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特有的类型片模式,一度成为中国文化在西方人眼中的重要中国文化符号。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变革发展,武侠电影逐渐成为载体被融入不同电影元素,使武侠电影在近年间产生诸多重要变化。类型武侠电影出现的新型变化,使近五年的类型武侠电影和之前的武侠电影类型模式也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部分近年来武侠电影中增添的元素进行逐一分析,从而探索中国类型武侠电影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
热炒热看     
《月蚀》:一部纯粹的艺术电影,据说这部电影“已成为中国新电影运动的标志”。既然是艺术电影,就不免有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些年来国内电影市场的繁荣,人们对于电影作为日常生活的休闲需求激增,使得网络电影社区成为媒体新的关注点,而其中的电影评分也成为网友评价影片质量高低和认可程度的重要标准。豆瓣电影社区中受众对电影进行评论,以及在这种行为影响下进行文本生产、内容分享的文化参与。除此之外,豆瓣电影社区中还存在着营销手段、影评人的意见以及社区中独有的文化氛围影响下的文化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4.
"IP"概念是我国电影产业化之路的新探索,是市场经济导向下显现强烈产业属性的时代产物,成为当下国产商业电影创作的捷径.青年文化属性成为当下电影IP的显著特点.但在抢购IP追逐利润的同时,应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投机心态,多一些悉心打磨的工匠精神,保护IP电影的生态环境,培育出走向国际电影市场适合全世界观众口味的中国特色的IP电影.  相似文献   

5.
陈平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96-197
在电影发展史上,儿童电影已经算是经典的类型片了,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把儿童电影作为重要的电影类型推向电影市场,并成功受到许多电影观众的喜爱.美国电影童星秀兰·邓波尔就是以她主演的儿童电影闯出品牌,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的.  相似文献   

6.
刘昕荣 《新闻世界》2014,(4):236-238
近年来,国产“小妞电影”以它特殊的电影类型在电影市场上吸金不断,成为“票房黑马”,以《非常完美》、《北京遇上西雅图》、《失恋33天》等为代表的8部电影包揽票房超26亿,如此成绩令业界人士瞠目结舌。“小妞电影”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为何国产“小妞电影”如此走俏?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和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工具,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部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信息结构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是一代代电影艺术家不断探索电影发展规律,不断挖掘电影艺术表现能力的过程,电影作为一门最为年轻的综合性艺术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行走.  相似文献   

8.
孙明经的体育电影在抗战时期占据了区域电影主导地位。他所拍摄的体育电影成为了抗日救亡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孙明经的体育电影对中国电影整体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郝君 《声屏世界》2017,(5):28-30
进入新世纪以后,河南电影的创作发行基本保持着稳步上升的状态,环顾新千年以来的河南电影,"草根情结"成为其内容创作的永恒话题.这种"草根情结"不仅体现在电影里对边缘人物生活状态的勾勒描绘上,也体现在对当今河南电影现实处境的一种无奈与自嘲.与此同时,河南的"草根"电影也开始逐渐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创作势头,这种类型电影的尝试,是对河南电影产业发展的一种有益促进与尝试,也成为河南电影有别于其他地域电影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电影行业正在以高质量、高速度的态势迅速发展,一部好的影片不仅能够深深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也会因此而一度成为票房的保障,其收视率也是极为可观的。继主旋律电影后,新主流电影成为了我国影视行业中的"热词"。这类电影主题鲜明,弘扬积极的主流价值观,极具社会正能量。本文将从新主流电影的价值体现、人文关怀以及新主流电影发展的必然性等方面来讨论新主流电影。  相似文献   

11.
毫无疑义,在一个不断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信息时代,电影艺术日益成为一种广泛传播、影响力超强的大众文化,这就使得电影欣赏不断跨越国家、民族、身份、文化等限制,成为不同语种的观众所共享的跨文化现象。鉴于英语在世界的普及,英文成为电影在国际上传播的主要语言,同时.电影片名既是电影文本的浓缩和灵魂所在,也是其主题、情节、风格、叙事的标志和概括.这就给不同语种电影片名的翻译提出了一种挑战。该如何把握语言翻译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确保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偏离主旨,准确表达内在的含义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余璐 《新闻世界》2013,(9):191-192
电影微博营销近年来已成为众多电影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爱情治愈系电影《分手合约》为例,考察电影微博营销的路径和内容,从微观的角度把握同类电影如何通过微博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3.
翁亮 《东南传播》2016,(10):33-34
在电影诞生的初期,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技术,摄影师则是掌握技术的专业人员,先于编剧、导演等后来电影作品产生的核心人物。随着技术的迅速革新,电影很快成为了一门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艺术,摄影师也从最早期的技术工作者演进成为艺术创作者。本文试结合电影及电影摄影的发展历程,试分析当代摄影师应如何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传播下,欧美电影文化日益成为世界主流电影文化,如何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竞争力和树立现代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电影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首先是在"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其次是"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硬实力的国家形象,最后是中国电影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认同,传播现代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传播的背景下,跨境合拍成为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同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近两年,中外合拍片不断增多,成为了大家颇为关注的电影现象。本文通过总结中外合拍电影特点、反思当前中外合拍片中表现出的文化叙事困境,从而探讨中国电影通过中外合拍走向世界,进行有效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黄慧仙 《青年记者》2016,(20):73-74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近一两年来已成为影视行业的热词,这与媒介融合时代电影内容生产形式的转变密不可分.IP不仅可以快速聚拢核心用户,而且能基于核心用户群影响更广泛人群,降低大众的选择成本,因而在当下优秀电影原创剧本匮乏的背景下,成为很多电影投资者在电影核心内容生产中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陈蒙 《新闻大学》2003,(3):43-45
作为八十年代香港喜剧电影的承继者,周星驰已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主演的电影也以“无厘头”的名目赫然成为一种类型电影。在2002年4月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周星驰导演的电影《少林足球》获得七项  相似文献   

18.
现代影视业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有着完整产业链的工业体系,目前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后电影产品"的开发.所谓后电影产品的开发,是指电影产品的投资回报不仅体现在影院收入上,还包括电影产品的各类衍生品的收入,这些电影附加产品往往才是电影的最主要收入.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两岸三地跨境合拍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生产的一种重要制作方式,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三地电影越来越紧密的融合更新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格局和观念,呈现出"华语片"的未来大趋势。在这种格局下,台湾部分电影自《海角七号》后仍然与内地电影保持一定的疏离,一方面叙事模式有别于以往的台湾电影"曲高和寡"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坚持台湾在地文化,保持创作的自由度、文化主体性,呈现出一种个性化的新局面,成为亚洲电影的一股新势力。文章将这部分电影放置整个华语电影大格局下,探讨其特殊的品格,从而展现出它是如何成功地征服台湾观众,占有台湾市场的。  相似文献   

20.
实验电影得益于电影技术的发展而又明确地反对电影的美学主张,以强烈的实验性为特征发展成为电影艺术中的瑰丽奇葩.电影技术发展、媒介更新和互联网络的日新月异不断地扩充了实验电影的内涵与外延,整合了其他门类艺术的差异而发展成为新媒体实验影像.新媒体实验影像以实验电影为源头,秉承了实验电影的实验性品格,发展成了今天的集实验性、综合性、当代性、多元性于一体,融文艺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和环境美学于一炉的多媒介综合艺术,其中实验性是其得以发生、发展、繁荣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