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内容非常丰富,在汉赋中也有大量的山水景色的描绘。汉赋中的山水景物描写主要表现山水的神异色彩,这种神异色彩塑造了山水美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2.
汉赋山川景物描写开创了专意描写山川景物的新纪元,形成了刚柔相济的和合美、寓于虚拟的时代美以及迭宕相映的结构美。和合美是儒家的理想,也是汉代南北文化大融合的产物,它成为汉民族的心理特征和古老理想。时代美是汉赋家共有的雄浑奔放的情感,具有史学价值。虚拟手法对小说有深刻影响。迭宕相映的结构美,符合“一张一弛”的美学原理,也反映了汉民族厚重方正而又浪漫奔放的共性。  相似文献   

3.
<正>不少经典小说中都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然而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往往不能领悟到景物描写的作用。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品读文本,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文本情节和人物特点分析景物描写,探究景物描写在小说中起到的特殊作用。在多角度赏析中,学生可以逐步发现景物描写能起到引入和过渡的作用,能促进小说情节发展;景物描写能起到烘托反衬效果,能突显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4.
观察景物,首先映入人们眼中的就是景物的色彩。人们对景物的感受,也是以景物的色彩为媒介的。因而,描写景物时,注重景物色彩的描摹,有助于我们把景物描写得更生动。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贵在挖掘文本,品字析句,涵泳文字,把握意涵,而其中离不开对细节的把握。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细节,让学生从细节中体味文本的情感、意涵,感受文本的言语及表现形式。那么。该如何抓住细节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之精髓呢?笔者根据《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细节一:抓景物描写,析人物性格 优秀的叙事文章,离不开好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推动故事发展,彰显人物性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出现了两处景物描写,其中有写天游峰的高耸的,也有写天游峰的陡峭、险峻的。针对这两处景物描写,我让学生进行了三步品读。第一步为比较。比一比两处景物描写有何不同?主要写了天游峰的什么特点?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两处描写的相同之处在于,两处都写了天游峰的险峻,但区别在于角度不同,前者是远看的角度,后者则是近观的角度。另外,作者的心态在两处景物描写中也有区别,前者是登上山峰好不得意,但近看后却又倒抽冷气,吓得冷汗淋淋。  相似文献   

6.
山水画的写生方法 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有它自己的特点,有别于西洋画中的风景写生.中国山水画写生,不仅重视客观景物的选择和描写,更重视主观思维对景物的认识和反映,强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在整个山水画写生过程中,必须贯彻情景交融的要求.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首先要选择写生的景物.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大部分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但这并非是单纯的客观描摹,而 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个人不同的思想感情、表达不同的心境、表现不同的性格、寄 寓不同的人生观。这些诗词曲赋与人物、故事糅合在一起,被熔铸在整个艺术形象之 中,从而对不同人物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化振 《教师》2012,(33):72-73
景物描写在文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为提升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应充分利用好文本,挖掘描写景物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兴趣,积累经验,反复训练,形成写作经验。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学生景物描写能力:一方面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如何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另一方面就是要采用多种形式,如仿写、扩写、实写等,反复多练,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包括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的介绍、刻画和描摹。精彩的自然环境(景物)描写,必然是描写生动,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10.
汉大赋的兴盛有其时代原因,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汉赋兴盛,客观上是汉代大一统的强大的封建国家为汉赋提供了描写对象;主观上,则是赋家在继承前代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的独立创造。从创作论角度看,主体是汉大赋兴盛的关键因素,客观因素须通过主体作用的发挥才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存的汉赋作品以建筑为描写对象的多达 2 0余篇 ,笔及汉代建筑类型十分广泛 ,且完整地再现了汉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汉代辉煌的建筑文化 ,为汉赋的创作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2.
两汉“士不遇”集中地反映了两汉士人在大一统的一人专制制度下政治理想的受挫、自我期待的落空以及对自身角色转换的失落与体认。本文通过对两汉“士不遇”赋的考察。认为其情感的表现主要有四种方式:1,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2,直抒胸臆,感士不遇。3设为问答,自我宽解。4,寄情景物,含蓄蕴藉。并论述了各类赋作的思想特色及作者心态。  相似文献   

13.
汉末赋坛因为缺少大家,所以相关的研究很不深入,从题材的转移,学发展的过渡性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三个方面讨论汉末赋坛特征,并分析几位代表赋家的学成就,以期能勾勒出汉末赋坛的创作面貌,进而认识其学地位。  相似文献   

14.
汉赋是《文心雕龙》的重要评论对象,通过窥探《文心雕龙》的汉赋观,可以深入了解刘勰文论思想的根本原则与现实意义。刘勰对汉赋的评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既赞赏又批判,最终又设计出一套理论上的方法来调和他矛盾的汉赋观。  相似文献   

15.
汉代是赋这一文学样式发展繁荣的时期。抒写隐逸题材的赋作,在众多的汉赋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风貌,而且汉代的隐逸赋从题材内容到风格,对魏晋六朝隐逸赋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研究者对汉代隐逸赋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对汉代隐逸赋的内容、风格特点,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赋曾是占据两汉文坛主导地位的文学样式,发展到魏晋,赋体文章脱离了以体物、叙事为主的倾向,逐渐向言志抒情靠拢,出现了灵活多变的抒情小赋,它摆脱了汉大赋堆砌奇字的习气,以其短小、抒情性强,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其文学价值已远远超过汉大赋。  相似文献   

17.
作为汉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汉大赋以其宏大的构架、靡丽的文辞、豪迈的笔调著称.然而,自西汉中后期起,甚至包括赋作家本身在内,对汉大赋一直是贬之者多,赞誉者少.人们普遍认为汉大赋的“少真而溢美”是其作为“一代之文学”,既受讥遭贬于当时,又零落衰绝于后世的主要原因.但如果从中国传统美学崇尚简约之美和不加雕饰的“白贲”美的视角探究汉大赋衰微之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日本学术界对黄遵宪的研究,着重于从其著作探讨明治时期的方方面面,国内的研究也多倾向于其与日本的关系。中日学术界都指出,在诗歌创作上,黄遵宪明显受明治汉诗的影响,而忽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及传统文化对其杂事诗创作的内在作用。《日本杂事诗》虽是旅日的产物,但黄遵宪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和对乡土文化的深刻体验。使其旅日诗歌不时出现中国风物,传统诗词意象和创作手法则贯穿其中。此外,黄遵宪心怀家国.受杜甫诗史书写精神的影响.其诗多以时局、变法和兵防为内容。而这也是日本杂事诗多书写乡土风物和祖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杜甫有些写景造境的诗歌,采用四维表现方式,即不止于对景物的立体空间描绘,还进而把这空间景物放在时间的维度上加以展示,让它在时间层面上运行。这与“四维空间”的理论相合,是对世界的科学反映。用四维表现方式写景造境,可使境界变得深沉、厚重、悠久。  相似文献   

20.
司马相如的故里究竟是在成都,还是在今四川蓬安?自古至今,异说纷呈。这一争辩,实则关乎相如生平及其作品的考定。因此,试图借助史志考察司马相如一生中在巴蜀的行踪。然后。就明、清学者以及今贤所论,辨正“长卿桑梓”之所在;考察其先世由来、家道兴衰;认定其《梓桐山赋》等作品,进而考察西汉体物小赋与秦、汉杂赋,与宋玉等人赋作以及大赋兴起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