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儿子》是第五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略读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时,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手中的水桶。故事在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她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故事的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在串连第一、第二组教材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本组课文学习方法的小结,又将对第二组训练重点“多读多想,读通课文”作好铺垫。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的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1.方法性目标根据“阅读提示”独立…  相似文献   

3.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略读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在井边打水的母亲,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母亲的水桶。在有趣的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这篇课文在串联一、二组教材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的运用的小结,又是第二组训练重点“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重要铺垫。教师应在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  相似文献   

4.
三个儿子     
正课文: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相似文献   

5.
问:《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饱含着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6.
现行六年制小学第五册语文课本第4课是《三个儿子》。课文大意是:三位妈妈到井里提水,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坐在井边的石头上休息。其中两位妈妈夸奖自己的儿子聪明、能干,另一位妈妈则表明自己的儿子没有特别的地方。正当她们吃力地提着沉甸甸的一桶水时,三个儿子都来了。走在前头的两个儿子一个熟练地翻着跟头,敏捷的动作令人惊叹;一个愉快地唱着歌儿,优美的歌声令人羡慕;走在后头的一个默默地跑到妈妈面前提着一桶水就走。  相似文献   

7.
<正>【教材简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的第三篇课文,第六组是以人物优秀品质为主题选编课文的。《三个儿子》是一篇短小的故事型课文,在质朴通俗的语言中蕴含着孝敬父母这一深刻永恒的道理。【教法分析】二年级下册承担了向中年级过渡的任务,让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案例那天,我们教学的课文是毕淑敏的《学会看病》。这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儿子找药,而是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故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作者对这件事描写得极为朴实细致,几乎所有的文字都由语言和心理描写构成。怎么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这份苦心呢?我选择了两个突破点:一是儿子去医院之前与妈妈的对话,二是对母亲的语  相似文献   

9.
教学案例 那天,我们教学的课文是毕淑敏的《学会看病》。这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儿子找药,而是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故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作者对这件事描写得极为朴实细致,几乎所有的文字都由语言和心理描写构成。  相似文献   

10.
孙苑  苏红 《山东教育》2011,(10):21-23
【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编排了《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三个儿子》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及语文园地六。四篇课文内容真实感人,寓优秀的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娓娓动听的语言引领学生步入感  相似文献   

11.
评《燕子妈妈笑了》的投影教学申聪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燕子妈妈笑了》是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叙述了小燕子学习观察的故事,着重写了小燕子在妈妈的指点下,三次飞到菜园里去观察冬瓜和茄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最后燕子妈妈终于“满意地笑了”。课文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12.
罗有岩 《云南教育》2005,(25):21-22
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的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照顾双脚瘫痪的儿子,鼓起儿子生活勇气的故事,表达了母子深情,歌颂了母爱无私。课文以“情”字贯穿始终,阅读这篇课文,重在引领学生体验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人间最伟大、最美好的亲情。  相似文献   

13.
儿子们     
两个女人在从井里打水。这时候又来了第三个女人。还有一位老头儿,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于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说:“我的儿子又灵活又有气力,谁也制服不了他。”“可我的儿子会唱歌,像夜莺一样唱得好听。谁也没有他那样的歌喉。”另一个女人说。而第三个女人不说话。“你怎么不谈谈自己的儿子呢?”她的女邻居问。“有什么可说的呢?”那女人说,“我的儿子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三个女人把桶装满了水,提走了。而老头儿跟在她们后面走。女人们走几步就得停一停。手臂酸疼,水泼溅出来,背都压弯了。突然迎面跑来三个男孩子。一…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妈妈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  相似文献   

15.
孙苑  苏红 《山东教育》2011,(4):21-23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编排了《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三个儿子》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及语文园地六。网篇课文内容真实感人,寓优秀的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娓娓动听的语言引领学生步入感人至深的“美德百花园”。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教学《三个儿子》一课时,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课文是假的!因为课文中先说:‘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3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但后来课文中却说:‘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妈妈提这桶水就很费力,孩子怎么能这样轻松地提走呢?  相似文献   

17.
谁的儿子好     
在一条河流的岸边,有四个妇女正在洗衣服。她们每人都有一个儿子。这些妇女一边洗衣一边夸耀自己的儿子有多好。第一个妇女说:"我儿子生来就很聪明,  相似文献   

18.
何锋 《中小学德育》2012,(12):49-49
同学们:年末将至,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阶段性的学习测试时间。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一次次的学习考试?在此,老师要和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有两位妈妈,她们都有一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准备了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孩子:"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客人欣赏。"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带来一叠纸、一捆笔,...  相似文献   

19.
《桥》这篇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实验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精练,行文流畅,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特别是文章中主人公的事迹感人至深,读后让人久久回味。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重点剖析。一、凄美的故事,感人的形象课文记叙了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老支部书记在山洪到来时献上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挽救了村里人的生命。悲壮的故事中挺立着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危急时的沉稳、危险时的果敢、危难中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到一篇短文,文中讲到一个瑞典孩子的原则问题: 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阅读题,大意是猎人一边教儿子狩猎的技巧,一边教儿子做人的道理。文章下面列出了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