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四海 《新闻三昧》2008,(10):53-53
本报哈尔滨11月22日电(记者王冬梅)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今天再次质疑:“11.27”事故发生快两年了,移送司法机关的10多名责任人,为何还没有得到处理?按照有关规定,秽送司法机关、如何判刑等都应该向社会公布,希望早点把处理结果透明地公布。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甘肃武威司法机关对记者采取强制措施,追究记者敲诈勒索刑事责任的新闻被报道后,新闻界一片哗然.近些年来,新闻界发生多起敲诈勒索案件,一些记者被判处有期徒刑.分析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探讨记者的职业特征,对于保护记者合法权利,维护良好新闻舆论环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社会的日趋完善,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竞相发展,各种媒体记者的人数逐渐增加,与此同时,有关记者挨打的事件却频频发生。例如,2010年3月23日,贵州省贵阳市一名女司机因为无牌照轿车逆行接受民警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贵州电视台一位女记者上前采访,但该司机多次示意不接受采访,当记者依然问你觉不觉得你的行为给贵阳丢脸了后,女司机突然扇了记者几个耳光。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由最初否定女司机的打人行为,转变成了记者挨打是因为提问不当,到最后,竟有极端者认为记者该打。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各级法院传唤新闻记者出庭,要求他们就消息来源问题作证的事例并不多见。但是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这一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新闻记者根据线人秘密提供的内幕而作出的报道,愈来愈和隐蔽的违法犯罪行为相关,司法机关强令记者出庭作证的传票接连不断。一方面,新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有许多禁忌与禁限,尽管有些新闻完全真实,也不允许记者公开报道。引起社会不满或谴责的新闻与评论,不是因为它的言论,而是由于这类言论中的致害行为。有些新闻虽然已经违法,记者却享有法律豁免权,但不能因为对媒体免责,记者就可以对新闻的有害内容大加宣扬。如果司法机关执法不公,贪赃枉法,媒体予以揭露是正义的,这与媒体审判完全是两回事。凡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危的大事,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新闻政策,决不允许侵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信息窗     
中纪委副秘书长强调:对干扰和破坏舆论监督的行为要严办 中纪委副秘书长林文肯1999年12月26日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谈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常常遇到各种形式的阻挠甚至生命危险时说,全国各级纪检机关对那些严重干扰和破坏舆论监督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对违纪的党员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要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对于构成犯罪的,要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以保证舆论监督沿着法制轨道顺利进行。 据统计,伤害记者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1998年8月18日,中国记协成立了中国记…  相似文献   

7.
一、向公众全面准确而非选择性地 传递事实 事实准确,这是负责任报道的基本前提.案件事实不准确,会对公众造成误导,让他们在案件性质如何、司法机关处理是否准确等问题的判断上出现偏差.这种偏差极易引发非理性情绪,对案件处理、对司法机关形象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防止记者滥用权利与保护记者的合法利益同等重要.记者或许不能成为道德模范,但是记者一定要成为遵纪守法的楷模.司法机关不应在记者揭露问题时,启动对记者的调查,否则很容易形成打击报复.哪怕这个记者真的有问题,但为了保护舆论监督,为了一个更高的、公众的权利和利益,可以牺牲一些较低的、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具有现场性、纪实性的特征,其可信度高于其他媒体,有毋庸置疑的社会公信力。虚构事实、伪造现场而获得电视画面尽管也显得十分真实,但本质却是一种违纪或犯罪的欺骗行为。如果多次发生,就会产生狼来了的效应。因此,应该对制假者进行严肃的纪律处分和触及灵魂的舆论谴责,构成犯罪的应由司法机关进行刑罚处理。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围绕着美国某公司的日本法人隐瞒收益一案,日本和美国相关部门进行了联合调查。美国向日本有关方面提供了信息,从而搞清了案情,日本法人受到追缴国税的处理。当时,日本NHK、《读买新闻》等媒体对此案进行了报道。事后,美国某公司以“美国政府向日本泄露了信息,使本公司蒙伤害”为由,将美国政府告到亚利桑那州法院。亚利桑纳州法院通过日本最高法院,委托有关地方法院对此进行审问。结果,关于记者是否有为消息源保密的权利,三个法院,两种判决,结论截然相反。这反映了不仅新闻机构与司法机关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而且司法机关内部对此…  相似文献   

11.
传统媒体如何避免被“网络审判”绑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增 《新闻实践》2009,(6):69-70
"媒体审判"指的是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对司法机关正在办理,但尚未定论的民事或者刑事等案件的事实和性质,抢先作出带倾向性观点的大量报道,从而对司法机关客观公正依法处理案件产生不良影响的媒体行为.  相似文献   

12.
所谓记者保护秘密消息来源的特权,是指新闻记者享有的拒绝任何人,特别是政府机关或司法机关对其提出的要求披露其秘密消息来源及相关新闻采访文件或资料之权利。该特权在美国社会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渊源。同时,在美国,该特权又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争论。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法律形态及实践表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阿成  韦娟 《新闻天地》2007,(4):18-21
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邱晓华,48岁出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部级高官。7个月后,他因涉嫌上海社保案和重婚罪而落马,再次引人注目。2007年1月23日,中纪委对外公布,给予邱晓华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的处分,并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007年2月下旬,记者飞赴北京、上海两地采访,首次揭开了邱晓华重婚内幕:在他和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驻京首席记者姜映吟公开同居并生育一女的背后,是利益集团精心策划的桃色陷阱——  相似文献   

14.
记者的廉洁     
据说,有一位企业经理在请记者吃饭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记者的价值不就是一顿饭加一瓶啤酒吗!”听了这话,任何一位尊重自己声誉的记者都会感到愤慨,因为它有辱于新闻记者这一崇高而光荣的社会职业。但是回过头来,再看看记者队伍中某些人的行为,就不能不对这一污辱之言认真反思,想一想此话的撞击点是什么!应该感谢这位经理对该记者践踏职业道理准则所作的毫不留情的揭露,同时也向每  相似文献   

15.
记者的廉洁     
据说,有一位企业经理在请记者吃饭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记者的价值不就是一顿饭加一瓶啤酒吗!”听了这话,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记者都会愤慨的,因为它有辱于新闻记者这一崇高而光荣的社会职业。但是回过头来,再看看记者队伍中某些人的行为,就不能不对这一污辱之辞认真反思,想一想此话的目击点是什么!应该感谢这位经理对该记者践踏职业道德准则所作的毫不留情的揭露,同时也向每个新闻记者猛击一掌,告诉他:请你注意廉洁!  相似文献   

16.
苗宏林 《大观周刊》2012,(30):325-325
抽象行政行为是法治国家在实现行政法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是司法权监督行政权的有效途径。但在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中,并未明确赋予司法机关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权。本文试从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概念以及性质上阐述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吴畏 《视听界》2005,(4):i011-i012
本文所讨论的不是罪与非罪的法律概念,而是面对某种特定人群进行采访时的技巧。为方便起见,本文一律使用罪犯或犯罪分子这一泛称。为避免法律歧义,在讨论前,事先确定如下假设:被采访对象客观上存在犯罪行为,并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与司法机关讯问的目的不同,记者采访的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记者采访遭到非难甚至被打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记者的公务行为,特别是对不良现象的采访已经成为极有风险的工作。人们一次次地为记者鸣不平,一次次呼吁:记者的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应该得到保护,要坚决维护记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冒名顶替”事件时有发生,此类行为严重损害公民的个人权利和档案的真实性,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新《档案法》对其处罚力度较弱,难以实现有效的法益保护。刑法现行法条中又因构成要件不对应而暂无法条能够适用,难以有效地惩治伪造、篡改档案行为。这就造成了行刑之间衔接的缺失,进而导致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行为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适用问题与罪名适用问题。但无论是从实质的违法性论,还是缓和的违法一元论角度出发,均能够肯定伪造、篡改档案行为的刑事可罚性的存在,将伪造、篡改档案行为犯罪化也并不违背刑法谦抑性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记者行为学是一门科学。它既是客观社会新闻实践的产物,具有自身产生、发展及其活动的必然性;它又是客观社会综合实践的反映,兼有诸学科活动的共同规律性。因而具有自身学科的规律性知识体系。 A、记者行为学同诸学科联姻构成了该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首先,记者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按照《社会科学新辞典》的解释,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需要、动机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人类行为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