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边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先进教学方法。高职英语互动式教学成功的要素包括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课前充分准备、互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内容充实新颖等方面。实践高职英语教学新的理念就是要实现知识与情感的有效互动,有的放矢开展高职英语教学互动。  相似文献   

2.
陈小燕 《考试周刊》2013,(1):117-117
<正>新的教学观念提出:教学是一种师生的相互对话,是一种相互交往的活动。而目前小学英语课堂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地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认知体"而存在。所以我们要改变学生被动发展的处境,实现学生活泼、快乐、主动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探求师生互动的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来优化师生互动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良好的氛围,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前提1.转变角色,多向互动。  相似文献   

3.
"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提出,传统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转变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维的互换与情感的交流,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重难点教学的划分,学生凭借师生互动可以从教师那里得到相应的反馈,从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并从学习迷途中走出来。高中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很少与教师进行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师生互动,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结合我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经验,对如何利用高中英语课堂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多媒体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传统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的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型正在进行.文章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理念,提出了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多媒体网络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学生学习理念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频度问题,以及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文章从借助师生的情感互动、营造适当的教学环境、巧用有效的教学资源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杜红 《时代教育》2009,(6):99-99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相应的变革,本文首先提出教育理念应该更新,其次,在教学模式上,总结出三个互动,即人机互动,教师互动以及师生互动.在教学方法方面,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应当以快乐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投入教学.运用快乐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用心灵体验快乐.努力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进行快乐的教学互动.要更多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又是学生享受快乐的过程.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应当以快乐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教学,运用快乐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刻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心灵体验快乐,努力塑造学生快乐的人生观。要进行快乐的教学互动,要更多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又是学生享受快乐的过程,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中的英语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在互动教学模式下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策略。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通过互动交流来进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增长。本文对中职职业学校互动式英语课堂模式进行了探究,期望对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提高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英语教学大致有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法和互动教学和放任学生自发学习的"放羊"式教学。本文谈到的教学是以"互动"为中心的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论述师生互动的必要性,怎样进行师生互动,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师生互动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2015,(5):69-77
本文以"课堂师生互动评估系统(CLASS)"为研究工具,对两位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师生互动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从师生互动整体水平、情感支持、课堂组织、教学支持等方面对师生互动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发现: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具有积极的情感互动氛围、丰富高效的课堂组织策略和基于思维能力锻炼的教学引导等特点;CLASS作为西方一项成熟的课堂评价工具,具有全面真实地反映课堂师生互动情景、基于学生行为评价师生互动质量、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特点,对我国课堂师生互动研究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情感教学法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认可。在人文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同时,情感策略一直伴随着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因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满足当今注重实用性的学科需要。因此,结合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英语教师要认真考虑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如何将情感策略有效地运用到"教"与"学"中。  相似文献   

13.
快乐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快乐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情景,促使课堂教学情趣化,给学生以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以达到"感知—理解—体验—共鸣—吸收"的教学目的。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始终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那么,英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生源基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不一致,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职业学校必须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笔者从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体现职教特色、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师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期对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教学的宗旨就是要构建开放的教育课程体系。这就要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做法,要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立体的、交叉的开放性的、全方位的课堂教学氛围。本文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活"化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一、巧妙使用各种激励方法引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励是一种有艺术的教学方式。激励就是创设一种适宜的教学环境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在德、智和人格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恰当地使用激励手段,就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1.运用情感激励手段,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关注情感教学,通过教师指导,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情感互动将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自信,端正学习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给广大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英语这一课程实践性很强,在课堂中做到师生互动,并且师生互动效果显著是英语教学所倡导的。由此看来,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要积极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进行心灵接触,将英语教学置于情感化的人文环境中,努力以积极的情感自觉地去影响学生,使教学中师生互动、情知并茂。那么,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对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新课程英语教学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以现代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提升自身英语教学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俞迪飞 《职教论坛》2006,(15):44-45
在职高英语教学"难教"的大背景下,提出倡导英语"情感化、激趣化、主体化"入门教学的理念.从"消除顾虑、培养自信、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体验成功"角度提出激趣三步曲,另从"淡化师生意识、重视教态教风"的角度提出情感教学的重要性,从"指导学生语言实践,培养主体参与"的角度,提出英语教学的运用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师生互动:从形式走向实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从划一的传授教学转向关注学生的个体性、自主性发展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往往追求表面的效应,而不是真正从学生思维、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实质推进出发,存在着以师生的形式互动代替实质互动的现象。从师生形式互动走向实质互动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思维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