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35年年汤川秀树提出介子理论和强相互作用概念1935年,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1907.1.23-1981.9.8)提出"介子论",对质子和中子的结合作了很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奖是对那些作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学者的最佳褒奖了。在每一块奖章背后,都有着许多故事以及人物,而获奖者只是作为其中代表,领取了这一奖项。我们在此对2010年度获取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的原理及意义进行解说,让大家能更深入地进入科学家们获得丰收的世界。此外,还有常被称作"搞笑诺贝尔奖"的Ig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每年在诺贝尔奖颁发之前,组织者会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对诺贝尔奖进行无厘头模仿以及致敬。他们的评选标准为:"乍一看好笑,却又引人深思"的十大成就。评委中不乏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且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成为了第一位诺贝尔奖及Ig诺贝尔奖双料得主,他曾于2000年因磁悬浮青蛙的实验获得后者。我们相信,只有当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乐趣、生命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功名之争,诺贝尔奖才会真正出现在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3.
日本科学家宣布:中微子有静止质量。舆论界认为:这是粒子物理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这是一项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那么,传统的物理学标准理论是否将被改写?  相似文献   

4.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4月3日晚公布了其主持的大型粒子物理实验——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使人类对宇宙中暗物质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中国科学家参与了这项国际重大科学工程,并在其中作出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0月8日,凭借50年前对于希格斯粒子的预言,弗朗索瓦·恩格勒和彼得·希格斯两位理论物理学家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奖项的依据,是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所宣布的,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作出的重大发现,即希格斯粒子的存在。这一发现,预示着高能物理又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高能物理世界的神秘与美好,令无数中外科学家为之痴迷。如果从少年  相似文献   

6.
从10月7日起,2013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陆续揭晓。在最先公布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中,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和兰迪·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因发现细胞内运输系统的奥秘共享奖项。8日,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预言获得物理学奖。一天后,美籍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阿里耶·瓦谢勒因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而分享化学奖。  相似文献   

7.
文莱 《金秋科苑》2013,(13):47-50
1901年,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他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射线”。有人说,伦琴的发现是从废纸篓里捡回来的,事实上,是有一些科学家把他们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观察发现扔进了废纸篓。  相似文献   

8.
2007年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五十周年,也是日本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百岁诞辰。在简要叙述史事的同时,作者的关注集中在相关的文化因素方面,指出在学习西方近代科学的历史中,中国和日本不但进程有别,其民族心理和思维模式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查尔斯·汤斯于1959年获激光发明专利,并在5年后获诺贝尔物理奖。究其原因,除了汤斯本人聪明、勤于思考外,汤斯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时,能师从一流导师也是他成才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加州理工学院,汤斯与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诺贝尔奖获得者利纳斯·鲍利以及其他6名诺贝尔奖得主交往甚密。他在战时贝尔实验室读物理学博士期间,也曾与晶体管发明人肖克利和研发早期雷达系统的布拉顿一起共事。可以说,这些科学大师对汤斯的科学研究生涯乃至最终获得重大发现起到了领路人的重要作用。有意思的是,正是由于汤斯的眼睛出现视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老庄影响了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1907—1981)正在引起国内一批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思想兴趣增强的风向标是,汤川著作被翻译出版,国内学者也有相关图书问世。在我们迎来新世纪的时候,中国科协重点资助出版了一部题为“鸟瞰科学”的科学修养译丛。该系列目前只有11册,但是,仅汤川的著作就收入了3部,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科学奖是奖给世界上有原创性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的科学家的。绝大多数诺贝尔奖终身从事科学研究或科学教育事业,但是也有少数进入了企业界,其中有五位诺贝尔奖得主担任过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过去100多年来,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陆续被发现。面对这些成绩,有人甚至说,宇宙间的基本粒子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因而不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惊奇。不过,在日本工作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最近的新发现有可能推翻这一预言。这个科学家小组运用日本文部科学省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介子工厂”加速器,让电子和质子以近于光速的速度相撞,制造基本粒子“介子”和“反介子”。在1.5亿对“介子”和“反介子”中,科学家发现有68个“介子”衰变后 的“电荷宇称”破坏测量值违反了“标准理论”的预测。发现现有理论…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奖项,全世界科学家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至高无上的荣耀。但是,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至今,其庄严神圣的背后,也还是有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小错误和小"插曲"。据统计,全球每年都有超过100万科研论文在期刊上发表,但是后来事实证明,大多数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4.
云凡 《百科知识》2013,(22):6-8
今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和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所做的预测。令他们荣获诺贝尔奖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如此之小,以致历时半个世纪之后才得以发现。不过,它对物理学的意义又是如此重大,因而得名“上帝粒子”。  相似文献   

15.
山中伸弥的“论文-专利”二元行为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般认为,科学家尤其是诺贝尔奖科学家科学研究工作成果的主要发表形式是科学论文。但近年来的趋势表明,诺贝尔奖科学家也在大量地申请专利,即便是那些看起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学者,也表现出强烈的专利意识。日本科学家、201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山中伸弥"论文—专利"行为模式,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合理性和行动连续性,值得我国科学家学习。作为驱动力量的日本科技政策,也值得我国科技政策制定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宣布,他们成功地直接观测到了电荷宇称失衡(GP对称失衡)的现象。科学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涉及到“小林-益川”理论以外的新粒子。现代物理理论认为,在10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应同时产生同质量的粒子及反粒子,两者相遇便会湮灭,同时释放出能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科学家并未在宇宙中找到与大量物质等量的反物质。1964年,美国科学家克罗宁和菲奇在研究K介子时发现了电荷宇称不守恒现象,于是引起对反物质的研究。有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应存在反物质世界,应有反…  相似文献   

17.
由英国的院士制度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人口虽然只占世界人口的1%,但是其科学研究投入的经费却占世界总投入的4.5%,创造了世界6%的科学成果;完成了8%的世界科学论文,而这些论文得了9%的世界科技奖励。以全球公认的奖项来说,英国科学家在上一个世纪中平均每年稳拿10%的名额。英国科学家曾获得70多项诺贝尔奖,仅次于美国名列世界第二位,剑桥分子生物学实  相似文献   

18.
当赢得诺贝尔奖或其他各类荣誉、桂冠时,着实让科学家们风光了一回。但是,科学研究并不像普通人所想象的,有些工作甚至需要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还有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在常人眼里简直就是糟糕透顶。最近,科学领域对数千名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调查后,评出了被冠以"最"的10大职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9.
XY 《世界发明》2002,25(7):33-34
三个华裔科学家,推翻了一个物理学定律,并由此引发了物理学的极大发展,他们革命性的科学理论成就,令全世界惊讶不已。他们就是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及因此项研究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李政道两位先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光物理学家杨国桢院士前不久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鼓励我国年轻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们应积极与生命领域的科学家合作,将物质科学领域的思维方法和先进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他说,其实生命科学研究最好的研究手段大都来自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发明。例如DNA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