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曾在一所私立学校任教,校舍不大,是一座漂亮的三层楼。每天早晨9点钟,全体学生都在大教室里集合,开始冥想练习,为当天的课程做准备。53个3到7岁不等的学生坐在五彩的儿童椅上,或坐在布满五彩图案的厚地毯上,急切地期待着早晨的颂歌、冥想,愉悦的情绪照亮了每一张欢快的脸庞。  相似文献   

2.
我曾在一所私立学校任教,校舍不大,就是一座漂亮的三层楼。每天早晨9点钟,全体学生都在大教室里集合,开始冥想练习,为当天的课程做准备。53个3到7岁不等的学生坐在五彩的儿童椅上,或布满五彩图案的厚地毯上,急切地期待着早晨的颂歌、冥想,愉悦的情绪照亮了每一张欢快的脸庞。[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们班有一名性格内向的女孩雯雯,不爱回答问题而且声音特别小。一次接力朗读课文,轮到她了,我心里一犹豫,还是决定让她读。我用目光暗示她,她怯怯地看着我说:“老师,我读得慢。”我笑了,抚摸着她的头说:“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着急,慢慢读。”她读得真的很慢,几乎是一字一字地读下来的,而且声音也很小。读完之后,我第一个鼓起了掌,孩子们也都为她鼓起了掌……课下我想,假如我不给她朗读的机会,也许这个孩子会把自己永远“包裹”起来,封闭起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每个孩子的心灵都需要教师加倍呵护。这节语文课,我学会了…  相似文献   

4.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哭闹是很平常的事,可君君小朋友开始几天并没有哭,这两天却哭得很厉害。今天早晨,她在门口又哭得很伤心,而且抱着妈妈不肯下地。她妈妈很着急,不断地问她:“你为什么哭,能告诉妈妈吗?”我也帮忙哄她、逗她。在她情绪稍稍稳定之后,我听见君君贴着妈妈的耳朵说:“我哭了,老师就来抱我、跟我玩了。”我顿时感慨万千。每当新生入园时,我总是对哭闹的孩子关爱有加,并努力与之建立良好的感情,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而对于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则认为其适应能力强、不怕生,可以省点心,常常忽视他们的存在。没想到因此伤害了孩…  相似文献   

5.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误告诉家长朋友们,以共同借鉴这一教训,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是一位很重视家庭教育的母亲。从女儿两岁起便开始从严管教,要求女儿做个好孩子。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每当孩子表现好时母亲便对她说:“瞧,别人夸你是好孩子哩!”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对女儿说:“看,别人笑话你了!”久而久之,让别…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因为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天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的心灵也被净化了。“老师,您有孩子吗?”望着那些天真的笑脸,我微笑着很自豪地回答:“老师有好多孩子,你们都是我喜爱的孩子。”孩子们欢呼雀跃,一齐拥到我身边,亲着我的脸颊喊:“妈妈!妈妈!”那一刻,我的心都醉了。  相似文献   

7.
一位家长对我讲:“考试时我孩子常算错,他不是不懂呀!”我问她:“睡觉前,你孩子把自己的衣袜放在哪里?”家长:“乱扔,第二天早晨乱找.”我笑了:“乱和错常在一块发生!”家长也笑了:“这孩子就是乱,也缺乏耐力.”  相似文献   

8.
刘春建 《师道》2003,(10):52-53
女儿年方七岁,乳名可儿。从她两岁半起,我就开始为她写日记,主要是记录她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趣事,取名曰:可儿语录。放下成人的架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深深地被那一份纯真和创意感动。一次次的记录,一次次的意外惊喜与震撼,使我更耐心地去聆听孩子的心声。每一次的记录与整理,对我而言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使我认识到自己的狭隘与麻木,使我重新拾起好奇心,与女儿一起探索,共同进步。现摘录几段与天下为人父母者共享。妈妈说:“晚安,可儿,我爱你。”可儿说:“晚安,我爱我。”先自爱,再爱人,也对。(1998.9.25)我说:“可儿,咱们今天晚上…  相似文献   

9.
丁涵是新来我班的小朋友。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个四岁多的孩子说话吐字清楚,思维能力较强,各方面都不错。一天,我问她:“丁涵,你长大了干什么?”她说:“挣钱呗!”我说:“你当老师吧,好不好?”她连忙说:“我不当老师,我长得这么黑能当老师吗?小朋友也不会喜欢我的呀!”说到这里,她脸上的表情一下子由刚才的喜悦变得不高兴起来。我觉察到这是触到她的“痛处”了。这么小的孩子就为长得黑而背上包袱,心灵上承受压力,实在令人痛心。我亲切地对她说:“谁说你长得黑?”她说:“我老姨他们都说。”我说:“你跟他们说,黑有什么不好,你爸爸妈妈喜欢,老师喜欢,小朋  相似文献   

10.
当了三年的“孩子王”,酸甜苦辣样样都品尝到了,品来品去,觉得酸也甜,苦也甜,辣也甜!不是么,在我们的教育下,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难道不是一种甜蜜吗?你喜欢他吗?小敏是一个大胆的孩子,她给我班的一个男同学写了两次“情书”,全班都知道了。我想这件事没有隐瞒的必要了,于是在班上我问她:“你喜欢他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我又说:“老师也喜欢他。”她抬起头很疑惑地看着我。我说:“你看,他学习好、品德好,爱帮助同学,真的很招人喜欢。你喜欢他什么?”她说:“他学习好。”我说:“你信不信咱们班还有好多同学都喜欢他。”…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王岚来信说:我的女儿9岁,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游,连老师都说她聪明,可就是慢性子。无论考试还是作业,孩子都是慢吞吞的。我强压火气多次耐心地跟她讲道理。她说一定改。过后,她的老毛病还是杜绝不了。于是,我开始狠狠打她,孩子的坏习惯稍微收敛,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糟糕的是她连自信心都不足了,哭着对我说:“我太笨了,我也想考个好成绩给妈妈看……”我该怎么办?答:其实这并不是你孩子的错,她只是在气质类型上表现出明显的黏液质特征,也就是“慢性子”。气质类型本来无好坏之分。慢性子的孩子,可以培养踏实、沉稳、专注、仔细的品质,不…  相似文献   

12.
玩花绳     
<正>玩花绳,又叫“翻花绳”。在我们班,它可是人人都会玩的游戏。下课铃一响,小王就兴冲冲地跑到我座位旁,从口袋里翻出几根细绳接成的“五彩绳”,拉着我翻花绳。于是,我和小王的课间“花绳秀”开始了。小王熟练开局,只见她飞快地“两贴两穿”,完美的“单交叉”在她手上出现了。她双手调整好绳子的松紧,示意我可以开始翻了。我也是会几招儿的——我找准交叉处,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先拉再提,  相似文献   

13.
上初一的女儿非常懒惰,在家什么事也不做,吃完饭把碗一推,换洗衣服往水池旁一堆,什么事都要家长催。我们说她,她还振振有辞:“我去学习了,这些事你们帮我做了。”我想这跟她小时候,爷爷奶奶对她的溺爱有关。我该怎么教育她呢?安徽太湖贾光娟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因而在家庭里的地位十分突出,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不少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百般迁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特殊化的种子。久而久之,就强化了孩子们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形成一种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心目中只有他们自己,逐步滋长起自私、任性、依赖和…  相似文献   

14.
璐璐小朋友不爱午睡,每次午睡都要去好几次厕所。为了缓解她刚入园的紧张情绪,我们没有限制她的小便次数。但随着天气变凉,考虑到她已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认为应该纠正她这种不良的睡眠和排便习惯,所以开始限制她的小便次数。没想到,两天以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早晨入园时,保育员看到璐璐在园门口大哭着说:“我不上幼儿园。老师不让我小便。”结果,家长只好把她带回了家。看得出,家长很不高兴。 知道这件事后,我找时间给璐璐家里打电话,询问孩子不来幼儿园的原因。开始,家长搪塞,说是因为家里人休息,所以没送孩子。我想,家长可能怕直接说出真正的原因老师不高兴。我觉得,这种情况下我倒不如先把话挑明。于是,我说:“孩子不来可能是因为这两天  相似文献   

15.
张莉 《辅导员》2014,(4):54-54
爱。给孩子阳光心灵那年,我接手了二(3)班。班里有一个被很多人笑称为“大舞台”的孩子,她叫蓓蓓。同学们叫她“大舞台”,是因为她曾自诩自己是上过“大舞台”的人。刚一接触这个孩子,我就能感觉到她的机灵、热情、聪明……但是她又是一个过分张扬、不能自律的孩子。又一次,学生又在向我诉说蓓蓓如何如何,我几乎是忍无可忍地大喊了一声:“蓓蓓!”听见喊声,她不太情愿地转过头,  相似文献   

16.
“起床啦!不然会迟到的。”“快点!马上去刷牙、洗脸。”“怎么吃饭这么慢!”……每天早晨,很多家长都要和孩子打一场“拉锯战”。一位母亲在经历了每天的“早起战争”之后,突然在一个周一的早上换了一种方式:孩子正常的起床时间是7点,以往她都提前10分钟叫孩子起床,但这天早晨  相似文献   

17.
沙画家庭版     
“妈妈,快看我的皮卡丘,好不好看?”女儿高兴地看着我。我瞪大双眼,看到皮卡丘成了五彩大花脸:一条裤子一只裤腿上面是绿色的下面是红色的,另一只裤腿是红色的……我忍住笑: “欣欣,这是你第一次在家画沙画,真不错,妈妈很毫欢,只是她的小脸有点脏,是不是皮卡丘没有洗脸啊?”“是的,这是一只不讲卫生的皮卡丘,她回家后没有洗脸。”说着小欣欣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是沙子不够了,下次我要给她画个干净的小脸,皮卡丘是个讲卫生的小宝宝。”3岁的女儿很喜欢沙画,有一次在逛超市时无意间发现有沙画卖,特意为女儿挑选了几张,当她发现在家里也可以像在少年宫那样作画时,高兴得手舞足蹈。每天回到家就开始玩沙画,玩得不亦乐乎。在与女儿一起涂鸦的同时,我不仅感受到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加深了与孩子的沟通。  相似文献   

18.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的原题目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两个分句,文章正是扣住这个题目,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爸爸的去世;一是“我”心灵的成长。在这两部分中,应该说表现人的心灵的成长才是文章的重点。作家正是通过写爸爸早逝这件事情催发了“我”心灵的早熟,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英子的悲哀在于她失落了的单纯与她必须面对的人生。林海音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道:“在别人还需要照管的年龄,我已负起许多父亲的责任了。父亲去世后,我童年的美梦从此破灭。”是的,现实生活往往是残酷的,但人们又不能不去面对它。一个…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到了3岁左右,便开始意识到自己。由于孩子有了“自我”,便需要别人承认他的人格,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孩子,这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关键。我的外孙女媛媛已满5岁。一天,我在搬运晒好的大白菜,媛媛见了也跑过来帮忙。她抱起一棵四、五公斤重的大白菜,“扑通”一声扔到堆放大白菜的地方。这时,老伴心痛地开了腔:“连4岁的洋洋(我的另一个外孙女)都……”我  相似文献   

20.
一把糖果     
一天中午,我正值班,王静小朋友来到我面前,掏出一把糖果,四下看了看,一边往我手里塞,一边俯在我耳朵上说:“张老师,你千万别让小朋友知道。”我觉得奇怪:“为什么不能让小朋友知道?”她神气地说:“我妈妈说呀,给当官的家里去送礼,从来都不让别人知道。”听了孩子的这番话,我一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你用什么颜色作画,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或许王静小朋友的妈妈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可是王静小朋友已经从父母身上学会了不该学的东西。孩子仍然是天真的,但她纯真的心灵已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