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是中学化学教学主要目的之一,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这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的.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固然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内容,但还需教师去努力发掘,把它有意识地融会在化学知识中,很自然地而不是生硬地或强加地去进行教育,使学习化学所导致的必然结论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各个观点,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释化学原理以及化学现象的实质.在教学中,可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揭示数学中的辩证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又指出:“要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首先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在函数及其图象、平面解析几何教学要求中,多次强调:“使学生能够用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去分析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投影片,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3.
试分析当今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系统分析方法,对当今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的七大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育产业化是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就当前国内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我国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通过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中学德育教育大纲》中也要求各学科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中学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蕴含着丰富唯物辩证法的学科,因此中学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责无旁贷,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去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下面就自己这方面的做法归纳几点体会。 1 重视例题的拓展,充分发挥例题功能。 1.1 事物是肯定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高中《代数》课本上册P193例5在△ABC中,求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近代物理学发展的指导作用。分析了在物质结构、基本粒子等问题上所体现出的对立统一规律。对于基本粒子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对于人的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大学生中开展经常性的社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引发篮球运动起源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力图建立对篮球运动的起源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观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以及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呢?笔者认为:首先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逐步树立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我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我们周围存在的客观事物的抽象和概括,是大量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现实物质世界的直接反映.在小学,学生已接触到自然数、零、分数和小数.进入中学后,讲解负数时,可向学生指出,数学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数的概念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原始社会中,人类过着原始生活,长期靠打猎捕鱼获得生产资料,因为分配劳动果实,就需要计数,因而产生了自然数……,进一步由于等分测量的需要而产生了分数,又由于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大量意义相反的量,如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前进和后退,收入和支出……,特别是买卖交易中经常要接触资产和负债的计算,促使人们引进负数,把数的概念扩充到有理数集.这些内容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  相似文献   

11.
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到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到江泽民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蕴涵于高等数学中的有和无、大和小、直和曲、变量和常量、必然与偶然间的对立统一的揭示和批判,强调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基础物理教学把学生引入浩瀚的自然科学世界,但在教学中往往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别是德育分割开,没有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发展和高尚的、美的道德情操的形成,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去,物理知识和物理学的发展都贯穿着大量的德育因素,教师只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会很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引导学生把爱好、兴趣升华,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创造性的人材。  相似文献   

14.
章以辨证唯物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北京申奥成功后中国武术的发展前景进行论述。认为武术极有可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比赛项目;武术在世界上的传播会大大加快;武术将会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项目;武术的科学化道路会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15.
任何理论的概括和表述都有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对于体院学生来 说是学习过程中较大的障碍。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研究分析了如何结合体院学 生的固有特点,努力地在政治理沦课教学中化抽象的理论为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增强教学效 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蹴鞠组织在蹴鞠运动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访谈,深入挖掘、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揭示出古代蹴鞠组织出现的社会背景和客观条件,得到了古代蹴鞠组织出现动因的一些新结果.这对客观、正确的认识中国古代蹴鞠的发展,研究我国体育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摘要:强制与自由是一对长期共存于学校体育场域的矛盾关系,要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意义就须辩证厘清两者各自的限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运用文献资料法、唯物辩证法和系统分析法,深入梳理剖析了学校体育中强制与自由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认为:对学校体育场域中强制与自由内在关系的理性分析和辩证认识,事关学校体育价值目标的本真回归,有助于进一步重构学校体育的责任和秩序。国家意志和个人意愿、教师权威和学生主体、目的预设与手段过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等方面的关系是学校体育场域中强制与自由关系的集中体现。建议从强制与自由的矛盾源头出发,建立学校体育具体问题的辩证分析思维;重塑学校体育责任意识,加强学校体育法治,切实保障学生的基本体育权利,构建良好的学校体育秩序;健全公众民意参与学校体育发展制度,搭建学校体育发展的共建共享社会联动机制等,引导学校体育的强制有限与自由有度,推动强制与自由的相互调适和转换,提高学校体育中强制与自由的均衡化,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武术本质层次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学者主要观点的评析,分别从历史学、哲学和语义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基于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武术没有唯一的本质,本质是分层级的,各层级之间是互相矛盾、互相关联的辩证统一体。其中"技击"始终贯穿着武术的发展历程,是武术最重要的特征或属性,是实现人类需要的特殊实践形式,相对于其高级本质来说是现象、是手段,而不是最终之本质。  相似文献   

19.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而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来源于习近平丰富的哲学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及国际视野的大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体育强国、推进体育改革、体育价值、体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长期坚持的指引方向与理论先导,是对新时代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创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充分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即整体到部分的科学的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及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观、价值观、全面发展观等诸多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青年毛泽东崇尚运动、赞赏"抵抗",强调"善恶相竞";以人生、世界、宇宙为审美对象,追求伟美、崇高、豪放、壮观的审美感受。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却能领略到一种最有价值的美--崇高,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主导的革命功利主义美学观。和平建设时期,他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文艺上"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后期,承认"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他还肯定了形象思维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