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数学哲学与数学文化》是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思想方法研究室主任黄秦安副教授多年来对数学这门在现代社会有着越来越广泛价值的学科的本质、作用、意义的理解、思考与认识的结晶 ,是目前有关研究中 ,理论性、学术性、创新性都达到较高水平的一部专著 .该书在对数学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广泛深入探讨的基础上 ,初步建立了数学文化的理论框架 .该书还是黄秦安同志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数学、数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社会关系研究”的最终成果 .本书还获得了陕西省第 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文化研究的年轻学者,近读国内外著名数学哲学家、数学教育家郑毓信教授等所著《数学文 化学》,深感这是一部开拓数学文化学广阔研究领域的力作.该书作者以其坚实的数学哲学素养、广博的数学史积累、 新颖深刻的学术观点,初步建立了数学文化学的理论框架. 通读《数学文化学》,感到该专著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多方位的理论视角和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在《数学文化学》的第一篇“数学的文化观念”中,作者从“数 学对象的形式建构”、“数学共同体与数学传统”、“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数学文化” 几个方面全面深刻地阐明了自己对“数学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认为“数学主要地被看成人类的一种活动,一种 以‘数学共同体’为主体、并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并对“数学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文化” 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笔者特别钦佩作者对数学文化研究的下述见解:“数学文化学构成了数学哲学、数学史 和数学教育现代研究的一个共同热点.”在这一基本观点的指导下,《数学文化》充分体现了数学文化研究的交叉性、 前沿性、创新性、理论性. (2)精湛的数学哲学思想在数学文化研究中的自觉运用.从数学哲学与数学文化的关系看,笔者相信,要想在 数学文化研究中取得成绩,有所突破,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哲学素养;同样地,要想进一步推进数学哲学研究. 也必须借鉴数学文化的视角和方法.如果说数学哲学是从微观机制上认识数学科学体系内部概念、理论的本性及产 生、发展规律的话,那么数学文化则首先是试图从宏观角度鸟瞰数学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数学与社会、 政治、经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所具有的或深刻固定或富于变化的互动关联,并进一步寻求数学与人类整体 文化的统一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哲学研究是数学文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数学文化研究是数学哲学研 究的继续和深入.我们从《数学文化学》一书有别于某些数学文化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作者能够紧紧围绕数学文 化主题,自觉地把数学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并渗透于数学文化研究之中,初步形成了富有高度哲学概括力的数 学文化基本理论. (3)重视数学文化的历史研究.《数学文化学》在浩如烟海的数学史料中,以文化为主线,形成数学文化史的 研究雏形.与以往数学史的研究仅仅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不同的是,数学文化史的研究把重点放在揭 示数学发展的文化渊源.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其基本立场就是把数学看成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有 机组成部分,并从这样的角度指明数学历史发展的社会——文化渊源.”很明显,正如著名数学家彭加莱所言:“如 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除去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对数学文化研究不 言而喻的重要性之外,数学文化史研究可以为数学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研究领域.数学文化的历史研究应该 成为数学文化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和中西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更应引起数学文化工 作者的重视,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评价、继承以及如何迎接挑战的问题,而且对于中国的现代 化也有现实意义. (4)对数学教育问题的关注是《数学文化学》一书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我们注意到,作者在数学·哲学·文化·教 育系列丛书中第一部著作《数学教育哲学》中,就已经开始用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数学教育的哲学基础, 提升了数学教育的理论地位.作者在其广泛深刻的数学哲学、数学方法论研究中对数学教育的关心是始终如一的.在 《数学文化学》一书中,作者没有停留在数学文化观念、数学文化史和数学的文化价值这些数学文化基本问题的论 述上,而是更进一步深入到数学教育的现代研究中,例如作者倡导的数学教育的社会一一文化研究;基于数学文化 研究并结合国际数学教育发展趋势多提出的数学教育的社会维度;数学教室文化;民俗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研究课题 等对于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教育过程和数学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迪. 最后想说明的一点是,虽然在数学文化领域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但由于数学文化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许多 课题研究还有待于深入.笔者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像《数学文化学》这样的高水准研究成果的问世和数学文化工 作者之间的广泛交流,数学文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会逐步走向成熟. (陕西师范大学黄泰安供稿)  相似文献   

3.
我校副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中华董仲舒研究会理事赖美琴同志的专著《现代化视野中的哲学与文化》一书于今年3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获广东高校科研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全书共24万字,由哲学篇、传统文化篇、女性文化篇三个部分组成,是一部广泛探讨哲学与文化问题的学术专著,该书对中国哲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精英文化与应用文化进行了领域广泛、视野开阔的探讨,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见解,是我国新时期人文精神建设的又一新作。哲学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出发,分析了孔子、庄子、董仲舒以至西方…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文化研究的年轻学者,近读国内外著名数学哲学家、数学教育家郑毓信教授等所着《数学文化学》,深感这是一部开拓数学文化学广阔研究领域的力作.该书作者以其坚实的数学哲学素养、广博的数学史积累、新颖深刻的学术观点,初步建立了数学文化学的理论框架.通读《数学文化学》,感到该专着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多方位的理论视角和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在《数学文化学》的第一篇“数学的文化观念”中,作者从“数学对象的形式建构”、“数学共同体与数学传统”、“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数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的人文价值更明显地凸现出来,已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许多学者参与了有关数学文化的研究和讨论,从文化这个特殊的视角对数学进行分析,并发表了很多相关的论文与专著。但这些研究成果相对集中在理论领域,而对于数学文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缺乏实践性的指导。笔者对数学文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  相似文献   

6.
张维忠教授的新作《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作为顾泠沅先生主编的《数学教育研究基础丛书》之一,已于2011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一著作对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若干问题作了细致的梳理,同时也是作者在该领域多年研究工  相似文献   

7.
圆周率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经常要用到的数学常数.圆周率的计算与研究过程,不仅蕴含着数学文化的浓浓气息,其产生的深刻影响也渗透到人类文化诸多领域,对数学文化及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还为数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数学与文化     
一、文化中的数学人类有史以来的文化发展中,数学一直与各种文化形影相随,共荣枯与兴衰.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异常活跃地参与不同文化领域,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如哲学与数学、经济与数学、医学与数学、生物与数学、物理与数学、工程与数学,几乎每一种文化都不可或缺地感受数学的刻画.直至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学在高科技文化领  相似文献   

9.
周宇剑 《考试周刊》2014,(10):51-52
数学文化是与数学相关的一切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产物,数学思想、价值观念是其核心因素。数学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价值。数学文化大众化对数学文化研究、数学文化教育、数学文化普及提出了诉求。数学文化的大众化需要通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实现。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文化研究打开了透视数学和数学教育的更为广阔的视角.数学与数学教育观、大众文化、民族与传统文化、数学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些都是数学文化研究的重要相关领域,也是深入开展数学教育文化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最近二三十年内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学科.在中国数学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相关数学家的数学方法论研究、数学文化史研究和数学教育改革与数学教育理论研究成为数学文化研究兴起的3个侧面.数学文化研究对研究者从文化传统层面重新审视西方数学,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和中国数学教育改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数学文化学"的构建应围绕数学文化研究范畴的界定、理论追求和方法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杨建 《中学教研》2008,(5):48-49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它既广泛应用于技术工程中,又是研究许多理论科学必不可少的工具。除此之外,数学还具有精神领域的功效,譬如人们通常说的数学观念、推理意识、化归意识、整体意识、抽象意识、数学审美意识等,往往会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就是一种文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部分也对数学学科作了这样定性:“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认识和研究数学这一文化体系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数学教育哲学和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数学教育哲学研究在研究对象逐步清晰和深化的同时,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趋势,且更为关注其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而数学文化研究则在理论的层级化、关注其教育价值和功能以及学与教的改进与变革等方面不断深入.由此,后继研究可能需要研究者在"数学的教育哲学研究抑或数学教育的哲学研究"、"数学史抑或数学文化史"、"数学的教师培养抑或数学教师的培养"等方面作进一步思考或探索.  相似文献   

14.
陈波教授撰写的《奎因哲学研究》一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奎因哲学的专著。该书的突出特点在于 ,作者力图按照奎因哲学的内在逻辑 ,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考察 ,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此外该书作者把奎因哲学放在大陆哲学这一背景下进行评价 ,也显新意迭出。书中在评述奎因哲学的同时 ,还表现了对中国学术事业的极大关切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数学教育呈现出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学教育研究中关注数学研究的传统.数学是研究具体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位置关系、逻辑关系的科学,它与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并列,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文化成果.它是哲学的自然基础,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基础和研究方式基础,也为人文科学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和依据.从数学出发去研究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试用>》开卷之首,有一个颇具新意的说法:教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对数学的作用的一种阐释,透视出所谓的数学文化观念。数学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把数学与文化这一对似乎相去甚远的概念联系起来的哲学基础何在?怎么样将数学的文化观念向数学活动(包括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渗透、应用?这是当前数学教师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些论题。我们认为,数学的真、数学的善和数学的美集中地揭示了数学的文化认识的…  相似文献   

17.
<正>魏本权博士与汲广运教授合著的《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一书,2014年7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目前学界首部沂蒙红色文化研究专著。该书的两位著者多年协同合作从事沂蒙红色文化的研究,历经5年之久才写成此书,亦见用功之深。一、该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沂蒙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基地,革命历史极为厚重,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作者立足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阔背景,以沂蒙  相似文献   

18.
P .K .费耶阿本德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 ,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0世纪 80年代初费耶阿本德哲学被介绍到中国来 ,中国哲学界至今发表了近5 0篇论文。王书明教授的《科学、批判与自由—费耶阿本德有限理性论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费耶阿本德哲学的学术专著。该书注重文本研究与研究框架的创新 ,对费耶阿本德哲学做了新的探索。通读全书 ,可以发现与国内外哲学界的同类研究成果相比 ,该书有两个特点 :第一、资料详尽 ,注重文本研究。作者从 1999年开始全面系统地搜集费耶阿本德本人的著作、论文以及国内外研…  相似文献   

19.
王绍东教授的专著《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力图站在民族平等、文明各有所长的角度研究审视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取得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该书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努力突破农耕文明优越论和中原王朝中心论的影响,对游牧文化的诸多问题作出了更客观、更公允的认识。同时,该书也体现了作者在学习借鉴基础上的独立思考和创新。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数学文化研究及其对数学教育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数学史和数学哲学的研究中,学术界愈来愈注重于将二者结合起来,尤其是由于数学发展日趋专门化,数学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二者的融汇更引入注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文化成了当今探讨数学发展的新视角。笔者认为,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对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必将会开拓人们的视野,同时会带来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