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房慧萍 《东南传播》2014,(11):145-148
全媒体时代,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新渠道不断涌现,电视媒体面临重大挑战。电视媒体要适应信息市场分众化的新形势,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把主持人节目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提高节目制作质量的同时,从突出主持风格和提升主持人的专业水准入手,改善节目质量,制作电视精品,不断满足电视受众个性化、高品质的节目需求,巩固和提高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稳固电视媒体全媒体时代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新文创视角下的T2O媒体节目模式创新旨在解决传统节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观看体验。【方法】通过注重内容质量和保护观众权益,使节目在商业化发展的同时,保持节目内容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与社交媒体进行互动,可有效提高观众参与程度,吸引更多观众的参与和关注;通过分析观众的行为数据和兴趣偏好,能够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节目推荐;通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将节目推广到不同的平台和渠道,扩大节目受众群体。【结果】通过寻找商业平衡点、互动化设计、个性化推荐和多平台覆盖等策略,以实现T2O媒体节目的持续创新与发展。【结论】T2O媒体节目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增加营收,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互动:媒体如何让受众做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雨  邢虹文 《今传媒》2005,(11):19-20
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传媒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各类媒体越来越看重与广大受众的互动。受众对于某一媒体的直接参与和反馈的比率,无疑能够表明受众对于该媒体的认可和接受的程度。而媒体不断加强与广大受众的互动,就可以不断扩大该媒体对于市场的覆盖。因而,在当今的新闻传媒已经成为“注意力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背景下,媒体的互动类节目与栏目的作用和意义就不容忽视。所谓的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是不是因为观众能够手拿遥控器或电话而随意点播节目,可以在电视播出时参与回答问题,可以用手机的短消息选择对某一问题的答案,可以通…  相似文献   

4.
5G将解构电视媒体固有的线性播出方式,催生非线性的VR/AR视频播出方式,实现电视媒体播出方式由"常态节目播出"向"常态节目播出+VR等视频播出"转变的根本性变革。同时,随着折叠屏手机面世,手机屏幕尺寸不断延展,移动终端视频消费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电视媒体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牢牢把握向移动端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5.
窦字 《新闻传播》2010,(9):40-41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娱乐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之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互动.  相似文献   

6.
手机电视产业链定位及商业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和3G的广泛应用,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不断涌现和发展。手机电视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信息传播渠道,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以最快的速度观看最新的动态信息。手机电视具备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7.
公交移动电视的产生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公交移动电视内容主要以新闻、互动和直播节目为主,符合乘客流动性大的特点。规模巨大的受众市场给公交移动电视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存在其缺点。公交移动电视应丰富节目内容,改变节目形式,创作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8.
《新闻导刊》2009,(4):11-11
应用新兴媒体完善党报的报道手段 在互联网时代,党报更重要的课题在于内容呈现渠道的移动化和数字化。将内容与数字技术嫁接,拓展新的信息增值空间;形成即时互动平台,推动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以适应受众对资讯获取的个性化、即时性、交互性等需求。  相似文献   

9.
军事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辨析 从我国目前的电视播出情况看,军事节目集中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即央视7套播出.设立专门的军事电视频道是电视媒体经营单位进行频道专业化的结果.频道专业化是依据受众为本的思想,适应观众的需要而产生的.频道专业化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够较集中的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各媒体选秀节目日益增多,各种各样的选秀形式出炉,充斥着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各种娱乐选秀节目的热闹喧器、异彩纷呈似乎是追随时尚潮流的当今人们的娱乐需求下的必然结果,但也是媒介打造品牌获取受众注意力的商业运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体的受众特质、表现手法和赢利模式决定了艺术收藏类小众节目必须走大众化路线。像艺术收藏类节目那样,受众群存在扩大潜力、适于电视表现且主题有张力的小众节目才可能达到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而且还要进行娱乐化、知识化和互动化的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2.
唐建兵 《传媒》2008,(11):100-101
手机具备了无限的双向交流潜力,但这一潜力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手机媒体互动功能的开掘将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媒体节目利用手机短信与受众互动。各大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纷纷开通手机短信互动平台;第二阶段。手机与传统媒体整合,各自改变了原有的形态,出现了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无线手机网,这样传统媒体在手机上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磊 《新闻窗》2013,(2):34-35
作为一个普通受众,近两年你可能频繁地接触到各种新兴的媒体形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随着3G、4G宽带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和广泛使用,新媒体正逐渐成为你身边不可或缺的接收信息和了解外部世界的媒体形式。而种种统计数据也表明,传统电视媒体播出渠道的垄断优势正在消解,市场占有率也受到冲击,面对新媒体的强势来袭,电视媒体应认清形势,稳固自己多年培育起来的主流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刘霞 《报刊之友》2012,(12):106-107
近年来,随着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电视形式的迅速发展,电视正从单一的传输渠道、收视时间、收看方式等方面解放出来。电视节目通过多种渠道和端口到达你我眼中,并以其越来越先进的性能和质量,以及覆盖等层面,征服和改变着受众接受方式。从“你播我看”到“我点我看”,从纯节目形态到全节目形态,从单纯依赖广告到多元化盈利模式,新电视的出现使得传播渠道日益增多,观众将更加分散,新电视市场将呈现出日益细分的趋势。近期互联网电视的变革、数字电视市场的起伏、手机电视在不温不火中期待突破、标准的难产使得移动电视面临的困局,这些现状都表明新电视的发展会有低谷,却挡不住春天的来临。  相似文献   

15.
《今晚80后脱口秀》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展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节目开播近五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高人气、好口碑的传奇。从电视节目营销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今晚80后脱口秀》对受众、节目内容的精准定位,同时充分借助各种新媒体传播形式和渠道,加强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打破以往电视媒体存在的劣势,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6.
陈南希  肖芃 《新闻世界》2013,(7):190-191
【摘要】手机报信息接收的便利性,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新闻的传播,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世间百态。在内容的互动传播方面,虽然彩信手机报利用手机媒体与生俱来的强大交互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发声的渠道,但由于渠道多元化及内容缺乏吸引力,民众的认知和反馈的效果依然较弱,而受众在接收手机报后的反馈,也势必影响到手机报未来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7.
刘霞 《今传媒》2012,(12):106-107
近年来,随着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电视形式的迅速发展,电视正从单一的传输渠道、收视时间、收看方式等方面解放出来。电视节目通过多种渠道和端口到达你我眼中,并以其越来越先进的性能和质量,以及覆盖等层面,征服和改变着受众接受方式。从"你播我看"到"我点我看",从纯节目形态到全节目形态,从单纯依赖广告到多元化盈利模式,新电视的出现使得传播渠道日益增多,观众将更加分散,新电视市场将呈现出日益细分的趋势。近期互联网电视的变革、数字电视市场的起伏、手机电视在不温不火中期待突破、标准的难产使得移动电视面临的困局,这些现状都表明新电视的发展会有低谷,却挡不住春天的来临。  相似文献   

18.
侯潜 《青年记者》2012,(35):21-22
随着电视的娱乐功能逐渐增强,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娱乐性需求也在增强。受众在接受电视媒体传播时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节目中来。平民百姓参与节目的形式样态越来越多元化,从过去的淘汰类竞赛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全民参与,电视受众作为接受者和消费者开始积极地参与其中,使得如今的电视娱  相似文献   

19.
杨科 《新闻前哨》2011,(1):88-89
在数字化的浪潮之下,未来的广播电视除了是娱乐与信息工具之外,更是潜力无穷的媒体营销通路。因为受众在互动性的需求上特别大,而数字化的技术与宽带传输网络将可解决电视与观众互动的问题,建立双向沟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一部智能手机就可让我们随时随地上网.通过手机上网,受众能够实现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设计开发将校园生活与学习信息结合起来的APP.这类手机APP,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校园资讯、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其娱乐生活等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