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视科教节目大众化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劲慧 《记者摇篮》2004,(10):19-19
要想办好电视科教节目,在制定节目定位时,就要牢牢地记住缩短和百姓的距离,无论节目的切人点,还是节目的表现形式,都要贴近百姓。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节目,让百姓认识科学.和百姓一起走近科学。节目要让百姓看得懂,愿意看。  相似文献   

2.
姜冬梅  王威 《新闻传播》2006,(2):38-38,41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代表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倾听百姓话语,“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代言人”,“民众、民心、民愿、民情、民趣”是这类新闻的基本内涵。它的大多数新闻是对百姓原生态的关注,并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心,与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但这种界定不是说这类新闻就是简单的家长里短,平铺直叙。  相似文献   

3.
《新闻晚报》是浙江卫视2003年推出的一档杂志型的特色新闻专栏,栏目的定位是“百姓关注、百姓需要”,栏目的主要特色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从百姓视角看问题,根据百姓需要做报道,突出民牛热点,突出双向互动,突出人文关怀,一句话,就是要充分体现“三贴近”精神。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是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根本核心是民本取向,即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这种。民本”取向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以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内容上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和百姓的距离。电视民生新闻的这些基本理念正好融合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言百姓事”、“说百姓话”,大到形势政策,小到柴米油盐,成为百姓的“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5.
“三贴近”就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把关注的目光转化成关怀的行动,针对百姓的关注,用百姓的语言,结合百姓身边的事例,采用百姓喜爱的形式,让我们的新闻宣传更加具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结合辽宁电台的新闻宣传实践,我们认为,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打开湖北电视台四频道,看过社教中心的新版栏目《百姓时间》,人们便会发现,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电视屏幕上冒出了这么个新鲜词,一个特别的角色,这便是《百姓时间》自我发明的“百姓记者”。 “百姓记者”顾名思义,是由一个普通百姓身份的人,在栏目中担任起一名专业记者的角色,仅仅如此,也就谈不上更多的新意,但看过《百姓时间》后,人们又会惊奇发现,采用“百姓记者”形式,决非仅仅是一种手法上的标新,更主要的是为了达到媒体与受众之间一种角色和视点的转换,一种情感交融和距离的拉近。 在传统的概念中,媒体与受众之间通常呈…  相似文献   

7.
徐春祺 《兰台世界》2001,(12):16-16
社区是在原居民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的城镇居民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它坚持为百姓服务的宗旨,贴进百姓生活,为百姓办实事,在政府与百姓问架起了一座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社区成立以后在管理教育……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理解的民生新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初河北电台经济频道顺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开办了民生新闻节目《百姓30分》,在节目里有反映“百姓身边事,群众心里话”的“百姓新闻”,有快节奏服务生活的“民生资讯”.有解决消费投诉和生活烦恼的“热线反馈”,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百姓展开的。开播一年来,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9.
民生视角 本色表达——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民生新闻”?我的理解是: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地方电视台的眼睛,《南京零距离》勇于创新,选择正确的定位标准,坚持群众路线,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归根到底,它的成功表明:地方电视台必须坚持从地方出发,选择平民化视角,反映者百姓身边的事;关注者百姓关注的,就会被者百姓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各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开始逐步把视角向百姓转移,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百姓的生活和工作,贴近群众,关注民生。这是目前社会以人为本、崇尚人文关怀的社会精神开始得到推崇,百姓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质量所引发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陈拓 《东南传播》2010,(1):137-138
《大话百姓》意即“说人”,大话不是无厘头.而是凸显百姓生活的一个片段,放大一个闪光点。同时,大话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全力以赴、大力表现、重点突显的意思。就节目来说,《大话百姓》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在看似平常、不起眼的百姓家居生活、情感、工作中,撷取一朵浪花,发现其闪光的亮点,挖掘其蕴涵的哲理,展现其好玩有趣的一面,给人以愉悦和启迪。将民生新闻和故事类节目的优势元素进行嫁接式整合,新鲜有趣的百姓故事与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演绎相得益彰,做到百姓趣事,戏剧解读。  相似文献   

13.
如今,新闻行业对记者的要求不仅仅是用脚跑新闻,更需用思想跑新闻。如果记者没有思想,即使健步如飞,也是事倍功半。媒体的作用已在百姓心中形成,百姓认为,当一名正直和有良知的记者,就应对百姓反映的问题穷追不舍,解决不了问题,就不是好记者。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8日,湖南《衡阳日报》首次开辟“百姓纪事”专栏。我成为了该专栏的主笔。“百姓纪事”是一个立足于百姓生活的“平民化”专栏,它以普通老百姓为新闻主角,站在维护百姓利益、传递民众呼声的立场,聚焦百姓的喜怒哀乐,剪辑了一个个平凡的生活细节,真实地体现了老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该专栏荣获了2005年度湖南省市州报新闻奖专栏类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简约政治     
如果政治的动作过于背离百姓的经验和常识,而让百姓觉得别扭,那这个政治注定不是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是当下媒介传播新闻的一个“亮点”。它表现为媒体从平民的立场出发.用平民的视角去观察社会、捕捉新闻、报道、评说百姓感兴趣的事件和话题.表达百姓意见、抒发百姓情怀.同时为百姓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7.
我在这儿战战兢兢,因为我不能算这个领域的专家,我是一个学习者。我和《百姓30分》有合作的关系,主持《(百姓30分)的优势和广播民生新闻的发展》这样一个科研课题,我觉得是一个光荣。对于我来说,对于《百姓30分》来说,我们的研究过程有非常大的启发,希望我们的合作保持下去。关于《百姓30分》的个案研究,我们上一次在北京的研讨会的时候我已经做了一次报告了,  相似文献   

18.
义乌电视台今年年初开办的社会杂志类栏目《今晚九点》,以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和替百姓分点忧,给政府提个醒的办节目宗旨,整档栏目反映百姓心声,分担百姓忧愁,名副其实成为了老百姓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如今在义务电视台,《今晚九点》接到的电话最多,反映情况的人也最多的。  相似文献   

19.
丁理 《新闻采编》2007,(5):32-33
随着《南京零距离》“零距离”贴近民众的“民生新闻”的成功运作,全国范围内随即引发了“民生新闻”热,各大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自己的“民生”节目。由此,运城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第一时间》栏目也应运而生。像其它台的民生节目一样,这是一档站在百姓立场、以平民视角来关注百姓生计的本土化的民生新闻节目,内容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日常的七零八碎、家长里短等。节目中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让他们自己在镜头前述说,增强其话语权,并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体现出媒体对百姓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三贴近”的新闻从业理念。  相似文献   

20.
吴万哲 《今传媒》2005,(11X):60-60
“赤子情深”系百姓 打开明洲先生的作品集《赤子情》,农民工、环卫工、“抓贼个体户”、“鸡会长”、“西瓜王”……却扑面而来。这本书,正如编者在封面所“广告”的:“百姓记者,写给百姓的书。”读罢此书,感觉诚如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