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本文采用《关于朋辈心理咨询状况的问卷调查》,考查284名大学生对于朋辈心理互助的了解、认可情况及朋辈心理互助对大学生影响因素,并深入探析了学院在建设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施鸿  周灵芳  朱海鹏 《文教资料》2010,(29):220-222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是一种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文就国内外朋辈心理互助开展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对比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施鸿 《文教资料》2009,(30):235-236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是一种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文结合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朋辈心理互助活动的开展现状、存在问题。深入探析了在建设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实施要点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陈平  徐杨阳 《教师》2022,(1):3-5
朋辈心理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文章作者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巩固朋辈心理教育的群众基础,加大对朋辈心理互助员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等措施,有利于构建高校朋辈心理教育模式,指导朋辈互助员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帮助...  相似文献   

5.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亲情性与友谊性、自发性与义务性、简便有效和直接干预等特点.在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学生通过互助实现自助.高职院校实施朋辈心理辅导的途径是建立健全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网络,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建立朋辈心理互助组织;主要形式有互助式心理训练、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辅导、互助式心理暗示等.  相似文献   

6.
邓明珍 《广西教育》2011,(12):66-67,74
本文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针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提出开展新生适应性心理辅导、重视朋辈互助、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关注性别差异教育等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朋辈心理互助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学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越来越被高等院校所重视。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朋辈的心理互助,实际上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安慰,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类似。本文主要研究高校朋辈心理互助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朋辈心理互助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形式,能够更有效地帮助高职生梳理心理问题,达到自助者助人、以人育人的教育目标。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得出基于朋辈互助关系的心理咨询在高职生心理问题现实解决处理中可以发挥较大的积极效用。研究发现,心理问题学生整体数量有所下降,团队成员表现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增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但在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反思后认为在师资、培训形式、宣传力度、活动反馈的方面有待改进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朋辈心理互助作为一种新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笔者根据当前高校朋辈互助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现有的工作成效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自制问卷对华南地区某高职院校1579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中1/4的学生愿意接受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心理互助的因素是: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被信任度、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朋辈心理辅导的技巧、朋辈互助的方式、朋辈心理互助的支持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