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3,(18):31-31
该技术是一项在特定的温度、土质和湿度条件下繁育苗木的非试管高科技技术。 此项技术是由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发明人李长潇研究员与山西省广灵县绿园农业高科技术示范园区合作试验成功的。目前,广灵县绿园克隆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已成功繁育出美国四士滨黎、香花槐、沙地柏、黄金柳、小叶黄杨以及四  相似文献   

2.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生物农业发展战略探讨李印峰庆阳地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这一地区对农业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和人为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以及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不强。因此,研究探讨陇东地区生物农业的发展战...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系统的介绍了沙地柏在乌兰察布市的栽培技术要点,论证了沙地柏是本地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镇绿化和生态建设等植被建设首选的优良灌木树种之一。从多角度分析了沙地柏在本地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温琳  刘小利  祁银燕 《青海科技》2023,(4):175-179+196
沙地柏具有抗寒、抗旱、耐土壤贫瘠等特点,是青海省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选树种之一。青海省冬季高寒少绿,对沙地柏苗木需求量大,由于种苗生产受限,苗木供应不足,需要长期从内蒙古、陕西等地引种。但是,对不同种源沙地柏的抗寒性没有系统的比较研究,不加选择地推广存在盲目性,因此需要对沙地柏在青海省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并对其推广提出更准确的应用建议。文章以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江苏5个种源的沙地柏3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试验材料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各个指标结果进行沙地柏抗寒性综合评价。根据Logistic方程预测得出5个不同种源沙地柏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在-30.44℃~-19.57℃。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不同沙地柏种源的抗寒性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种源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江苏。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异常繁荣的陇东新闻事业李文陇东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物质和文化较为贫瘠的一个地区。但是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导致该地的政治、军事、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陇东的新闻事业也出现了异常的繁荣。认真研...  相似文献   

6.
紫丁香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紫丁香的基本育苗方法,对陇东地区紫丁香苗木培育和发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德民 《科教文汇》2015,(3):110-111,142
本文以陇东地区为例,调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面对现状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及建议,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整个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教学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金涌  姚小英 《资源科学》2010,32(4):679-685
气候舒适性是人居环境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甘肃省31个城市1971年-2008年日照时数、风速、气温、相对温度等气候因子的月平均值,对城市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及由此3指数组成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及陇东地区的城市,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为1个月,极冷时间为3个月;甘南高原的城市全年无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极冷月份为5月~6月;陇东南南部城市无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北部有2个月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感觉极冷的时间为3月~4月.气候舒适度计算结果显示,除甘南高原外,甘肃省各主要城市候舒适度都比较高,大部分城市最舒适居住时间都在5个月以上,其中舒适度较高的城市为陇东南南部的武都、文县及北部的天水,其次为陇东地区、中部地区及河西走廊地区的城市.各城市夏季气候舒适度最高,处于舒适水平.冬季气候舒适度最低,处于不舒适水平.春、秋季气候舒适度基本一致,大部分城市处于较舒适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花萱草-金娃娃在黑龙江省的栽培及繁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对大花萱草-金娃娃的栽培及繁育技术进行研究,形成适合高寒地区的栽培技术及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甘肃的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发展问题,议论的热点似乎多集中在河西,但对于陇东黄土高原区商品粮基地建设问题的探讨却较少,然而,陇东黄土高原区农业开发建设,尤其是商品粮基地再建设,对提高我省整体粮食生产能力和自给能力,减轻将来河西地区面临的日益增大的粮食需求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陇东地区水资源量评价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东地区在甘肃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水资源相对贫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问题是该区经济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该地区水资源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利用的方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71年至2010年陇东地区霜冻与积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媛媛  张勃 《资源科学》2012,34(11):2181-2188
本文基于陇东地区15个气象站点1971年-2010年的逐日气温和地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各站逐年的初、终霜日、无霜期及≥0℃、≥10℃和<0℃积温与持续日数等进行定量化分析,并阐述其时空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初霜日和无霜期分别与纬度和海拔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终霜日则与纬度和海拔呈正相关,与经度呈负相关;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霜日偏早,终霜日偏晚,无霜期较短,自90年代以来呈反向变化;大部分地区初霜日后推,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的镇原、崇信等地;初霜日和无霜期的突变年分别在1986年、1987年和1984年,终霜日无明显突变年。本区积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积温年均最大值与年均最晚初霜日、最早终霜日和最长无霜期都位于陇东南部地区;积温年均最小值与年均最早初霜日、最晚终霜日和最短无霜期则分布于西部和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陇东位于黄土高原的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土残塬及沟壑发育,为典型的黄土梁峁状丘陵地貌特征。本文从该地区黄土地貌特征入手,简单分析了该区黄土滑坡的类型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调查项目。2006年至2008年,项目组研究人员在系统总结西北地区饮水型地方病严重区已有改水经验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选择重点地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并在塔里木盆地西缘、青东黄河流域、河西走廊、陇东黄土地区、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冬小麦水分适应性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金涌  张存杰 《资源科学》2008,30(9):1397-1402
运用甘肃省西峰、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及环县等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年~2006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西峰等14个气象站.1971年~2006年气象资料,建立了估算水分适宜性的水分适宜度模式.计算分析表明,甘肃省冬小麦种植区水分适宜度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以陇东南的徽成盆地、天水南部适宜性最好,陇东北部适宜性最差,陇东南地区平均比陇东偏高0.14.其年代际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偏高,80年代偏低,90年代偏高,21世纪初又开始偏低.冬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适宜性随时间变化较大,冬前生长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2~0.03的速度上升,越冬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1~0.02的速度下降.在冬小麦全生育期中,越冬期及拔节阶段的水分适宜性最好,旺盛生长阶段的水分适宜性最差,初夏阶段冬小麦的水分供需矛盾,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胁迫因子.  相似文献   

16.
本项目在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地区通过采用不同种植密度、不同种植方式及应用其它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汉麻新品种2007-2-16原原种繁育技术试验研究,探索总结出了汉麻新品种2007-2-16原原种繁育技术措施,为汉麻新品种2007-2-16原原种高倍、高效繁育提供了技术保证,为优良品种的生产与供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甘肃天水及陇东南地区因与陕西关中地区存在着文化相通、产业相似、市场互为、资源互补、交通相连和地缘相接关系,因而经济社会联系极为密切其中,天水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次核心城市,平凉、庆阳和陇南三市为经济区的直接辐射区域、现阶段,天水及陇东南地区在纯市场功能支配、行政边界限制和地方政府追赶发展勘望作用下,自发、分散、孤立发展特征较明显,需要通过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引导,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形成有效融合路径,主动选择相应对接措施,以尽快融入陕西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共同实现《规划》对这一经济计划区极化超前发展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陇东马钱     
陇东历史上十年九旱,各种自然灾害频繁。陇东人在不足以凭自身力量抵御自然界侵害时,必然企望一种超越自然力的帮助,于是创造了神。陇东马钱便是运用民间木版画的形式造出的一类神。1999年秋季的一天下午,笔者在乡间一个集市上收集到一块长13.4cm、宽4.7厘米的马钱木刻版。(见图)刻板的中间雕有一龙一凤,上刻“马钱”二字,下面刻有一马背一斗。其版画语言的简洁和造型构图的率真,表达出陇东人憨厚的性格。  相似文献   

19.
特色生物资源生态抚育是当前青藏高原生物资源繁育的一种新兴生产方式。该技术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研究,涉及资源学、生态学、气候学、栽培学、农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该资源繁育方式,突破了人工栽培繁育与野生抚育药材资源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可以应用于大区域广袤地区资源增殖,有助于同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强的生命力,实现了资源生产与生态环保的有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陇东解放区新闻传媒的“三性”郑波陇东解放区属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陇东解放区的新闻事业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忠诚于党、服务于人民的崭新姿态,生存在火热的战斗生活中。为我党在陕甘宁边区形成“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生动局面和优良传统,积累了许多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