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情况的个案调查 ,试图分析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时产生错误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进行研究。首先对通行的对外汉语教材中趋向补语语法项目的编排进行分析,探讨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安排,最后对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汉语时量补语是外国留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也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一个重点。时量补语是数量补语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时量补语是用来表达动作或状态持续时间的。但是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要准确理解时量补语的意义、用法以及位置,并非易事。尤其是时量补语的位置,更是令很多外国留学生迷惑不解。当动词后不带宾语时,时量补语很容易掌握,只须将它放在动词后就可以了。例如:我休息了五天。当动词后面带上  相似文献   

4.
结果补语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国内关于结果补语偏误研究起步较晚,成果尚不成熟.现有研究中偏误语料的采集方式单一,主要采用的是中介语语料库和诱导性书面语偏误的收集方法,同时缺乏口语语料;而研究对象主要是亚洲地区的留学生;其中遗漏和回避结果补语的偏误最多,其原因是汉语动结式表达的特殊性,因此,将动结式作为一个构式或整体进行教学的方法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趋向补语,作为一个学界研究的热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一个重点与难点。本文旨在回顾趋向补语本体研究的一些成果,结合《汉语口语速成》教材,试图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趋向补语,作为一个学界研究的热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一个重点与难点。本文旨在回顾趋向补语本体研究的一些成果,结合《汉语口语速成》教材,试图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现代汉语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平面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描写汉语各类补语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点,为对外汉语教学和双语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汉语句子成分与俄语句子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俄语中没有与汉语补语完全对应的概念,并且汉语补语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此,补语是俄罗斯学生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在汉语补语学习中出现的偏误也较多。文章着重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以期对俄罗斯学生汉语补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外国留学生在运用可能补语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的分析,阐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能补语的教学应分初、中、高级各阶段逐步进行(而非只在初级阶段),并提出对各阶段教学步骤及内容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外国留学生在运用可能补语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的分析,阐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能补语的教学应分初、中、高级各阶段逐步进行(而非只在初级阶段),并提出对各阶段教学步骤及内容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本体研究中,补语历来因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受到语法学界的关注,对补语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由于近年来汉语热的兴起,补语的教学更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再次得到关注和阐释。现采用赵清永对现代汉语补语的定义,并尝试结合文学刊物《西部》中的例子解释现代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义的多指向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范围及分类、语法化、"V/A+得+程度补语"结构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四个方面对现代汉语程度补语研究予以述评。  相似文献   

13.
汉语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通过对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情况的个案调查,试图分析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时产生错误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情态补语是汉语中特有的形式,雏语中没有对应的形式。因此,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情态补语是一个绕不开的难点。论文从情态补语句的形式、意义以及训练方法入手,探讨了这一句型的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5.
结果补语是汉语特有的句式,因此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难点。初级阶段留学生精读课结果补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六大问题:对结果补语本身意思的理解有困难;句型上用错;漏掉结果补语;漏掉结果补语后的其他必要成分;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混淆;结果补语与状态补语混淆。此外,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并尝试性地对教材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补语系统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复杂的结构系统。趋向补语一直以来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重点,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趋向补语既有简单趋向补语又有复合趋向补语,其用法复杂,结构繁多,意义抽象,又由于汉语简单趋向补语自身的特殊性,从而导致了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简单趋向补语的过程中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从语法特征、偏误分析、教学对策三个方面来谈留学生的趋向补语的习得问题。首先从句法层面上介绍趋向补语的类型和语法特征,然后重点对留学生常出现的偏误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其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趋向补语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汉语补语是高校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重构汉语补语系统的设想。有学者鉴于补语的外延过大,基本涵盖动词后除了宾语之外的一切成分从而毫无解释力,提出清理补语的新方案:一是把表示程度、动态、时间、处所和数量的补语划分为"后置状语",如"你走快点"中的"快点"被看作对"走"的述谓,与  相似文献   

19.
李卉 《鸡西大学学报》2012,(11):125-126
趋向补语是汉语语法中的重点,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趋向补语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时出现的偏误是不同的,学习基本义时出现的偏误主要在结构上,学习引申义时出现的偏误主要在语义上,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趋向补语的基本义注重结构讲解,趋向补语的引申义注重语义讲解。  相似文献   

20.
付文萍 《考试周刊》2012,(28):46-47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和"动"是可能补语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二者有时可以替换,而有时却不行,本文将对这两个词在作可能补语时所存在的异同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