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按照新的发展性教育观念,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懈努力,我们探索了一条适合学校实际和教育发展需求的"三为本"发展性教育办学模式.即:以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本",以教师"三品"形象发展为"本",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本",初步形成一个"三本"一体,教与学和谐发展的新的办学模式,使学校成为师生幸福的乐园和求知的殿堂.  相似文献   

2.
家长、社会过高的期盼,教育内部激烈的竞争,还有因此而导致的学校里无休止的考试,使教师、学生的倦怠感逐渐增强,无形中减弱了学校持续发展的后劲。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实施科学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是调动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我校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提出了“全心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宗旨。在这一办学宗旨的指引下,结合外地先进经验,我们提出了“做有人文素养的教师、办有文化底蕴的学校、育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的“三有”办学思路,同时实行分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黑河市第六小学,现有25个教学班,79名教师,1426名学生,是一所省级标准化学校.学校办学条件先进,教育质量优异,办学特色鲜明,深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学校始终把"以师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努力营造阳光和谐校园,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学子》2013,(9):F0004-F0004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米市街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320人,26个教学班。 该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建和谐文明校园,塑德艺双馨教师,育全面发展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秉承“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管理》2008,(1):I0001
学校树立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编织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搭建教师发展的广阔舞台,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同步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建设了安全有序,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  相似文献   

6.
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北京房山区良乡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和谐发展,崇尚一流"的办学理念。"协同教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图1良乡小学校园根据当前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结合专家的建议,从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良乡小学在学校原有教育教学系统、网络管理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调整运行环境和机制,打造以"协同教育"为建设理念的数字校园。良乡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为出发点,通过学  相似文献   

7.
《教育艺术》2011,(10):1+81-82
一、实施和谐教育,点燃每个人的发展激情,全面服务师生1.明确办学目标,实施和谐教育。几年来,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出名师、创特色、办名校"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双校园"模式中外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从健全组织机构、招生、教学管理、培养方案设计,到学生管理、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建立"双校园"模式中外合作办学的良性运行机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教学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课程、校本文化为内容.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全面、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能够形成“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的良好局面,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2014,(7):F0002-F0002
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04年,是一所百年老校。该校秉持“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逐渐形成了“自主教育”的办学特色。“自主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发展。该校从三个层面构建了“自主教育”的操作框架:一是学校层面,让学校在自主管理中和谐发展;二是教师层面,让教师在自主研修中主动发展;三是学生层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平安校园”、“南通市特色学校”、“南通市情境教育实验学校”、“南通市节能减排先进学校”、“海安县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海安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寄语     
正众人都说,一位好校长带出一所好学校。作为校长要锐意改革创新。改革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模式,改革应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制度,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作为校长,应率生垂范,作为教师的校长应是教育教学的能手,教育科研的带头人,教师成长的领路人,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园。作为校长,应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做到"润物细无声",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2.
《学子》2013,(11):98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米市街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320人,26个教学班。该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建和谐文明校园,塑德艺双馨教师,育全面发展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秉承"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以"科学、民主、务实、高效"的管理理念,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教师、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教学中心、教研核心、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表现。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加强学生管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丁丽  熊艳 《南昌教育》2006,(3):23-24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舰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中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能够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可以优化各种管理和服务资源,为师生员工的工作、生活服务;能够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为转变办学模式服务;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切实的服务.和谐校园建设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强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教师》2021,(7)
娄底市第一小学创建于1979年,由市教育局直接管理,校园面积40 545.79㎡。现有教学班级83个,在校学生4 406名,在职教师238名,其中高级教师20名,一级教师140名。学校坚持"涵养每一颗心"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倾力打造"善美"文化,建设"善美"校园,塑造"善美"教师,培育"善美"学生。学校求内涵,重管理,在各项工作中成绩斐然,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国家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7.
闫杰 《现代企业教育》2006,(14):182-183
校园暴力给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且长久的危害,成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社会方面的消极影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校园暴力,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高中。多年来,学校全面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把"为学生成功人生铺路,为教师专业成长搭桥,师生互动,共建和谐校园"作为学校办学理念;把"管理高效、教育优质、特色鲜明"作为突破口,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北京市启动南城行动计划,使大兴区进入快速发展期。我  相似文献   

19.
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校园数字化是学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必然教育形态.怎样实现在传统校园基础上的教育教学功能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巨大拓展,充分利用先进教育技术实现教育创新,全员、全程、全方位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上的和谐共振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办学质量与育人效果是需要我们在认识上厘清思路、行为上勇于探索的.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学校作为培养人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办学目标。文章从构建和谐校园应确立共同理想信念,营造和谐的学校文化,建立融洽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构建和谐校园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