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两汉乐府诗”一章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笔者认为有不少地方是需要进一步斟酌的:(一)《大风歌》不是由乐府机关负责演唱的;(二)《安世房中歌》也是由太乐负责的;(三)太乐不管郊祀之乐,郊祀之乐是由乐府来管辖的;(四)汉乐府是武帝时始立的;(五)太乐主管的音乐并不是由前代留传下来的雅颂古乐;(六)乐府所掌乐章不一定以楚声为主;(七)“乐府诗”之“乐府”乃属泛称。  相似文献   

2.
我们读了《江南》、《长歌行》后,知道这两首诗歌选自于《乐府诗章》。那么,什么是“乐府”呢?乐府,顾名思义,音乐官府的意思。“乐府”起源于秦,汉承秦制,汉代的乐府机关从秦代沿袭而来。不过秦代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来采集民间歌谣,多唱前代旧曲,故真正的乐府诗歌始于汉代。《乐府诗章》收集了秦、汉、南北朝直至唐代的诗集。西汉时设有太乐和乐府二署,分别掌管雅乐和俗乐,汉惠帝时的乐府令,就是学雅乐的太乐令。到了汉武帝时设立了乐府,就是主管俗乐的乐府署,收集当时的民间歌谣配上音乐,揭开了乐府诗史新篇。唐代“乐府”概念逐渐脱离…  相似文献   

3.
卡片①乐府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一词最早见于秦代。而把乐府作为一种专门的官署,则始于西汉初惠帝时。汉惠帝设乐府令,乐官掌管的只是郊庙乐章,规模不大。把乐府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汉武帝。《汉书·礼乐志》记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由此可知,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谣。卡片②乐府是古诗体的名称乐府由主管音乐的官署演变成一种诗体的名称…  相似文献   

4.
<正> 《陌上桑》叙述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到严辞拒绝的故事。是我国东汉时代的一首乐府民歌。所谓乐府,原是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它不仅负责制定乐谱和训练乐员,还兼有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的任务。《陌上桑》就是被采集的民歌之一。由乐府配上曲谱,可以歌唱。到了六朝时代,人们为了把这种诗跟没有配曲的诗区别开来,就管它们叫“乐府”涛。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应概括为“至乐自然”。“至乐自然”是《庄子》评判音乐美的标准。美好的音乐有籁乐、至乐、天乐;不好的音乐有失性之乐、屈礼之乐、不适之乐。“至乐自然”反映了《庄子》对音乐本源的认识,音乐是“道、心、物”三位一体的产物。“至乐自然”规定了音乐“和”的功能。“至乐自然”肯定“有声”、“人为”之乐。“至乐自然”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活动历程。庄子是道家音乐的伟大旗手。  相似文献   

6.
<正> 当今许多文学史著作依然认为作为音乐机关乐府的设立始于汉武帝。其主要依据于《汉书·礼乐志》中的一段记载:“至武帝,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如果练考史料,并非如此。就在同一篇《汉书·礼乐志》中又有另一段记载:“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候宽备其箫管,更名曰安世乐”。乐府令即乐府机关的长官。《史记·乐书》:“高祖过沛诗三候之章,令小儿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儛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更增于乐府习常肄旧而已”。这充分说明乐府机关在汉初就已存在。汉初礼乐,“大抵皆因秦旧事”(《汉书·  相似文献   

7.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主要是掌管朝会宴飨、郊把巡行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和乐曲,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我国东汉时仍没有乐府。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叫“乐府”,于是乐府便由官晋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六朝人虽把乐府看成一种诗体,可着眼还在音乐L。到唐朝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社会内容,如白居易的《新乐府》并未入乐,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批判现实的讽谕诗。白居易等人曾在当时发起新乐府运动,他们提出的“文…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时立乐府之制与献赋之风有着内在的联系,乐制思想的象德缀淫与辞赋创作的欲讽反劝也是一致的。从历史上看,孔子倡导“思无邪”、反对“郑声淫”,是对乐制和诗教的要求,而从殷商的《桑林乐》到战国楚人的《好色赋》,正显示了继“郑声”而归“雅正”的思想演变。汉代乐府的内廷娱乐性质与象德缀淫思想的矛盾,辞赋创作欲讽反劝的矛盾,均在乐制的变迁中得以展示。  相似文献   

9.
乐府是一种配乐而又能歌唱的诗。汉朝人管这种诗叫歌诗,而乐府在当时则是专门演唱这种诗的官署的名称。到魏六朝时,人们把乐府机关演唱的诗称之为乐府,这样一来,乐府便由官署名一变而为合乐的诗的名称了。乐府作为一个音乐机关到底创立于何时呢?这个问题向来是有争论的。班固在《汉书·礼乐志》中用肯定的语气作了这样的记述:“至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  相似文献   

10.
西汉乐府署的设立和其他文化措施一样,从一开始就负有双重的任务,一是为了恢复久遭破坏的文化制度,一是为了更好地从传统体制和文化典籍中寻找立国安邦的依据。虽然乐府的设立,其最初直接的动因是武帝不满郊祀无乐的现状,但我们在班固的叙述中却看到这种设立还是另有企图。从俗乐的最后发展来看,乐府设立的初衷宣告破产。透过这种明显的背逆,我们可以进一步寻求有关西汉文学理念以及社会文化的问题与矛盾  相似文献   

11.
南朝乐府《襄阳乐》有《大堤》一种,为唐代《大堤曲》、《大堤行》所本,但对“大堤”的诠释,不少述不够准确。章考诸史籍,力主宜城小河镇为古“大堤”,即乐府《大堤》孕育诞生之所,襄阳城外的大堤不具备产生乐府《大堤》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汉末大乱不仅使整个社会遭受严重的破坏,也使文化学术遭受浩劫,众乐沦缺。曹操作为一名富有文人精神的政治家,凭借其政治的实力,在促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曹操参与了清商乐的创作,在音律、辞赋、歌舞、收集、创作编排等方面对清商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他提倡文人创作,搜罗歌舞伎乐人才、设立清商署,对清商乐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汉代乐府民歌是汉代劳动人民社会实践和生活情感的真实记录,其中描写女性的民歌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妇女的社会实践、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表现了她们对人性美、爱情美、人格美、劳动美的强烈追求,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4.
唐玲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1):80-82,85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高度成熟。在这一组诗里,诗人反复吟咏的是游子和思妇这两个主题,在创作手法上则表现为有意识地运用拟女性写作。《古诗十九首》不仅是对先秦时期无意识的拟女性创作的继承和突破,更是对唐宋时期这一手法的大肆盛行的酝酿和开启。  相似文献   

15.
清政府宣布川汉铁路收归国有政策之后,四川咨议局议员积极发动和组织了四川保路运动的前期筹备活动;但由于四川咨议局议员热衷于宪政改革,其政治改良倾向的局限性导致咨议局没能始终站在四川人民政治经济利益上与清政府开展彻底的革命斗争,未能成为四川保路运动的坚强领导;但四川咨议局议员仍然为四川保路运动的深入持久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75年通过并于1978年正式施行的以“回归主流”为主旨的美国P.L.94-142(现为《残障者教育法案》IDEA)使美国学校情境中进行的音乐疗法发生了变化,也给面向特殊儿童的的音乐治疗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阐述了学校情境中的音乐疗法和音乐教育的相互关系,从音乐治疗师的角度,介绍了P.L.94-142实施前后的学校情境中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概念和方法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音乐疗法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听不懂‘严肃音乐’”是困扰音乐爱好者的普遍问题。追其根源,这是一种视觉化、概念化的“非音乐”错误审美观。本文从音乐本体出发,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所在,并提出在严肃音乐欣赏中要“听觉中的判断,而不要判断中的听觉”,倡导以客观听觉感受为出发点和基础,遵循音乐想象力的尺度来进行严肃音乐的审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对“西凉乐”有关材料的分析,认为“西凉乐”在不同时期它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它既指一种音乐称谓又指乐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两套税务机构的弊病也逐渐显现,时有摩擦,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只有加强两个部门的合作,从而实现国地税分设的有效功能最大化、消极因素的最小化,促进财政和税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保证税收职能作用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