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发展近30个年头,至今已经相当普及。根据美国eMarketer公司发布的报告,截至2005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超过了10亿.其中8.45亿用户经常上网。美国网民最多.达1.75亿。欧洲上网人数为2,33亿。拉美地区占7000多万,亚太地区为3.15亿。我们还注意到,无论是国内或国外.历次有关互联网的统计资料都显示.人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而上网阅览新闻的比例总是名列前茅。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已经像传统媒体那样融入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传统媒体的部分受众转移到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日前,由美国互联网调查机构PEW互联网与美国人的生活项目(Pew Intem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和伊利诺伊大学共同完成了一项针对人们在获取与政府相关的信息时的信息行为的调查研究,调查以电话的方式共采访了2796名美国成年人,最终完成题为“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查找行为:人们如何使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技术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舞台,使人们有可能坐在家里在任何时间都能欣赏到自己想听想看的节目和信息,但也为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若在政策和法律上不能解决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必将影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美国于1998年制定了《千年数字版权法》,对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予以规范。但前不久关于两个音乐传播网站Napster、MP3.com的诉讼引起了一场新的争论。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坚持讼诸法庭。在此期间,很多Napster、MP3.com网站的使用者对不允许他们自由使…  相似文献   

4.
一、欧美地区倍受经济影响,发展电子商务势头未减1.北美2001年对美国来说可谓最糟糕的一年。上半年美国经济股市崩盘、消费者信心下降和失业率升高,下半年又遭“9·11”恐怖事件的沉重打击。到了11月,布什政府向世界宣布,美国经济已经从2001年3月起正式进入衰退期。尽管如此,2001年美国BtoB电子商务仍在跋涉、开拓和创新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应用空间不断延伸。如ConnexionOne(联结一体)进入波音飞机,使人们在飞行时,能够高速时实联结国际互联网、接发电子邮件、收看宽带电视…  相似文献   

5.
美国互联网主管部门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张对互联网进行合乎情理、有利于发展的管理和约束,从法律上加强对互联网传播的规范和引导。联邦最高法院则通过一系列判决,不断调整涉及互联网案件的执法方向。总的来说,美国关于互联网的规章制度基本健全,法律环境较为宽松,网上信息传播者享有较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马锋  陈富明 《新闻传播》2007,(6):9-11,15
2006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互联网所有的使用者评为年度人物。封面写道:Yes you,You control the information age,Welcome to yourworld。《时代》就此注解说:“在2006年,互联网演化成为这样一个工具,它让上百万人微小的努力集腋成裘。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里关于‘世界史无非是伟人们的自传’的理论,今年受到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7.
接入服务与门户网站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最早人们关心的是怎么上网的问题,于是做互联网接入服务的ISP(InterneServiceProvider)就大显身手,如美国的AOL(美国在城)、中国的瀛海威等,靠收取上网费赚钱。如今AOL在Case(凯思)领导下,历经了各种惊涛骇浪后迅速发展壮大,不仅收购了作为互联网象征的\etscape(网景)公司,还于日前吞掉了媒介巨子TimeWamerlnc(时代华纳)公司,而中国的ISP则因为不适合中国国情而苟延残喘,流海威更是被人们形容为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上网后人们发现很容易迷失在互联网的海洋中,由华裔杨…  相似文献   

8.
寒言  少辰 《出版参考》2007,(12):9-10
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糟粕。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网络淫秽色情”就像是魔鬼.严重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在中国.“整顿清理网上黄祸,救救孩子!”成了社会的共同呼声。在美国,网络淫秽色情同样是一个大问题.保护“美国的花朵”同样是美国人心中的一件大事。同中国相比.美国这个色情业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季寅妮 《新闻窗》2005,(5):45-45
美国的一位未来学者讲,网络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媒体专家说,网络像小精灵一样活跃;传媒人说,网络正改变着我们的认识和工作方法。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事业在它近十年的进程中不仅创造出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全新景观,更大大加快了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人们的新闻视野。  相似文献   

10.
当纳斯达克指数的最低点轻松地击穿2000点──关键的股市心理支撑点,美国的新经济企业遍野哀鸿,就连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媒体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也未能幸免于难。作为网络经济景气风向标的纳斯达克指数,反映着资本对新经济的热衷程度,也反映着美国新经济的景气状况。纳斯达克指数如此狂泻,人们不禁要问,美国的新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美国的“新经济”是不是空中楼阁?自从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美国政府明确地把经济安全作为对外政策的支柱之一,把经济利益放在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在此背景之下,美国产生了以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  相似文献   

11.
张振成 《网络传播》2005,(11):80-81
10月1日,日内瓦,美国拒绝了由联合国接管互联网根服务器的提议,表示仍将保持对国际互联网的最终管辖权,这遭到联合国、欧盟和一些与会国家的反对。欧盟代表指出,国际互联网是一项全球共享资源,不应由个别国家拥有最终控制权,美国应该逐步“放权”。对此,英国《经济学家》、英国《卫报》、日本《选择》等报刊纷纷撰文揭示美国背后控制网络信息的事态实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宽带接入的普及,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然而正当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究其根源,是来自互联网通信所使用的协议:TCP/IP协议。  相似文献   

13.
白济民 《网络传播》2005,(10):64-65
1995-2005这十年,是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十年,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像它这样在10年间经历了天堂与地狱,再回归人间的跌宕起伏——一度,它是终结一切传统形态、颠覆一切传统模式的摧枯拉朽之力;一度,它也是人人避之不及、被指斥为浪费大量社会资源的一场成人游戏。现在,神奇的.COM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美国《连线》杂志今年第8期用了46页的篇幅讲述了处在互联网这个漩涡中人与事的浮浮沉沉,并对未来的互联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在互联网和其他IT技术领域,美国引领着世界潮流,那么在移动通信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领域,日本则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于互联网的描绘文字已经铺天盖地,但是,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氖围主导了这个世界。2000年,纳斯达克股市的崩溃结束了资本狂飚的超现实阶段,随着股票价格一起下落的就是人们对于互联网的热衷。虽然全球网民依然增长不已,但互联网的神奇色彩开  相似文献   

16.
7月21日,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脸书上做了一次互联网在线公众问答。正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网络使用者提出了许多涉及极端个人隐私的问题,希拉里·克林顿拒绝回答。可是,7月23日出版的《旧金山纪事报》却不甘寂寞,把这些问题做成新闻《希拉里·克林顿在脸书上不理睬骚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可以第一个奠定互联网的雏形,欧洲也可以第一个开辟超高速互联网时代,让后者超越并取代前者。  相似文献   

18.
网络生存的虚拟性正在瓦解。自从“纳斯达克”一词出现以来,虽然一度遭逢幽黯岁月,但与互联网相关的一切愈发变得实在,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文化也随之愈发挣脱它所存在的不实空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弥漫在人们生存的现实空间。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在我国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已经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收发电子邮件,并运用这种便捷的方式跟远处的朋友交换信息,表达情感;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浏览网页,获取最新的新闻以及感兴趣的相关资讯,足不出户就能洞察天下事;通过互联网,企业找到了一种跟客户沟通、出售产品、发展商业关系的新模式,企业利用互联网这个新的媒介开展着广泛的商业活动。  相似文献   

20.
媒体发展趋势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第四媒体,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为了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应用服务——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正在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热点领域。2009年3月,美国互联网流量检测机构Nielsen发布报告称,具有社交网络和博客双重功能的“会员社区”,其登录人数多达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三分之二,超过了电子邮件,成为全球第四大受欢迎的互联网服务。其发展速度是其它四种互联网服务(搜索、门户网站、电脑软件和电子邮件)的两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