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模态隐喻的理论自产生以来便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渐衍生出一套基于多模态隐喻的教学体系。英语是大学教育的重点课程,想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能力,最基础的莫过于词汇教学。然而就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词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提升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多模态隐喻应如何应用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运用英语词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隐喻,而很少涉及到非语言隐喻或多模态隐喻中。将多模态隐喻置于教学中的研究更为稀少。本文将多模态隐喻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通过阐述其定义、研究现状及意义和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来印证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隐喻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表达方式,并且从语言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视觉、听觉、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到如今,我们更是经常在不同领域接触到同时以多种方式呈现的隐喻。这种现象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隐喻的研究逐渐转向多模态。本文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隐喻是一种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思维认知模式,是语言的隐喻表现形式。多模态隐喻应用于语言教学中可以深化学生对某一类事物的理解。尤其英语学习中隐喻现象十分普遍,现研究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对视、听、触觉多模态隐喻教学的应用,结合实证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深层理解,增加对跨文化语言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进行词汇学习。  相似文献   

5.
郑燕 《海外英语》2013,(7X):261-263
近十多年来,国外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在Forceville等学者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而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以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文章探析两幅政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意义的动态构建。概念整合理论对多模态隐喻意义的动态构建具有较好的阐释力,为多模态隐喻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模态理论,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大学英语词汇多模态教学,主要探索多模态对词汇长期和短期记忆的影响、对大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焦虑的影响及大学生对多模态英语词汇教学的认可度。研究显示,多模态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词汇理解效果和记忆强度,能降低英语词汇学习焦虑,学生对多模态教学的认可度高,多模态在改善学生的记忆模式和学习动机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期,"多模态隐喻"理论的问世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一些具体实例,阐述了在外语词汇教学中,适当采用"多模态隐喻"的方式,可以弥补传统词汇教学方式的不足,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含义加深理解,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词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使教与学两方面的效果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5,(6):13-17
20世纪90年代,Charles Forceville提出多模态隐喻理论,该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的最新发展成果。基于Forceville的理论,对《美丽中国之锦绣华南》纪录片进行多模态隐喻的分析研究,旨在探讨该多模态语篇中存在哪些多模态隐喻及多模态语篇意义如何通过多模态隐喻实现。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为词汇习得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了探讨概念隐喻知识的输入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教学的影响,本研究以54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性的教学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较之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隐喻理论认为话语分析不仅局限于言语层面,必须考虑到多种符号资源.本文以语法隐喻和多模态隐喻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以时代啤酒广告为例解读平面广告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相似文献   

11.
韩玉洁 《考试周刊》2014,(80):35-35
以Forceville为领军人物的学者将隐喻研究上升为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本文旨在多模态隐喻的理论基础上,对英文公益广告《牛奶罐的爱情》中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模态的协同作用进行认知构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视觉化时代悄然而至,多模态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它将视觉、听觉、感官、味觉、嗅觉等多种模态进行融合来阐述隐喻的本质。本文主要阐述了多模态隐喻的相关理论和平面广告的特征,进而以平面广告实例来探讨多模态隐喻。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在词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隐喻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探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并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隐喻在各种词性中的应用,探讨臆喻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形成认识隐喻的意识并能正确把握隐喻的知识,以利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4.
管乐 《海外英语》2014,(14):249-250,253
多模态隐喻理论为隐喻学这一研究热点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来分析国产动画片《小鸡不好惹》,通过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以及多种模态的综合运用详细分析了动画片中所体现的多模态动态构建机制,在体现隐喻意义的同时,通过合理协调多模态因素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突显动画片轻松幽默,诙谐搞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平面公益广告是由图像和文字两种符号相结合的视觉模态语篇,蕴含丰富的图像隐喻和多模态隐喻。图像隐喻与多模态隐喻研究为探讨隐喻的本质与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图像隐喻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隐喻理论为指导,选取禁烟类平面公益广告为语料,研究其中的图像隐喻和多模态隐喻分类,剖析各模态如何协调一致,成功完成与受众的互动,进而达到隐性说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模态下综合运用多种符号资源的特性,语言教学者可将语言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联合起来构建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法。本研究认为,将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实现词汇的最佳呈现方式,可以有效增加词汇教学的趣味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7.
浅谈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认知的一种方式,是词汇产生一词多义及新义的源泉。将隐喻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探讨价值。论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隐喻理论引入英语词汇教学;同时从隐喻与文化,隐喻与多义词,隐喻与语境的关系出发,探讨隐喻发生机制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强调借助隐喻联想培养学生词汇学习中的文化隐喻意识,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记忆负担,使词汇教学生动活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隐喻理论自诞生以来经过无数学者的发展与完善,渐渐深入到应用领域。近年,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关注将隐喻理论运用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面。本文对隐喻理论及隐喻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运用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便更多学者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如何在词汇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对词汇的隐喻意义的理解,在词汇习得过程中融入概念隐喻的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对词汇的记忆及词汇含义的扩展理解,从而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思维。概念隐喻的词汇学习能使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提高其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效率,是传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将隐喻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探讨价值.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阐述隐喻认知理论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以帮助指导学生高效准确的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