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当"学习"被视为学校变革的坚实基础时,作为学校变革引领者的校长的学习,也就成为塑造新的校长形象的关键因素。在传统学校中,"学习"往往被认为是学生的事,校长和教师就是教学生学习的人,要求学生学习的人,他们本身被视为教育者而没有被定义成为学习者。所以,学校所关注的"学习",只是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评价方式单一枯燥,评价语言晦涩,学生只能是在"被评价"中学习。教师应从"被评价"的现状分析产生"被评价"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被评价"问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改变现在学生"被教育"、"被学习"的状况。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要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学校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为学生的学习选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1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论依据在哪里? 答:学习从方式上来说,大致可分成"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类.接受式学习是我们所熟知的,它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的主导作用很明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缩;问题的结果(如定理)被提前托出,结果的发现、探求过程或被删除,或被改述为规范化的步骤和逻辑语句.  相似文献   

5.
学习和游戏是儿童最为根本的两种活动和生活方式。然而,今天的儿童却遭遇了沉重的"拔根":学习的奴役和游戏的消逝。被拔根的儿童过着不幸的"受教育"的生活。我们发现,儿童在被成人"发现"之后又被成人"主宰"了。  相似文献   

6.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一、角色转换法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教学中,从"学生"到"学生"的固定角色,常常使学生陷入"被接受""被教育"的传统模式和消极状态中,必然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有创意的活动。通过角色转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将"被接受""被教育"的角色转换为与教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就意味着,课堂上学生学习思维应是自由的,是被尊重的,而不是"被绑架"的。学生"被绑架思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思维因"被迫"受到某些因素的牵引、暗示、束缚和阻隔等影响,使得原  相似文献   

8.
先睹为快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课堂里的当然存在,而不该被单独地"提取"出来,孤傲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尚未进入学习、研究的状态之前,就已经被"大课题"吓住,不知如何处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在哪一种教育体制下,不管是学习书面知识还是动手实践能力,总有一些学习者成绩不尽人如意,久而久之这些学习者,在老师的眼里学习是有困难的,他们便是被我们教师称为"学困生"甚至直接被老师说成是"差生",他们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被我们教师打入另册。"学困生"这顶帽子,宛如一块冰,凉了他们的心;使其变得意志消沉、孤独无助、麻木无望……一、关于"学困生"的概念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  相似文献   

10.
安吉县幼教领头人程学琴科长多次提出:"幼儿的幸福就是指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幼儿的需要、兴趣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天性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被充分关注,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能将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因为领导者有了这样的理念,所以安吉的幼教成了全国学习的榜样。来参观的人都说:"做安吉的孩子很幸福。"  相似文献   

11.
情景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的批判:校本学习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发生在真实的情景之中"、"学习以个体的先前经验为前提"、"学习是一种合作交往的互动过程"是情景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假设.然而,当这些学习假设被直接引用到教学实践中时,常常被乱解和误用.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这些学习假设背后所隐含的具体文化适应性.本文对情景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假设"同学乃知识拥有者"、"学习者日常经验"和"学习的群体互动"进行了反思,明确指出学校与课堂学习的基本原则在于"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经验转化"和"教师角色的理性回归与重新确立".  相似文献   

12.
杜春英 《考试周刊》2013,(91):75-75
<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就是围绕数学问题而进行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被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当今的数学课堂,特别是在各级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上,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已被广泛运用。合作学习的优越性,更多的是体现在通过合作交流解决数学问题。因此,精心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新的顺序性符号在不同学习程度下的SNARC效应,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听觉呈现的方式,让被试对17个希腊字母进行学习,学习的程度分为"不熟练"和"熟练"两种.结果发现:在听觉呈现的条件下学习希腊字母,在不熟练程度下产生显著的SNARC效应,但在熟练程度下不能产生SNARC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师都知道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两级分化的现象。学习好的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冠以优等生的名号,学习差的学生则被打上了"差生"的标签,一旦被定义了"差生",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觉得很没面子,尤其是学生的自尊心将受到严重打击。所以,文章将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分析"差生"的特点以及怎样提高差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将会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忽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能力。"让学"是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渴望、学习力量,改变多年以来学生一直处于的"被学"状态,真正把课堂的时间、空间让位给学生,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从"被学"到"让学"之间我们需要做的是立足于课堂,转变传统教学意识,让学生在"互学"中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主动求知,激发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被老师广泛提倡。它突破传统的"师讲生听"的古板学习模式,以灵活性强、更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发展自我见解而被学生和老师广泛采用。尤其是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因其科目见解性强,所以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更被需要被认可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教师"专业学习"必须是整体性的,这种整全性是浸入身体的。整全身体参与是教师专业学习经验获得的基础,传统的教师学习方式中,教师多是被集中到会议室或者是讲座中,学习专家们预先安排好的学习内容,这种思维训练过于压制了教师的身体参与,使得身体认知难以介入教师专业学习。教师专业学习内容被视为理论对实践,方式被分割为知觉与行动、抽象对具象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范畴,尽管教师在此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但  相似文献   

18.
<正>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虽然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走过十余载,但走进当下的课堂,我们依然能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在教师主导地位的引领下,学生依然存在"被学习"、"被思考"、"被互动"的情况,其主体地位仍有待于进一步地真正落实。一、"趣"字当头,激活自主学习动机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学中,作为老师应想方设法创设乐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学生其实是不会"学习"的,究其原因就在于,很多知识并没有被学生真正理解,只是被机械性地"灌输"到脑子里。尤其在毕业班教学中,还大量存在着以"刷题"为基调的普遍现象。其实,我们要追求的不应该是速度而是思维的深度,这与目前课程改革聚焦的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目标也是一致的。培养思维的习惯,进行"深度学习"是突破口。"深度学习"是一种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是通过让学生聚焦高阶思维,在体  相似文献   

20.
邱良君 《职教论坛》2017,(21):65-69
我国方兴未艾的社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深刻内涵值得反思。被科层体制裹挟和劫持严重的当前教育中,"教育"与"学习"则被固化与异化,乃至呈现出整体社会"学习"被学校教育遮蔽的状态,为此,有必要试图厘清"教育"与"学习"之间自如转换、相互促进的天然关系;近年社区教育的出现和渐次展现活力,似乎为僵滞的"教育"思维打开了一扇清新的窗口;从这扇"清新"的窗口出发,可以进而从"学习"的本原上透视出人类学习分为"正向(积极)学习"、"负向(消极)学习"、"灰色学习"三种状态,进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滋生、繁荣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学习现象,乃是回归本原意义上的正向积极学习,大力培育扶持社区学习共同体,应是我国社区教育深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和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