、实现媒介融合发展,是时代对传统媒体提出的必然要求。每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不仅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省级地方媒体全年时政报道计划中的一场重头戏。全国两会主题、主线一致,地方电视台如何把两会报道做出特色、做出不同?作者以2016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两会进行时》为例,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省级媒体重大时政报道改变过去传统媒体、新媒体各自为战的局面,以"中央厨房"理念,融合"三屏两微一端"报道形式,进一步拓展时政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取得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两会”的报道也是中国新闻界每年必演的“重头戏”。多年来,新闻界在“两会”报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把“两会”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水平的问题。2012年的全国“两会”。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和江西电视台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开拓报道思路,积极创新“两会”报道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付强 《传媒》2018,(14):72-74
融媒体时代,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施展融合战略的大舞台.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全国两会报道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技术运用到技术融合、从多渠道到渠道融合的发展轨迹.随着技术与战略的成熟,未来的全国两会报道,技术融合将会取代技术运用,新媒体矩阵传播将会取代大篇幅报道,而"独家新闻"将一直作为核心竞争力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两会”“地方两会”等重大会议报道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传统媒体一直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融媒体时代,重大会议报道如何创新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融媒时代媒体发展趋势、表现形式的剖析,提出了“两会报道”创新的三个重要方面。从政策把握方面挖深度、找角度;在媒体语态和表现手法方面,网络化、贴近青年审美;从报道方式方面,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AI人工智能、动画、VR等形式,活泼生动地表达会议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使报道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真正做到有效传播,成为有影响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对于海内外前来报道的数干名记者们而言,意义重大,是新闻的"富矿",更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MOJO(MobileJournalism移动记者)记者们"各显神通"的舞台.如何更好地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要求、利用新媒体手段做好两会新闻报道?笔者谈谈参加两会报道的一些思考和收获.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融合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从报道设备到"中央厨房",再到互动创新,今年的"两会"报道折射出媒体融合取得的可喜进展。笔者通过对今年"两会"报道变化的分析,解读了媒体融合带来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主题策划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广电媒体的两会报道方式从论坛时代、博客时代过渡到了微博时代;报道内容也不仅局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两会报道历来是媒体同台竞争的重要阵地,是展现媒体特色和扩大影响的重要契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家媒体尤其是省级党报如何才能做好两会报道在激烈竞争中出彩?笔者梳理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媒体报道发现,强化融合发展理念、增强优质内容供给、提高新技术运用水平,仍是媒体在激烈的同台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全媒时代,如何做到让重大时政报道在地方媒体精彩“落地”?作为市州级媒体的恩施日报,就重大时政新闻创新报道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抓住重要节点、突出新看点,全媒矩阵传播、拓宽传播力,让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活动等时政报道精彩“落地”。一、紧扣时代主题,唱响重大时政报道主旋律在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中,重大时政新闻担负着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弘扬主旋律,报道好重要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18.
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都是各媒体大展身手的重要场合。对于两会报道的新思路、新形式也层出不穷。综观2011年两会,无论是报道观念还是表达方式、表达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他们"的两会到"咱们"的两会、从"严肃"的两会到"时尚"的两会,以及运用网络日报和微博的形式报道两会,无不显示出媒体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终端的转移,人们阅读新闻的习惯逐渐转移到了以智能手机为主.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着我们观看"两会"的方式.近两年来,两会演变成新媒体集中亮相的大舞台,同时也成为媒体融合传播成效集中检验的竞技场.在2017年"两会"报道中,从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二维码,到各区县级两会的图文、视频直播,各个媒体拼内容、拼手法,也拼技术.注重体验的新闻呈现方式成为亮点,媒体融合报道方面的表现也颇为抢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两会"一直是舆论和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在web2.0时代,"两会"报道的双向互动特性,通过网络媒体和网络舆论以及手机媒体等新型传播工具,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两会"舆论场的发展转变已为中国公共领域开启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