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吴康 《太原大学学报》2007,8(2):132-134
“三农”问题是由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全局性的系统问题,甚至连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分别都是由系列问题组成的问题组。“三农”问题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解决"三农"问题的教育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钢山 《职教论坛》2005,(19):25-27
当前"三农"问题主要是解决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必须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对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三农"问题主要是解决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必须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对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当前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而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目标。国际经验和我国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事例证明,在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双重体制影响和制约下,应该以教育的方式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是新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须完成的两大战略任务。“三农”问题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影响最大的因素,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党对"三农"问题的历史认识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革命时期、1949年至1978年及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三农”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成败休戚相关。现阶段,党在处理现实中的“三农”问题时,要形成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基础,要充分贯彻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要在农村大力宣扬“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分别从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民、农村、农业三个方面问题解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入手,进而阐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重要地位的阐述以及科学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本性、实践性、前瞻性特点。今天,我们仍应以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为指导,以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为突破口,通过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及其务农收益、拓宽其非农就业渠道、科教扶农等措施,解决农民问题进而求得“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WTO的加入,“三农”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现行的城市化、农村企业化、减负增收等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案似乎都有一些解不开的“结”。要解开这些“结”,必须给予农民以能力及为农民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0.
各级电大积极实践,努力探索,在服务“三农”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远程教育毕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实践过程中也同样遇到了很多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概括起来说,面向“三农”来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必须解决适应性、针对性、开放性、灵活性、有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过去基于农村本身就“三农”论“三农”的研究思路,走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并重的发展道路才是有效途径。在推进城市化战略中,首先应更新观念,加深对城市化的认识,并处理好实施城市化战略与户籍管理体制、土地政策的改革与创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和探索新型城镇管理体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报告专门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重大问题,而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又是解决全国"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是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基础和核心。仅就贵州民族教育与贵州民族地区"三农"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农村社会的发展、稳定和繁荣、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民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中共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历史的曲折演进中,中共对“三农”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历史鉴戒。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由来和现状分析,罗列了一系列由于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选择的失误,导致了中国今天“三农”问题趋于严重的事态,是公共政策制定功能的“紊乱”、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也是个人意志或集团意志的体现。这可以说已经动摇着我们的执政“根基”①。针对问题的“症结”笔者提出了公共政策选择与“三农”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深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富民强国的必经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举措,两者是新时期我党制定的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任务;它们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总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站在理性的角度来思考解决“三农问题”,应该该做到:对于农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农业, 加强基础地位,用工业的办法解决农业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走工业化、集约化和多样化的道路;对于农村,配套和完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生活设施,走城市化、城镇化和大农庄的集中化的道路,并加快工业化。同时,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定位于全球化之中,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18.
陕西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其难点和关键在于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通过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建立起“城乡有别、梯次发展、渐进统一”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最终带动“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他不仅充分肯定了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做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著名论断,提出了要按农、轻、重的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方针,而且创造性地提出先合作化、后机械化、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新道路。同时,他高度关注农民的物质利益,强调要克服农村的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使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探索虽然在当时并未完全实现,但对于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从分析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沿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从而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