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情感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种,是人们认识、理解、调节和运用情绪的能力,它对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认知活动、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情感智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情感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种,是人们认识、理解、调节和运用情绪的能力,它对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认知活动、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情感智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习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首次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所谓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或情绪智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专业能力教育中情绪智力的作用及情感教学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智力是人的重要心理品质和个体情绪理性社会化的能力之一.在大学生专业能力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情绪智力的内在动力作用,对推进大学生专业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情绪智力与专业能力的关系,大学生专业能力教育中情绪智力的作用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元情绪理论的建构及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元情绪理论是情感智力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该理论是在吸收当代情感智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元意识和元认知理论为依据建构起来的。我们把内省情感智力中的感知和体验能力、描述和表达能力、监控和调节能力作为元情绪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并进一步阐述元情绪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人格社会化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亲子关系是幼儿的主要社会关系,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情绪智力属于一种表征情绪的智力,Salovey和Mayer将智力与情绪的理论相结合,表述了情绪智力的问题。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觉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个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能力。情绪智力目前在教育研究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Satovey和Mayer把情绪智力看做是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集合,认为。情绪智力是觉知和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影响着情感的建构与调节,在社会动机行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而使它成为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情绪智力的视角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情商是相对于智商的一个概念,国内又称情绪智力或情绪智商,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和梅耶教授提出的一种理论。一般地,该理论被概括为四个方面的能力:觉察、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思维过程中情绪促进的能力,理解情绪与感悟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以助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情商理论突出情感价值、情感教育与学习,认为情感对智力、人格的发展具有全方位的促进作用。教师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承担,高尚灵魂的塑造,心智潜能的启迪,其情商水平客观地要求达到人类明的最高水准,这是情商教育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强调素质教育和发展多元智力的背景下,在人们只注重一般智力因素的传统观念下,认清情绪智力是大学生成功的必要条件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情绪智力对大学生的认知活动、学习习惯、意志力及人际交往具有重要影响,从发展自我情绪认知能力、识别他人情绪、激发对新事物的兴趣及正确处理情绪困扰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情绪智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情感智力亦称情绪智力,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彼得·萨洛瓦(P.Solvey)与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J.Mayer)两位心理学家于1990年提出的。它是指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评价、表达和控制的能力。1995年美国人类行为学家、心理学博士丹尼尔·古尔曼(D.Coleman)著《情绪智力》一书,对情感智力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系统阐述。他认为情感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情绪智力中的认知成分对情绪情感的调节和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多重角色定位让其陷入严重的情绪性问题困扰之中。学习和掌握情绪智力的理论知识对于提高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幼儿情感教育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智力理论认为:幼儿情感教育是幼儿智力发展的起步。为儿童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幼儿期是幼儿情感智慧培养的重要时期,幼儿情感教育的内容有:有效控制情绪的教育、认识自身的情绪的教育、管理情绪的能力教育、自我激励教育、认知他人的情绪的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在幼儿情感教育中,我们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早期教育入手,做好幼儿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情感智力及其重要意义1995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戈尔曼(D.Goleman)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戈尔曼在书中称情感智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即自身认识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并且认为在对个人成  相似文献   

14.
以39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情绪智力与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积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呈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消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2)路径分析发现情绪智力显著正向预测了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显著负向预测了消极情绪;(3)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结果表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在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概念、结构和测量三个方面和认知的角度论述了情绪智力与青少年智力活动的关系。与一般认知能力不同的是,一方面,情绪智力加工的是作为个体主观特性的情绪特性,而不是客体的特性;另一方面,情绪智力对情绪信息的加工具有明显的认知特性,是一种典型的认知加工过程,但这种认知加工中同时带有其特有的情感成分加工。而情绪智力作为传统智力的重要补充,虽然是对情绪、情感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但这种加工仍然带有明显的认知特性,并丰富学生的智力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家教信息     
情绪智力对儿童更重要美国一些著名心理学家最近指出: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智商概念。他们的一项实验证明,智商高低与孩子的成长趋向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包括宽厚、自信、坚毅在内的情绪因素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更为重要。他们首创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旨在重新解释“聪明”的含义。情绪智力包括三个方面:1.情感感受力,即对情感的感知,体验的能力。2.情感控制力,是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3.适用情感的能力,理解并转变他人的情绪,用以解决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职高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智力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职高生的身心特点要求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智力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强化情绪教育课程,全体老师参与辅导工作,妥善规划社团活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情绪智力的模型及其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情绪智力是当今广受欢迎但又充满争议的概念。很多研究表明它是一种非认知性的能力,但没有证据表明它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智力形式。因此,把情绪智力视为一种智力是错误的,它应该被正确命名为情感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概念、结构和测量三个方面和认知的角度论述了情绪智力与青少年智力活动的关系.与一般认知能力不同的是,一方面,情绪智力加工的是作为个体主观特性的情绪特性,而不是客体的特性;另一方面,情绪智力对情绪信息的加工具有明显的认知特性,是一种典型的认知加工过程,但这种认知加工中同时带有其特有的情感成分加工.而情绪智力作为传统智力的重要补充,虽然是对情绪、情感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但这种加工仍然带有明显的认知特性,并丰富学生的智力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情绪智力理论的问题是将情感性的非认知能力称为智力,而这些能力实际是情感适应机能或自我调节机能,应正确定义为情绪能力.本研究建构了情绪能力的九因子模型.测量结果证实了这一模型的有效性,所编制的情绪能力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发现情绪能力是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肯定的情绪能力的科学地位,而且对目前存在的偏重认知能力轻视情绪与社会能力的错误认识提供了很好的反驳证据.情绪与社会能力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且是适应社会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