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中对学生重视了"审美"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审丑"的认识,"美"与"丑"作为相对事物观,在教育学生中应当统一起来,让学生有个整体性认识这个世界。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课文去感悟和发现"美"与"丑",学会审视思考,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成都49中把"艳照门"事件作为该校校本教材《中学生自我保护》课程里的一个反面素材,引导学生们注意自我保护,并告诫他们"传播那些东西是犯法的"。授课老师认为,"只要有教育意义,什么话题都可以和学生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审美"一词被反复强调,美术欣赏课是专门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对学生发现美、认识美、享受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形成和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认  相似文献   

4.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最精彩也是最危险的青春期,由于身体的早熟、社会风化的开放、现代传媒的发展等因素的合力影响,青春期教育显得愈发重要和迫在眉睫。一些学生容易把美当做丑,把丑当成关。如何克服这一现象,如何处理好初中关术欣赏课中有关人体艺术的内容并适时进行青春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体艺术审美观,顺利愉悦地渡过青春期,既是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又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关术教学应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及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评价标准的多维性,让在美术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汪勇 《考试周刊》2009,(19):176-177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认识生活中的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 对于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可能会夸大自己的实力与能力,也有可能会过分地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方式方法。认识自我是学生们很感兴趣又需要引导的问题,所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发展的认识自己,形成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可见,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因此,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标对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之下,美术教学越来越突显出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对于艺术的学习和创造都是有无限的天赋的,所以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其学会欣赏和观察,挖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分析探讨,期望能对小学美术教学能有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9.
麻春艳 《考试周刊》2014,(84):179-179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功课,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能力的过程中,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学习美术,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认识美,进而创造美。但由于中学生有升学压力,他们常常把重心放在考试科目上而忽略美术课;家长评价一个学生往往只看考试成绩,更让学生觉得只要学好考试科目就好了,而忽略兴趣爱好。怎样提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找寻找、发现美,因此,美术欣赏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美,认识生活的美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抓好作文教学中的美育 ,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弄清楚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应当爱什么、恨什么。写文章不管是写人记事的 ,还是写景状物的 ,总要表示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 ,喜爱什么 ,厌恶什么 ,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态度 ,这其中就有美育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记事文章 ,我注重引导他们分析事情的积极意义 ;指导学生写记人的文章 ,我注重启发学生挖掘人物的美好心灵 ,让外在美去映衬内在美 ;指导学生写写景文章 ,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  相似文献   

12.
韩敬霞 《新疆教育》2012,(4):133-133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专业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发现美、感悟美,进而创造美。笔者经由多年的美术教学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创设情景,发挥想象,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是美术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龚睿 《生活教育》2008,(5):26-26
据报道,成都49中把"艳照门"事件作为该校校本教材—《中学生自我保护》课程里的一个反面素材,引导学生们注意自我保护,并告诫他们"传播那些东西是犯法的"。授课老师认为,"只要有教育意义,什么话题都可以和学生讨论。"不久前爆发的"艳照门"事件,就其危害程度,可说是教育界的"非典"。有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审美教育?它就是有关于创造美与欣赏美的一种美学教育。艺术创作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是美学教育主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一些方式,传授审美知识,把当代审美观念,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认识美的水平,使他们成为有审美观念的人,更要美化学生的心灵、语言、行为做为根本目的。而生活中的美就是通过学生学习后在生活中充分运用美术知识,发挥想象力来发现美、判断美。审美教育的实践性非常强,美术教育也只有从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  相似文献   

15.
宁俊山 《甘肃教育》2009,(11):58-58
高中美术欣赏课是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与情感价值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建立正确的审美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如果说文化课教学赋予学生理性知识为多,那么美术教育则赋予学生更多的是美感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针对性和艺术性。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有很多作品可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借助这些作品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荣辱观。  相似文献   

16.
美术要体现美,而创作是美术之美的来源之一,要把创作活动变成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有个性的创作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强化体验,感悟生活情感.而感悟美术之美不是仅仅在于创作,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发现美术之美是美术之美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起始.  相似文献   

17.
王举 《文教资料》2014,(3):33-34,43
写作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教师有责任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写作,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生活、热爱生活,把写作当做乐趣,当做生活所需。  相似文献   

18.
正审美意识是人的感知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最先最直接的判断,是个人潜意识思维对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美感"或是"丑感"的认知。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如何高效地引领学生发现、创造美,是每个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美术课堂存在许多问题,如课堂效率低,学生不感兴趣,教师难以控制。理  相似文献   

19.
曹红波 《文教资料》2007,15(8):154-155
中学生审美教育必须抓住学生的爱美心理,由生活及艺术,从认识到创造,从认识美,欣赏美到创造美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而提高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生活等形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培养学生崇尚美好事物的情趣,从而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中学生处于思想和情感的完善阶段,有强烈的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