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课本第 69页和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 )第 13 8页《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中“梁”的北方是“晋” ,本人认为这种标法欠妥。因为此“晋”当为唐末藩镇中被封为晋王的李克用的割据势力范围 ,它不能与五代十国的政权并列。而且 ,这样标法还极易造成对“五代”历史概念的误解与混淆 ,使学生把它与五代中的“晋”混为一谈。现阐释如下 :(一 )“五代”的历史概念据课本及各类辞典、史学著作 ,五代的定义都是指唐灭亡后 ,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 9 0 7~ 92 3 )、后唐 ( 92 3~ 93 7)、后晋 ( 93 6~ 947)、后汉 ( 947~ 95 1)、后周 ( 95 1~ 9…  相似文献   

2.
首都“北京”有时竟被标为“京师”(课本第6页《清朝疆域》图、第 5 4页《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第 13 7页《1917至 1918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我们不知如此标法是出于什么考虑 ,难道这是出诸一种严肃认真的考虑而后作出的一种选择吗 ?《中国历史》第三册 首都“北京”可标为“京师”吗?$江苏省灌南县五队中学@苏金荣  相似文献   

3.
课本《中国古代史》(选修本)人教版第138页、(实验本)第218页都有《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图中清楚标明在后梁北面,今山西中部和北部有个“晋”政权。这个政权是何人所建?它是否是五代中的后晋?课本及插图未做任何注释,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一些困惑,今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138页《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中的“南诏”政权在第140页中的《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中变为“大理”政权,说明:一、南诏政权一直存在到五代十国前期;二、大理政权是由南诏政权直接过渡的。然而,这两点都是错误的。《辞海》对段思平的介绍中有“唐昭宗天夏二年(公元902年),贵族郑买嗣灭南诏。其后,历经大长和国(902~928)、大天兴国(928~929)和大义宁国(929~937)。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原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五代十国存在时间为907年到979年,故建议将《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中的南诏改为“大长和(大天兴、大义…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25页:《英国内战形势》图中的时间写法错误。分析:图中把马斯顿荒原战役的时间标为447(按:编者检对,仅见有“4”),把纳西比战役的时间标为“456”,这种标法明显不科学。建议:将447改为16447,将456改为16456。课本第25页:《英国内战形势》图中图示“×”表示“战役地点和年月”,而图中马斯顿荒原下有“×”但没有标明年月,应标上1644年7月。《英国内战形势》图的缺失$北京市首都医大附中@张江平$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叶德季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138页《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中,北方黄河流域同时出现了“晋”和“梁”两个政权名称。五代“梁、唐、晋、汉、周”,是前后相继的,这两个政权不应该出现在同一图中。后晋和后梁的历史地理$山东省东明县实验中学@张春芝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137页和140页分别有一幅地图:《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和《五代十国后期形势》。教学中,教师常常指导学生将此二图进行对比,以便更直观地看出五代十国演变更替的情况。在“前期”图中,梁以北、契丹以南有个不算太小的国家———晋。该国是否就是石敬瑭建立的后晋?绝对不是。后晋的建立应在“五代”的中期,不可能钻到前期来。那么,此“晋”究竟为何国、何人所建、兴替如何?与课本配套的地图及教参均未提及,笔者参考有关资料,方知缘由。黄巢大起义后,藩镇割据益甚,天下征战不息,唐王朝已名存实亡。诸藩镇中,北方有两股实力最强的军阀,即称…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 8 3页《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与配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17页同名图中有关山东的标识大相径庭课本与地图册背离$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9.
族名与政权     
课本第138页《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上“五代十国”周围分布着“渤海”、“契丹”、“吐蕃”、“回鹘”、“南诏”等少数民族及其政权,如此把政权与少数民族名称混杂在一起,容易使人误解为“南诏”政权与“五代十国”前期的诸政权并立。其实,南诏政权在920年已被“大长和”政权取代。族名与政权$陕西省商州市大荆中学@周永献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105页《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中南非不应标为60年代独立。南非独立应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一样,是在1931年英国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时独立,若以其脱离英联邦为独立标志,那么至今尚未脱离英联邦的加、澳、新等国岂不也不能算已经获得了独立?关于《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王长兴  相似文献   

11.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东北易帜。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是这样写的:“张学良降下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升起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又,人教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第5页写道:张学良“将过去的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而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2页却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 13页“《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中的“额尔古纳河” ,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得知 ,当时称“额尔古讷河”。应标为“额尔古讷河”并注今名。同样“爱珲”可标为“瑷珲”。与上类似 ,课本第 5 2页《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的“台南”应为“台湾”。“纳”由“讷”而来,“台南”应为“台湾”$江苏省灌南县五队中学@苏金荣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2001年版第98页及2003年版第94页都有一个“护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见下图),其左上角有一个“滇黔桂粤四省军务院所在地图标”,但该图的正图却无此图标.课本正文和小字部分也未作说明。那么这一图标到底应该标在哪里呢?以下笔者试以找到的若干材料对这一问题作些论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史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现行初中《中国历史》第一、二册和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 )课本存在着对同一史实表述不一致的现象 ,即使同一课本也存在前后不一的问题 ,给教与学都带来不少困难。下举数例。(1 )半坡氏族遗址距今时间 :初中课本是“约 5 0 0 0年”(第一册第 1 3页 ) ;高中课本却是“约五六千年”(第 4页 )。(2 )对于河姆渡氏族种植水稻的问题 :初中课本表述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第一册第 1 4页 ) ;高中课本则表述为“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第 5页 )。(3 )初…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 97页《主要军阀割据形势表》中 ,奉系控制区域包括“辽宁” ,同页《北洋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标为“奉天”。同一行政区名称前后相异。据《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17页《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1911年 (爆发 )〕 ,盛京将军辖区已经改为奉天省。课本第 87页《中华民国全图 ( 1917年 )》标为“奉天”。皇姑屯事件后 ,张学良于 192 8年 6月通电就任“奉天军务督办” ,并发表了《致奉省各县父老宣言》。可见到 192 8年还称“奉天”。张学良于 192 8年12月东北易帜前后 ,南京国民政府才改“奉天”为“辽宁”。因此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117页 :“元朝的……建康、杭州、成都的丝织业很发达。”此处的“建康”应为“应天即江苏南京”。课本第 15 1页《元末红巾军起义和朱元璋势力的发展》图右侧 :“应天 :今江苏南京。”课本第 15 2页 :“13 68年初 ,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课本这两处都对 ,并没有出现“建康”字样。人教社 1990年版《中国历史》第二册第 3 6页 :“13 5 6年 ,朱元璋攻占集庆(注 :集庆 :今江苏南京 ) ,改名为应天府。”《辞海》1979年缩印本第 499页 :建康 :①晋建兴元年 (公元 3 13年 )因避愍帝司马邺讳 ,改建邺为建康。即今南京市。……隋灭陈 ,…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 5 4页 ,以整页篇幅刊登了 1898年爱国人士谢赞泰先生创制的漫画《时局图》。初中版《中国历史》第 3册第 73页上 ,该图也占了整页的 1/ 3。编者旨在通过此图 ,以生动形象、不言而喻的直观画面 ,加深学生对当时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理解。在《时局图》下方的文字中 ,都说明 :“肠代表德国。”果真有“肠代表德国”吗 ?即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高中课本上整页的《时局图》 ,也不甚明了。因为在《时局图》上 ,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用虎、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 ,还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 :图上代表…  相似文献   

18.
言过其实     
课本第216页:《本草纲目》“被译成各国文字”。“各国文字”言过其实。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89页:“现已陆续译成多种文字。”“多种”比“各国”严谨。言过其实$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19.
不相衔接     
课本第13页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在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第74页则为《蒙娜丽莎》。不相衔接$山东省青州市第六中学@张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第二册课本第 62页 :“他画的人物……人们称赞说 :‘吴带当风’。”第 1 3 7页 :“陆游从小好学 ,他写诗回忆说 :‘我生学语即耽书 ,万卷纵横眼欲枯’。”《中国历史》第三册课本第 2 9页 :“数十年后 ,不仅‘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课本第 1 3 2页 :“号召‘爱国之豪杰共图之。’”按规范的标点符号用法 ,上引前两例属直接引用 ,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内 ;后两例属部分引用 ,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外。引文的标点问题@徐敏$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九冶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