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育者最常说的一句话莫过于“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了.好习惯从何而来?从养成教育中来.养成教育的初级目标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我校以管理促养成,以养成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养成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
长期的德育实践证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训练过程.也是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不断推进养成教育.我校进行了“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校本研究.并组织力量编写了校本教材《养成好习惯》。《养成好习惯》这套校本教材,分为成长环境篇、学会做人篇、学会求知篇、学会健身篇、学会创造篇、学会交流篇等,操作性强,较好地体现了遵循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我们利用编撰这本校本教材为契机.  相似文献   

3.
<正>少先队课程是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我校在德育课程建设中,以"好习惯"少先队课程为载体,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为途径,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目标,精心策划,认真实施,大力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夯实学生的做人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以"好习惯"养成为切入点,培养阳光少先队员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对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遵循"素质是养成的"教育规律,以知、情、意、行为体系,以好习惯的养成为具体任务。目标是:通过养成教育,使学生心理健康、心态积极、内心强大、素质优良,养成了多种美德和好习惯,自身充满正能量,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民办教育的深入发展,民办高校学生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困境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行为与卫生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过程,也是必经阶段;因而幼儿教师和家长们最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巴金也曾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则是其他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因而从小就应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笔者在本文中从"引领示范的作用、卫生制度的形成、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而好习惯的养成从细微处开始。  相似文献   

7.
周传华 《师道》2015,(3):17
学生在学校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好习惯伴随人的一生,也让人受益一生。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方式。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是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因此,探索科学有效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让人终身获益。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加强幼儿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育人的最佳途径是养成好习惯,大学也不例外。大量事例表明,绝大多数人可以用21天打破或养成一种新习惯或新观念。恰当应用"21天计划"能够提高养成教育的成效,其中有四个关键要素,即通过各种途径让人们重视习惯,在头脑中渗入期待改变的愿望,然后制定出恰当的目标,实施"21天计划",最后再调整继续,如此循环训练,就能养成更多的好习惯或观念,从而引领人们一生的优秀与成功。其中"21天计划"是养成教育的关键要素,应当在高校教育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良好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具体体现,也是个人拥有的财富.高校要重视学生好习惯养成的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使他们诚实做人,认真做事.而高校大学生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如缺乏俭省节约精神、缺乏诚信意识等等,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养成习惯现状来分析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贵州师范学院实施"六个文明"的状况来说明高校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好习惯。好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幸福人生负责。因此,教育要让每一名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而学生的一切都从习惯起步,养成好习惯是人一生中享受不尽的利息,养成坏习惯是人一生中无法偿清的债务。养成教育毫无疑问应该成为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奠基工程。近年来,我校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在养成教育领域进行了艰辛而初见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来务工与经商子女入园率的逐年增加,地处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在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方面也产生了诸多新问题。兴隆中心幼儿园围绕"外来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展开了相关的实践探究,形成了操作性较强,适宜园情的教育策略:共建园所、班级与家庭标识文化;定期开展国旗下讲话、好习惯故事演讲、好习惯之星宣传、好习惯书籍推荐等形式的系列活动;组织有效的师幼观察案例评析;注重家园共育等相关策略,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王娜 《辽宁教育》2013,(5X):86-86
<正>叶圣陶说:"我如果当小学教师,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宏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就明了它的含义。"把养成教育纳入班级日常管理,真正落到  相似文献   

14.
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贯穿于人全面发展的整个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我校将办学理念确定为"教育自培养习惯开始".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校重点在五个方面(健康生活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社会交往习惯、思维习惯)进行培养.几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养成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标激励法.在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要求学生给自己制定习惯养成目标,目标包括要养成的好习惯、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的帮助,一个好习惯养成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学生在每月固定一次的"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上,谈自己的习惯养成目标,介绍自己的养成故事,师生一起评选出前一阶段"班级好习惯之星".在一次次的交流畅谈中,孩子们学到了他人的长处,感受到了积极的力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内化为自身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极其重大:规范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使大学生成为"中国梦·青年梦"的合格接班人。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同时发展,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祸害终生,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颇为重要,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个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大学阶段应该重视习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6.
吕旭升 《成才之路》2010,(6):I0019-I002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涵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17.
良好习惯养成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实质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小学寄宿制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社会意义,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军民 《教育艺术》2009,(12):59-59
教育实际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能把这两种习惯培养好了,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这里我想作为学校领导也应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反思就应该成为我们领导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聋校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听力的缺陷,与同龄的正常学生相比,存在着对事物感知  相似文献   

20.
正当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喜欢做一件事情,就会时时刻刻为此魂牵梦绕。流行词语"控"就很好地表现了这种痴迷的感觉,如:"手机控""游戏控""微博控"等。作为教育者,我想:能不能让"控"与"好习惯"紧密联系起来,以此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呢?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利用"控"在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