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学术界将"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种隔代抚养的"称为"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常常出现一些不良习惯,如何使留守儿童的生活回归正常化?本文通过了解本地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其不良行为习惯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促进留守儿童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年龄在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本文所说的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和教育的儿童.  相似文献   

3.
<正>留守儿童分为双方留守和单方留守,双方留守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或者干其他活,孩子留在家里,而单方留守是指父母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占班上学生总数的30%。通过与他们交谈和对他们的观察,我发现了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现象: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一)父母长期在外导致亲子分离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双方  相似文献   

4.
《农业教育研究》2006,(2):42-43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儿童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这种共同生活能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提供比较理想的环境。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至少一方恰恰不能与这些儿童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年龄在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本文所说的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和教育的儿童。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又叫空巢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打工,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不能得到父母照顾的儿童.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涌现的几种特有的现象之一.由于家庭监管不到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1.所研究问题概念的界定
  (1)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一起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或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无法照顾的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有爷爷奶奶或亲照顾的留守儿童。二是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形成的留守儿童,三是外地学生,寄宿亲戚家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8.
<正>一、对县域内农村学龄前"留守与半留守"幼儿的认知与理解1.对学龄前留守幼儿概念的理解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正在朝低幼化发展,留守结构正在向复杂化、多元化纵深。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导致"亲子分离",最终留在家中(主要在农村),脱离了父母监管的6岁以下幼儿群体均属学龄前留守儿童。因为年纪小,成为最无助的一个弱势群体。2."留守与半留守"幼儿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略析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在这个综合性问题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其原因在于:一是由于我国目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我区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尤为普遍,因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和经商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造成父爱和母爱缺失.加上学校教育失衡,大多数孩子就会出现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者任意一方外出务工,而独自留在农村生活的一批儿童,他们大都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隔代照顾,甚至由父母方的远房亲戚抚养。居住环境复杂,父母角色长期缺席,导致留守儿童现状堪忧,一系列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滋生,他们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存在师资力量匮乏,家长教育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提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文熏陶,通过定期进行家访,编制适用留守儿童的教材,用人文精神灌输正确价值观,用情感教育抚慰留守儿童心灵等举措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治疗,摆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从而使这些"缺翼"的天使走上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3.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127-128
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不能接受父母照顾,而留在户籍地由父母一方或者委托人照顾,年龄在6到18岁的儿童。在社会转型阶段,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在留守的过程中,儿童会出现一些心理与行为上的问题,如果未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本文主要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人数越来越多。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开.缺少父母的关心呵护.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及监督管理.致使许多留守儿童在情感、  相似文献   

16.
蔡丽湘 《成才之路》2014,(30):37-37
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家乡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的孩子们,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6000万人,其中学前留守儿童占27.07%,也就是1600多万人。就拿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来看,全班42人,其中父母双方中有一方外出打工而由另一方单独抚养的孩子有11人;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孩子有25人,只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特指那些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我国的留守儿童心理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体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社会支持和干预训练四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多,我国的留守儿童研究表现出研究内容多样、研究方法由质性向量化转变的特点.但也存在着理论概念不统一、缺乏干预训练和纵向研究,以及研究取向聚焦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性等不足.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人口中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有半年以上时间不能和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所有未成年人.据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与监护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求学路远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或单位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其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寄养在亲戚家或自我照顾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面临着亲情缺失、亲子教育匮乏与监护缺乏的三重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