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成语和谚语的翻译在语言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一般认为把英语成语和谚语译成汉语的成语和谚语最理想。但实际上两种语言之间绝对相等的东西不多,成语和谚语更是如此,因此,对英语成语和谚语的翻译绝非易事。本主要从对比汉语成语和谚语的角度来谈对英语成语和谚语的理解和翻译。对于成语和谚语的翻译,除非意义相同,最好以解释本义为主,以免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2.
张颖 《双语学习》2007,(6M):130-131
语言与文化是同生共存的,不同文化的发展必然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而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恰好充分反映出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分析汉英成语产生的文化因素,比较汉语和英语中成语的语义特点、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研究其共性和差异,进一步探讨英汉成语的跨文化对比翻译。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许多语言上的不同。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汉语与英语中也就自然而然的存在许多不对应的词。本文以汉语中的成语为例,说明在翻译这些成语时,要真正译出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杨卫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5-127
汉语成语作为从汉语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成分,是汉语的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具有形象和喻义的双重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两大基本原则:当要求在形象和喻义之间做出选择时,成语翻译应重其喻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保全其形象和喻义。惟此,才能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汉语成语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5.
汉语成语的形象与喻义及其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作为从汉语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成分,是汉语的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具有形象和喻义的双重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两大基本原则:当要求在形象和喻义之间做出选择时,成语翻译应重其喻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保全其形象和喻义。惟此,才能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汉语成语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用词简洁,形象生动,喻义深邃,耐人寻味。特别是汉语成语,源远流长,其中不少出于典故,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所以,怎样把汉语成语译成英语,向来是人们注意的问题。汉语成语的英译,一种是词典的翻译,成语是孤立的单位;另一种是文章的翻译,成语受到上下文的制约。同一个成语,在这两种情况下翻译往往是不同的。例1、春夏之间,青黄不接,……  相似文献   

7.
词汇是人类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它的特色会在跨语言翻译中表现出来。汉语成语有这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的特点,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中会使译文更加生动,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本文将从汉语成语下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文化是同生共存的,不同文化的发展必然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而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恰好充分反映出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分析汉英成语产生的文化因素,比较汉语和英语中成语的语义特点、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研究其共性和差异,进一步探讨英汉成语的跨文化对比翻译。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过程涉及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汉语成语翻译中形象语言的处理是成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既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更涉及到两种文化背景。在汉语成语英译的理解阶段,译者要充分激活与文本相关的图式,同时也要充实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图式。在汉语成语英译的表达阶段,译者要做到激活译文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还要帮助译文读者构建新的图式,以致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史江静 《出国与就业》2011,(24):118-119
汉语成语是一种富有鲜明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且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和短句.汉语习语的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问的交流和融合.因此,在汉语成语英译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充分理解汉语成语的内在含义,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对比英汉语言中习语(成语)的异同,进行适当的结构调整,将汉语成语所承载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  相似文献   

11.
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都拥有丰富的成语。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文化色彩的英汉成语在翻译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本文旨在讨论英汉成语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并就成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在把汉语成语翻译成俄语时,觉得非常困难。实际上运用中学所学过的语法和语言知识,稍加思考,就能够翻译出许多成语来。下面是一些汉语成语的俄语翻译,希望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3.
石娇 《海外英语》2012,(3):137-138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加大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频度和范围。汉语成语是我国语言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西民族背景、文化因素和汉英两种语言结构差异,汉语成语英译困难重重。如果汉语成语翻译不当的话,就会引起交流误解。目的论是汉语成语英译中重要的理论,该文将目的论作为指导原则,在分析汉语成语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目的论的三个法则在汉语成语英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都有着渊源流长的语言历史。丰富悠久的语言历史孕育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成语,但由于各自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英汉成语相对应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同是一个英语成语,在这句话里可以用这个汉语成语翻译,但在另一句话里再用这个汉语成语恐怕就不太合适,甚至根本就不能采用。例如“birdS0f。f。thel”,有的将其译为“一丘之貉”,有的译为“物以类聚,人(鸟)以群分",究竟哪。个对呢?其实这两种理解各有道理。因为birdsofafeather原本包含这两个汉语成语的意思。只是在具体句子中该取哪种译法得视上下文斟酌而定。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语言的特殊组成部分,从内容方面而言是可译的.如果能同时在译入语中保持源语成语的形式和内容,则是理想的翻译.否则,可以牺牲成语的形式而翻译其内容.直译法、意译法、直意译结合法、借代法、减译法、增译法、解释法是七种常用的汉语成语的英译方法,其中以直译法最为重要,它能够在译入语中保留汉语成语的民族色彩、语言形象和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静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74-75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们通常结构稳定、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承载着相应的文化信息,其翻译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移植过程。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之间是否对应,是否能彼此互译,两种语言的成语之间对应情况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试论汉语成语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饱含着丰富的汉民族文化色彩 ,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在汉语成语英译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译出其表层语义 ,更重要的是传译出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意义。在归化和异化策略的观照下 ,灵活地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适当地进行语义调整 ,将其中的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译达到最大限度。从而把汉语成语译成英语读者乐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帮助他们消除语言及文化障碍 ,正确理解汉语成语所蕴含的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媚力。从而扩大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影响力 ,真正起到弘扬中华文化 ,加强对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贺红霞 《英语辅导》2011,(1):175-178
汉语成语凝练、精辟,不仅是汉语之精髓,且大都富含隐喻意义。对于这样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语言,要把它成功地翻译成英语,进行两种文化语迹间的相互转化,需借助隐喻理论对成语内涵及建构的把握。理解成语是翻译之关键和前提,在此基础上的翻译或直译或意译视具体成语而定。  相似文献   

19.
程思琪 《文教资料》2011,(11):52-53
本文立足于翻译理论的视角,对翻译理论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从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理论和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翻译理论的内涵及其在汉语成语翻译问题上的应用。以翻译理论为研究视角为今后的成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并对语言学、翻译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学科的教学和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一种语言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四字格成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而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文章分析了汉语四字格成语与俄英成语之阅在地理环境及宗教信仰差异、动植物、数字和颜色意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在“信”、“顺”和“功能对等”为翻译标准的基础上,讨论了汉语四字格成语的不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