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是文章的“主心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写作也有明确的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文章古国,也是文章大国。文章定义虽几经演变,但至今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确切的定义。笔者不揣谫陋,对此略陈管见。《周礼·考工记》中说:“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这里的“文”、“章”都是“文采”的意思。《诗经·大雅·荡》的诗“序”中说:“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这里的“文章”是指当时的法度、礼乐,其概念和后世的不同。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能者偏也。”曹氏把“文章”分成四类八体,既指文学作品,也包括非文学作品,而  相似文献   

4.
从1985年到1988年,《承德师专学报》发表了一些文章,继续探讨纳兰性德“觇梭龙”的任务和方位问题。有的文章为“西北说”提供了新证,有的文章试图把旧有的“东北说”和“西北说”结合起来,提出了“两次出使说”(第一次是“梭龙之行”,第二次是“西域之行”)。这些文章所作的各种新的探索对我很有启发,但我对于它们的结论却不能同意。我仍然认为性德既没有参加过抗俄斗争(不同意旧有的“东北说”),也没有去过西北(不同意“西北说”)。我仍然坚持我在几年前提出的“新东北说”:性德“觇梭龙”只是到东北去处理国内的一些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改变过去单调机械、没有趣味的试题形式,设计新颖、有趣的题目,让学生经历考试过程,受到情感熏陶,发展语文能力。请看以下题例(配合苏教版十二册):题例一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幸福是什么?农民伯伯说:“是秋天沉甸甸的稻穗。”体育健儿说“:是胸前金灿灿的奖牌。”护士阿姨说“:是病人的早日康复。”海伦·凯勒说“:是”巴金爷爷说:“是”抗洪官兵说:“是”皮埃尔说:“是”彭德怀说:“是”牛郎说“:是”……如果就用一句话来总结,我觉得幸福是。题例二请你先读下面的文章,试着在“”填上读背过的诗句或课文。在“天真烂漫、…  相似文献   

6.
《江苏教育·中学版》1992年第5期发表了任欣伟老师的文章:《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本质》。任老师在他的文章里着重介绍了他在“创造性阅读指导”中的“尝试”,这对语文阅读教学不无一定的启迪意义;但他对“创造性阅读的思考”测未必准确。他在文章中这样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理解,有人说是鉴赏。我的看法是:阅读的本质是创造。”又说,创造性阅读“与吸收性阅读有质的不同。吸收性阅  相似文献   

7.
张老师:每篇文章都要结尾。我写的文章的结尾老是喜欢点题,点中心。有人说这很好,也有人说这不太好,究竟好不好呢?请张老师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你的学生小黄小黄同学:你这个关于文章结尾的问题,可有点为难我了。因为它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来回答。文章的结尾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不是有句话这样形容文章的三个部分吗?“凤头,猪肚,豹尾”。意思说: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尾那样有力。这是对文章结尾总的要求。至于你问的“结尾老是喜欢点题点中心究竟好不好”,我想,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好”与“不好”来回答。首先,文章的结尾“点题或点中心…  相似文献   

8.
《腊八粥》一文中孩子们说煮腊八粥是为了纪念周总理,这点触及了作者的心思,文章最后写道:“我没有说什么,含着泪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这是文章感情的高潮。这一“无声”的结尾,胜过许多有声的语言,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可有位教师教到这里问学生:如果作者“说”,会说什么?课堂出现了冷场。有两个学生勉强说:“你们纪念周总理是对的。”  相似文献   

9.
“生活贵有领悟,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意”。这句话说的是三件事,但贯穿其中的却是同一个东西——创造性;“领悟”,“心得”,“新意”的本质都是创造,它们都是创造的成果。所以从作文方面看,这三件事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文章的“新意”是前二者的表达,而生活的“领悟”和读书的“心得”则是文章“新意”的来源。明白这一点,对于写好作文是颇为紧要的的事情。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先说文章的新意来自对生活的领悟。如有篇题为《说明星》的作文,说中学生里面有一支“追星族”队伍,他们追歌星,“都以与歌星留过影,握过手,得到他们的签名…  相似文献   

10.
关于物质世界的动力,教科书有四种说法:“存在方式说”,“联系动力说”,“矛盾动力说”,“否定动力说”.其逻辑关系如何呢?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它们分别是从“本体论”,“总体论”,“个体论”,“方面论”的层面上认识物质世界发展动力的.  相似文献   

11.
“其文约”,就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其辞微”,就是“举类迩而见义远”。“文约”指文章说出来的少,“指大”指文章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多。“辞微”,即用的辞比较简单,“义远”即含义深远。王逸《楚辞章句序》说:“‘夕搅洲之宿莽’则(易)‘潜龙勿用’也。”《离骚》里说,晚上去采水边地上的宿莽草,宿莽是经冬不枯的草,采宿  相似文献   

12.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意思是说写文章的人先有了感情的萌动,才会有文章的形成;“情者文之经”,意思是说文章要贯穿真情,以情感为“经线”联成。纵观中外文学史,凡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文章往往是真情洋溢的文章。没有了真情,就没有创作的原动力;没有了真情,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难以成文。这是因为情感是人这一生命体的重要特征,人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是以情感作为中介的,都需要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元好问也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由此可见,真情乃文章的生命。然而,在现实的写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有些成语是不可从字面上妄断其义的,如果望文生义,就会导致误用。例如,有人批评某一文章拙劣之后说“真是不刊之论”,批评者的意思是不该刊登的文章。殊不知,“不刊之论”却是褒奖之词。《说文解字》:“刊,刺也。”《〈说文解  相似文献   

14.
夏文 《语文知识》2000,(10):47-48
古人说:“行文看结穴”,故人们历来对文章的结尾就十分重视。宋代洪迈在《容斋续笔》中说:“一篇之妙在于落句。”结穴处用语精彩,则能发人深省,耐心寻味;结尾语句平平,甚至草草收笔,则势必削弱文章的感染力。文章结尾笔法顿多,中学语文课文结尾的写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意”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意思,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重视朗读     
古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洪镇涛老师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  相似文献   

17.
一走进《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人们看到的是“一带翠嶂挡在面前”。贾政解释说:“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尽入目中,更有何趣?”宝玉也题词道:“曲径通幽。”正是这“曲径通幽”,让人感到一阵曲折幽深别有洞天的欣喜。脂砚斋说:“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这就启示我们:文章的结构布局同园林的布局一样,不可太直太露。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也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换言之,文章只有写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8.
凫和鹤     
郭沫若淡文风,说:写文章要“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他说:我是喜欢短文章的,但是我也并不 反对长文章。 有内容的长文章是好的,就怕像王大妈的 裹脚布,又长又臭。  相似文献   

19.
小诗变伟大     
刘文伟去参加陶行知办的暑期共学会,他介绍自己说:“我叫刘文伟。”陶行知幽默地说:“你的文章伟大呀?”小刘连忙说:“不,相反,我很渺小。我已把伟字改成苇,芦苇的苇。”陶先生笑了:“对了,不要自封伟大,要群众承认才是真伟大。你愿做芦苇,好。不过‘一苇’也可以‘杭之’嘛。”小刘说:“我读过《诗经》,知道‘一苇杭之’,苇是指船,我愿做一艘济世渡人的船。”陶先生说小刘思想小错,是个小诗人,又说:“写了诗要先念给老妈妈听,别人听得懂,才算是好诗。写文章也要自己多读几遍,然后读给别人听。别人听不懂,或不愿听下去,这文章只好扔到垃圾箱…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段”的教学很重要,这里说的“段”,是指“自然段”和“逻辑段”。“自然段”它是指作者在表达内容时,由于间歇、强调、转折、过渡等情况造成的文字停顿。在文章形式上,它有明显的标志:一段开头空两个字的位置,另起一段时要换行。“逻辑段”是指文章思想内容表现的先后次序,是客观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和人的思维发展的进程在文章中的具体反映。“逻辑段”实际上就是我们读文章、分析炙章时常说的“结构段”、“意义段”,也有把它称作“部分”的(如说文章可分几大部分)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