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她,足迹遍布祖国20多个省市,她给许多中小学生做了数千场报告,她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知心家庭》栏目中做嘉宾主持,她是《写给年轻的父母》、《做人与做事》、《写给世纪父母》等多部著作的作者,她倡导、组织了全国孩子用压岁钱筹建手拉手希望小学的活动……她就是青少年的亲密朋友、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卢勤。卢勤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也是颇受欢迎的《中国少年报》著名栏目“知心姐姐”的主持人之一。她是和共和国知心姐姐———卢勤近影一起长大的“老三届”知青,也是一个儿子的妈妈。…  相似文献   

2.
"知心姐姐"卢勤是家长和学生信赖的好朋友。日前,应《新作文》的盛情邀请,"知心姐姐"来到了太原,为听众奉献了一场题为"告诉孩子,你真棒"的演讲。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演讲会上,卢勤激情饱满,以大量真实鲜活的事例.阐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缓解这些矛盾冲突的办法。科学性与故事性相结合的演讲,生动有趣,别开生面,让在场听众受益匪浅。演讲会前,卢勤接受了《新作文》杂志社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3.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六一"应该是快乐的日子。快乐是什么?什么样的"六一"是快乐的?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快乐?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一位与"六一"有着特殊关系的人,她就是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被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通称为"知心姐姐"的卢勤。让我们一同走进"知心姐姐"的"六一"生活,体会快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刘鑫洋 《下一代》2008,(11):18-21
编辑大朋友说:这是亲历过"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小学生刘鑫洋,不久前写给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勤(刘鑫洋喊她"卢勤婆婆")的信,表达了当代中国孩子面对灾难的积极态度和无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惠康 《现代家教》2002,(3):16-17
她,虽已年过半百,但却拥一个永远年轻的“名字”——知心姐姐。当她在江苏省盐城市与广大家长见面时,更多的人才获知她的真名:卢勤。作为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新闻工作者,作为中国千千万万家长和孩子的“知心人”,卢勤这位《中国少年报》著名栏目主持人的到来,使许多身为父母、身为师长的盐城人受到了一次全新家教理念的冲击与洗礼。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曾在《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栏目中, 访谈《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卢勤。卢勤忠告少 年朋友的三句话很发人深省。她的三句话就是:“太好了!” “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这三句话,通俗、  相似文献   

7.
永远的姐姐     
在焦急的等待中,在热切的期盼中,她终于来到了我们的身旁。一张珍贵的合影,宣布了这次采访的开始。2005年1月17日,我和其他来自中国少年新闻学院哈尔滨分院的近百名小记者,对大名鼎鼎的知心姐姐——卢勤,进行了采访。伴随着知心姐姐走上讲台,我们立刻有一种亲切的感觉,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8.
9月2日,北京市力迈学校在艺术宫举行"春暖2007"爱心总动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知心家庭学校"和"爱心社"成立庆典,全校师生和家长在分别聆听了广为大家爱戴的"知心姐姐"卢勤的讲座《爱的传递》,她以数十个生动的事例、幽默动情的表达,为广大师生和家长奉献了两场长达4个小时,题为《怎样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的精彩演讲,受到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会上,我有幸听到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知心姐姐卢勤的精彩讲座。卢勤以此次在汶川地震现场的所见所闻展开,提出了优秀孩子所必须具备的四种力量:生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卢勤新出版的《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位居畅销书榜首,让千千万万读者深受教益。掩卷之后,读者不禁好奇;这位孩子们的“知心姐姐”,父母们的良师益友,她又是怎样扮演自己作为母亲的角色的呢?卢勤语出惊人:在儿子面前,我是一个“弱者”。妈妈抱不动你作为一个男孩子的母亲。从孩子出生,卢勤就决心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儿子李悦3岁时,有一次卢勤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一软,没挤上车,还险些摔倒在路边。儿子关切地  相似文献   

11.
应《新作文》杂志社的盛情邀请,日前,"知心姐姐"卢勤做客龙城太原,为全市的家长和孩子们奉献了一场"告诉孩子,你真棒"的精彩演讲。在演讲会之前,卢勤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关键词爱与成长经典收藏:过分的溺爱,带来了孩子的无情卢勤语录:一位妈妈说,平时我对儿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可儿子对我却非常冷淡。我过生目那天,朋友往家里打电话,恰巧我不在家,儿子接的电话,朋友告诉他:"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可儿子却说:"我妈妈的生日关我屁事!"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曾在《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栏目中,访谈《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卢勤。卢勤忠告青少年的三句话很发人深省:"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相似文献   

13.
花400元看《白毛女》未必能使孩子理解当时的苦难,但结识一个穷孩子却能让孩子的心灵震颤不已,尝试一下,你就会发现“体验式”教育在孩子身上出现的神奇效果。这是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卢勤总结出来的心得。卢勤说,有位妈妈处心积虑地想让自己的孩子了解过去的苦难,知道如今的幸福。于是她花了400元钱买了两张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票,带着女儿走进了剧场。等她含着眼泪看完后问女儿的感受,女儿的回答却令她愕然:“都是白毛女的爸爸害了她,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他爸爸为什么不还呢?再说白毛女也真傻,既然黄世仁那么有钱,…  相似文献   

14.
八面来风     
“知心姐姐”网开通仪式暨“倾听儿童心声”调查发布会日前在北京市翠微小学隆重举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晓兰点击开通网站并简短讲话,团中央少年部部长张学军、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兼总编辑李学谦出席活动。“知心姐姐”卢勤主持  相似文献   

15.
9月2日,北京市力迈学校在艺术宫举行“春暖2007”爱心总动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知心家庭学校”和“爱心社”成立庆典,全校师生和家长在分别聆听了广为大家爱戴的“知心姐姐”卢勤的讲座《爱的传递》,她以数十个生动的事例、幽默动情的表达,为广大师生和家长奉献了两场长达4个小时,题为《怎样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的精彩演讲,受到热烈欢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能行     
“我能行!”这是著名教育家“知心姐姐”卢勤的一句名言。这句响亮的话包含的是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自信。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却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曾遭遇父母的不理解,却最终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他创办“知心协会”,出版《知心小报》,在校园里掀起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浪潮;因为开设“知心热线”,2005年11月,他应央视邀请与“知心姐姐”卢勤一起走进《成长在线》栏目,与观众分享成长的快乐……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燚,一位来自贵州省黔西县的“知心弟弟”。  相似文献   

18.
"知心姐姐"卢勤不久前指出了中国孩子成长中的四大缺失:一缺童年快乐.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呈现三大三小:生活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空间越来越小;住房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空间越来越小;外界压力越来越大,内在动力越来越小.二缺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9.
黄书包 《成长》2007,(6):38-42
他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却有着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他曾遭遇父母的“冷遇”,最终得到了理解和支持;他创办“知心协会”,主编《知心小报》,在校园里掀起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浪潮;因为开设“知心热线”,2005年11月,他应央视邀请与“知心姐姐”卢勤一起走进《成长在线》栏目……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羰,一位来自贵州省黔西县的“知心弟弟”。  相似文献   

20.
《师道》2004,(12):47-47
作卢勤作为《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长期同孩子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她又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能够尊重孩子,能够倾听孩子,倾诉心曲,从而比较懂得孩子,比较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她在本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的观点,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当代的家长是极其有益的。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中的一个困难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