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康和红 《出版经济》2005,(10):62-63
图书成本是图书价格管理的基础,成本低了,图书价格就有随之降低的可能.一般来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价格相对较低,在质量不差的情况下,就有可能赢得自己的消费群体,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进而加速资金回笼,收入增加,出版社利润增加.出版社要认识市场、适应市场、引领市场,积极进行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走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之路,打造价格优势,构建出版社核心竞争力,就需要认识成本竞争是最能体现出版社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当今出版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图书质量与成本价格的竞争。只有质优价廉的图书才有竞争力。图书的销售价格更直接影响图书的购买力。图书的成本价格决定了销售价格,要想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图书,必须在降低图书的成本价格上下功夫。出版企业在图书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成本问题。从每一个出书环节控制成本是实施全方位、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先进科学方法。也就是说,出版企业的编辑人员、销售人员、全体管理人员都要处处精打细算,当家理财,努力在每一个出书环节上降低成本,节约费用。出版企业如何控制成本目标,加强成本的管理,要有…  相似文献   

3.
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图书成本控制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其中纸张材料管理是出版管理中的主要方面.对采购、库存、使用、账目等相关内容和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图书质量,降低图书印制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出版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董中锋 《出版科学》2001,(4):35-36,31
作为文化产业部门的出版社,文化建设是其首要任务,文化品位是其立足的基点,文化产品是其生存的条件。作为图书出版社,图书是维系出版社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正如美国著名出版家贝利在他的《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一书中所说:“杰出的出版社是杰出的书造就的”,“出版史是出版了杰出书的杰出出版社的历史,也是图书文化品位发展的历史。”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出版社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自我迷失:对图书经济运作方式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图书文化内容的强调;对编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文化意识的强调;对出版业市场的强调被简化为顺应市场,从而忽略或淡化了文化思想的含量。因此,出版社要发展,就必须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独特性,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化本位。本文拟从价值论的角度,对图书选题策划中的文化因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图书质量,争创品牌,是出版社倾力追求的目标.但是,出版行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图书的质量和品牌上,还体现在图书的价格上.图书价格的高低,对于图书能否赢得读者、抢占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图书价格的确立又与图书成本直接相关.为此,各出版社在确保图书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图书的价格,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图书成本,以实现图书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深化出版社体制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客观要求,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由于出版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出版社体制改革具有不同于国企体制改革的特殊性,把握这些特殊性,对中国出版社体制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出版业的特殊性质1.出版业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出版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每年创造的GDP数额巨大(2004年我国图书的纯销售额为486.02亿元),具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属…  相似文献   

7.
图书是一种文化商品,具有双重属性。作为精神产品,要反映出思想性、知识性和价值观,表现出它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本质特征,要以文化的普及与提高为唯一宗旨,并以此实现其社会效益。而作为物质产品,要通过一定的交换关系流通于图书市场,受制于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要以盈利为唯一目标,实现出版者的经济效益。 中国图书价格在1993年4月以后,虽然除大中专教材和中小学课本实行国家定价外,其图书价格已基本放开,但由于出版业能够盈利或者多盈利,还是要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单位成本,仍然是印数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这样,出版社要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势必要追求一定的出版数量,包括单位图书出版数量(印数)和图书品种数量。这是出版社实现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下精神产品的纯商品化,决定了交换价值成为衡量出版物质量的根本标准,一切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思想价值往往成为  相似文献   

8.
A.为什么要进行成本管理? 1.加强成本管理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出版社在经营过程中,正遭受到来自出版社内外的夹攻.外部有同行业竞争、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图书市场大环境的逆转等威胁,内部有职工改善待遇、提高福利的压力.出版社用以抵抗内外压力的武器,主要是降低图书成本、提高图书质量、开拓新的选题和增加图书销售量.其中降低图书成本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据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高库存已成为制约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蓝皮书指出.2005年中国图书业库存和销售之比高达98%。图书库存积压已成为出版业的“顽疾”.面对不断膨胀的库存图书,大学出版社如何控制库存成本,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
培养优秀编辑的三个关键步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特别是在大众图书出版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而在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不是出版社历史的长短,也不是出版社的大小,而是出版社是否拥有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或编辑领袖式的人物。长江文艺出版社、广西接力出版社以及在大  相似文献   

11.
出版业图书成本的实际发生额往往滞后于其实物的形成过程。图书已经销售,实际成本无法按时结转,这是一个通病。主要原因是多数出版社没有自己的印刷厂,将图书印制业务委托给其他印刷厂进行加工。由于图书印制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以及时间和银根的松紧、地理和环境的变化,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图书成本费用的按时归集。近年来出版业加大了深化改革的力度,管理层次和经营模式趋  相似文献   

12.
伴随出版社改制的逐渐进行,图书出版业竞争日益加剧,高效的图书出版管理将为出版社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管理与ERP的实施可以实现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出版要闻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鼓励原创出版,推进“走出去”战略,新闻出版总署决定组织全国图书出版单位出版一批“三个一百”原创图书,作为新闻出版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三个一百”原创图书把原创性放在首位,所收图书均为国内作者编著、国内出版社出版、确属精品力作的图书,大致分为3类,每类100种,包括:人文社科类原创图书100种,自然科技类原创图书100种以及文艺与少儿类原创图书100种。本次推荐的“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原则上是在2005年6月~2007年6月之间出版或即将出…  相似文献   

14.
李彦雪  刘博 《今传媒》2011,19(1):58-59
伴随出版社改制的逐渐进行,图书出版业竞争日益加剧,高效的图书出版管理将为出版社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管理与ERP的实施可以实现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小心"文责自负"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版社从过去单纯注重图书的社会效益,逐渐转化为向关注图书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图书的出版周期不断缩短,出版业竞争日益加剧,侵犯著作权的纠纷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出版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图书消费市场中悄然出现了“形象消费”的概念。在产品趋同化的时代,读者自然会选择形象佳的出版社的图书。出版社卖品牌、读者买品牌,这是中国出版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为了更快地传递出版信息,更广地传播出版形象,我国众多出版社开始利用  相似文献   

17.
对专业出版核心竞争力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蔡翔 《现代出版》2005,(2):8-12
以往,囿于“事业体制”的局限,出版业虽然常常提及“竞争”这个词,但对竞争的内涵往往局限于对产品市场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上国家社会生活议事日程。一时间,出版的产业竞争及与此相关的一些提法大量涌现。近段时间以来,伴随着出版业“事业转企”风潮的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曾经是世界公认的图书大国,其图书种类、印数和人均图书占有量都曾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俄罗斯占了大部分份额。但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俄罗斯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前苏联的图书出版业全由国家控制,由前苏联国家出版、印刷和图书贸易委员会统一管理,印刷纸张也实行中央集权管理,并且通过图书贸易网把图书发行到全国各地。另外,国家还对科技、医学教学书籍的出版给予强大的支持。前苏联的图书价格比世界其它国家低得多。 俄罗斯的民主改革直接触及了出版业,除了国营出版社以外,又出现了许多私营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年出书种类从一种到几十种乃至几百种不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竞争,图书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   我们所说的图书质量是指整体质量,作者原稿质量、编辑质量、印校和装帧质量的综合质量,是作者与出版社各个部门工作质量的总和。   一、优化选题,精心加工   衡量一个出版社的工作,主要是看它出版了哪些出版物,内容、质量如何,对人类科学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作出了多大贡献。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社,选题的文化价值取向,出书的文化品位,是其立足的基点。选题对图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直接反映了出版社的能力和水平。选题是出书的…  相似文献   

20.
图书既是精神产品也是物质产品,这种二重性使其在生产、交换与消费的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产品属性。图书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图书出版业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既相融合又相矛盾、精神和物质生产一体化、垄断与竞争兼备的交叉型风险性的产业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