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预习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操作较为复杂,要正确完成好该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装配图正确组装滑轮组; (2)测拉力时要使弹簧秤拉着细绳做匀速直线运动; (3)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要分清哪一部分是有用功,哪一部分是总功. 思考题 1:利用机械工作时,为达目的而.的功叫有用功,并非需要而_的功叫额外功,总功是与之和,功跟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由于总小于,所以机械效率总1. 3.使用如图10-1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钩码.向上拉弹簧秤,使钩码匀速地由图甲的位置升高到图乙的位置,若每个钩码重…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第一册P171页《实验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课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实验册里是这样叙述的 :①按照图 14 10安装好滑轮组 ,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 ;②匀速拉动弹簧秤 ,使钩码G升高 ,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图 1  由《功的原理》知道 ,若钩码和动滑轮由n段绳子吊着 ,测量结果应该是S =nh。但在实验中 ,学生稍不注意经常会出现S >nh的现象 ,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稍不注意 ,就会旋转一边 ,忽略而过。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若在未拉动细绳前 …  相似文献   

3.
实验预习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了解它的构造和原理,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和零刻线,使用时必须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与读数. 思考题 (1)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弹簧秤是根据。的道理制成的。(2)弹簧秤在使用前指如果不是指在零位置时,那么应该先进行,否则测出的力的大小将或. (3)如图8-1所示的弹簧秤,它的最小刻度值是N,它的量程是N,图中所示手的拉力是N.典型实验题例析 例1 图8-2中所示的弹簧秤是测量的工具,这时的示数是N. …  相似文献   

4.
实验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F·n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桥当学校(431911)陈明发实验的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两种绕法不同的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步骤:1照图甲、乙那样把滑...  相似文献   

5.
1.用图1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已知物体的质量m=200克,用力拉弹簧秤,使物体m处于状态时,由弹簧秤读出的拉力才符合本实验的要求.(填写: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做实验时,拉动弹簧秤使物体m上升50厘米,弹簧秤的读数是1.2牛,则外力对滑轮组做的功是焦,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2如图2所示,杠杆平衡,则F=3.如图3中吊篮重400牛,动滑轮重5(牛,定滑轮重40牛,人重gn牛,人在吊篮里拉住绳子不动时,人需要用牛的力.(不计摩擦力)4.一个质量为100克的物体,在0.6牛的阻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下…  相似文献   

6.
提出问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影响吗?设计实验:改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测出在不同绕法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滑轮、长约2米的细绳.实验步骤:(1)照图甲那样,把滑轮组安装好,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填入记录表格.(3)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填入表中.(4)照图乙那样安装滑轮组,并保持钩码重G及钩码提升高度h不变,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出结论:(1)动滑轮上的绳子…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58面上,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演示实图1        图2验时,观察到用定滑轮后弹簧秤示数小于不用定滑轮时使物体上升的力.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使用定滑轮能省力”.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弹簧秤本身并不轻(较重的可以达到25牛).这样由于弹簧秤自身重力影响致使读数偏小,由于误差较大,说服力不强.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做该演示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这样,用力拉右边弹簧秤使连在定滑轮左边的弹簧秤和钩码匀速上升,此时可认为:左边弹簧秤示数的大小为不用定滑…  相似文献   

8.
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要正确使用弹簧秤,否则使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损坏弹簧秤。那么,使用弹簧秤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9.
初中教材物理第一册简单机械一章中,关于定滑轮作用的实验虽然简单,但却不容易做好。我在教学中采用两个自重、量程尽量相同的弹簧秤,按照图1进行实验,使学生看出挂在左边弹簧秤钩上的钩码,使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而跨过定滑轮,用手拉右边弹簧秤钩,这时弹簧秤示数与左边的正好一样大,从而准确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这样做定滑轮不省力实验,两个弹簧秤示数完全相同,减少了不少麻烦,同学们确信无疑,同行们不妨一试。巧做定滑轮不省力实验@皇甫幼志$河南省博爱县张茹集乡中学!454482  相似文献   

10.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的改进湖北省广水市武胜关镇中学︵︶沈新家学生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普遍感到有两难:一是既要匀速拉动弹簧秤,又要同时读数难;二是测定钩码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难。在这两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因方法不当,数据测量不准确,造成...  相似文献   

11.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三章第三节滑轮的教学中 ,学生按图 1 (教材图 1 3 1 0 )做实验时 ,竟得出使用定滑轮省一半力的错误结论 ,如图 2 (b)所示 . 图 1       图 2研究后发现 ,图 1 (b)中的弹簧秤接反了 ,按该图的接法 ,实际上等于把弹簧秤所受的重力直接加进了系统 ,相当于在该绳子右端挂了一个与弹簧秤同质量的钩码 ,这样 ,左端绳子所受的拉力就等于人对弹簧秤的拉力 (即弹簧秤的读数 )与弹簧秤所受的重力大小之和 ,也就是说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绳子的拉力 (或左端所挂砝码的重力 ) .我们实验所用钩码质量是 50…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第一册P171页<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课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实验册里是这样叙述的:①按照图14-10安装好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②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  相似文献   

13.
实验问答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常有一些疑问,现解答如下: 1.为什么要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上升?(图1、图2) 答:如果不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上升,将会出现两种可能的情况:①拉动弹簧秤的速度逐渐增大,会使钩码上升的速度也随之逐渐增大,其结  相似文献   

14.
在八年级物理的滑轮组学习中,滑轮组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讨论的,结论也是由竖直方向上的使用推导出来的,即: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几分之一。这样一来,许多同学就形成错误的定势思维。当遇到滑轮组在水平方向上使用时,仍使用上述结论,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几分之一,从而得出不正确的答案。如果再综合机械效率、功、功率等部分知识点,同学们更是无从入手,而这类试题又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压轴题。为了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解决这类疑难问题,笔者认为用“隔离法”分析处理这类问题时…  相似文献   

15.
有关滑轮组题目很多.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单根绳子的滑轮组.另一类是多根绳子的滑轮组.下面各举一例谈谈它们的解法.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例l 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G.其中重物重是100牛.每个滑轮平均重是5牛.问拉力F应为多大?(摩擦力不计)解析  重物和两个动滑轮总重等于G+2G动=110牛.从图中可以看出由5股绳子承担.所以F=G总/5=22牛.例2 如图2所示,通过滑轮组使100牛物体匀速上升,其中每个动滑轮重平均是3牛.如不计摩擦,问作用在绳子末端的力应该是多大?解析  …  相似文献   

16.
在滑轮组知识中,动力F与物重G的关系,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的第198页叙述如下: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这里,拉力用F表示,物重用G表示,n表示绳的段数,即有:F=1nG.以图1所示的滑轮组为例,绳段数为3,则F=13G.究其原因,可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分析:1.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图3l1l3l2F2'F1'在滑轮组装置中,绕过定滑轮、动滑轮的是一根绳子,绳中各处的张力都为F.将图1中的滑轮组隔离开,先对定滑轮进行分析,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如图2),…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第 1册 ,关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一节实验中 ,需测量的数据有 :钩码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和拉力F。在这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知道指弹簧秤的哪一部分移动的距离 ,我就此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要研究这个问题应该从弹簧秤的构造谈起。在弹簧秤的构造中有弹簧、指针、外壳、挂钩等 ,下面就逐一分析一下。  一、弹簧移动的距离1 指弹簧的首端移动的距离。这就要求记录者在弹簧秤刚要做匀速拉动时记下首端的初始位置s0 。匀速拉动后记录下首端的末了位置s1,弹簧秤移动的距离应为s=s1-s0…  相似文献   

18.
学生通常遇到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根据“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来判断.去数一数与动滑轮直接相连的绳子的股数,就可得出F1一个C&.当遇到如图2、图3那样的滑轮组时便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了.同学们如果能理解下列的基本常识,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一、同一根绳子各处的力是相等的,在图1中的a、b、c、d四处各串装一轻质弹簧秤,示数应是相等的.二、要把动滑轮和动滑轮下的重物看成一个整体,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钩上,或重物的钩上及重物上的人,效果是完全一…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第一册(九年义务人教版)同步练习题第十二章浮力一、选择题1.如图12—1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先如甲图浸到酒精中,再如乙图浸到水中,则弹簧秤两次读数F甲、F乙的关系是2.如图12—2所示,三个一样的量筒盛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三...  相似文献   

20.
要求学生透彻理解机械效率这一概念,做好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至关重要,但这个实验有必要进行简化。 课本上该实验的过程是:装好滑轮组后,向上匀速拉弹簧秤,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的大小F,用刻度尺分别量出钩码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h,s,再算出总功W_总=Fs,有用功W_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