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让孩子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引领着有着美丽幢憬,阳光快乐的孩子共同体验幸福的过程。教师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各种活动中找到成功,找到自信,体验快乐幸福。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努力为孩子们的学习创遣愉悦,注入快乐,不断提升孩子们的幸福惑。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学校和社会就更应该关注教师最深层的心理,让教师这个阳光下的职业真正体现出阳光的一面。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受到幸福,幸福的教师比不幸福的教师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成功。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教师是无法给予学生充足自信的。  相似文献   

3.
激励赏识教育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摆脱失落的困惑,重树追求成功的信心。赏识教育是承认失败和差异,相互信任的教育。通过赏识学生个性差异中的长处、爱好,能让他们体验到被学校重视、被老师尊重的自豪,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都非常必要和宝贵。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讲,职校生更需要激励和赏识。因此,如何激励和赏识职校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那薇 《下一代》2012,(4):14-19
“教育唯真,和美唯家”,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家,相信是很多校长的梦想,也是我努力践行的“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每一个家长都能收获教育的成果。让走进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在这所校园里,有一种力量在浸润自己,每一个人都那么舒展、快乐。”而这种力量,就是我要努力为之的“大气”所在。  相似文献   

5.
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6.
戴玉 《考试周刊》2013,(65):20-21
<正>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及潜在价值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为教育倾尽毕生精力,但它全部理论的基石无非就是一个朴素而富有人情味的愿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调动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如何传递正能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是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结合教育实践,我有如下思考。一、爱学生,珍视学生情感体验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一个有人情味的老师才能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情感,教会学生怎样体验情感,从而促使学生乐于体验,为独特的体验而快乐。其次,要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  相似文献   

7.
学会享受教育的快乐是教师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如果连教师都不快乐、不幸福,那学生哪还能有快乐的体验呢?因此,教师要学会享受,让快乐伴随自己的每一天。享受工作的快乐。教师要学会在思辨与行走中享受工作的快乐。当教师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时,应扪心自问:我快乐吗?当下了课,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也要问自己:我幸福吗?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学生们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与学生们心灵沟通、思维碰撞,迸发出精彩的知识火花。有快乐,方有热爱,有热爱,才能激发人的活力与才智。无论遭遇多少坎坷,无论世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工作的一大主题之一。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更重要的是要发掘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懂得体验成功价值和成长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在"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理念下,每一位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成长,让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充满自信,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在工作中能否体验到幸福,这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更关系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校长要实现学校长足持久的管理目标,将学校引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首先必须让全体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摆脱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1.
帮助教师过幸福的职业生活是新课改深入进行的一个美好的话题。确实,要让学生在新课改实施中的学习生活愉快,就必须使教师首先过上愉快的、幸福的职业生活。而教师的幸福职业生活,主要依赖于教师能从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体验到成功及快乐。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较容易获得快乐、幸福感。而那些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伴随着挫败感,因而很少获得成功感,也就不容易过上幸福的职业生活。这些教师如果长期得不到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就很难有较好的发展,从而在学校里形成弱势教师群体。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幸福程度,是和学校有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有一个怎样的领导班子密切相关的。士为知己者死,教师觉得佩服你,信任你,跟着你干有奔头,就会产生幸福感。因此,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校长工作的着力点应是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让幸福成为教师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让每一个教师都充满希望,让每一个家庭都洒满阳光。一、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幸福感受度”没有人能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奉献给别人,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作为学校主要领导——校长应努力引导教师“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体验实现生命价值和职业…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责任是保护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学有所成的高素质劳动者。常言道:种花种草别种刺。用我们的爱与机智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去感化每一个学生,去温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快乐健康地学习。教师的师德及其行为模式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时刻牢记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相似文献   

14.
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当做蜡烛,燃烧自己,希望能照亮别人,可结果是教师工作辛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生本教育"中,教师变成一个点燃学生激情、激发学生潜能的打火机,让学生自己发光发热,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并且教学效果良好。生本教育的关键是"三个转变""四个突出"。其中,三个转变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前提条件,四个突出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帮助教师过幸福的职业生活是新课改深入进行的一个美好的话题。确实,要让学生在新课改实施中的学习生活愉快,就必须使教师首先过上愉快的、幸福的职业生活。而教师的幸福职业生活,主要依赖于教师能从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体验到成功及快乐。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较容易获得快乐、幸福感。而那些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伴随着挫败感,因而很少获得成功感,也就不容易过上幸福的职业生活。这些教师如果长期得不到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就很难有较好的发展,从而在学校里形成弱势教师群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学校和社会就更应该关注教师最深层的心理,让教师这个阳光下的职业真正体现出阳光的一面。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受到幸福,幸福的教师比不幸福的教师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  相似文献   

17.
张雪莲  陈明 《教师》2011,(2):27-27
教师在校期间的生存状态、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校关注的热点,其热议的焦点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以笔者看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学校教育要关注师生当前、未来生活状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幸福自信的社会公民:对社会有贡献、给他人以快乐、让自己能自立。  相似文献   

18.
孙玉红 《黑河教育》2011,(12):34-34
唱歌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来抒发感情、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水平。除此以外,唱歌还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他们在歌唱中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增强创造意识。在唱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去参与、去体验各种有意义的音乐审美创编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唱歌的快乐和美好,同时让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好的教育理念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只重视对教法的技巧性学习,而忽视教育理论的研习与运用。要知道,好的教育理念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和幸福的源泉! 教育理念是教师职业的立本之道,本立而术生。  相似文献   

20.
快乐是学生求知、求善、创新的"开路先锋"。在体育课上让学生体验快乐,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直接、最具体的原动力。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感觉到快乐呢?一、激发兴趣,寻找快乐"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课程新理念,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共识。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