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际交往是小学生社会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需要,小学生也是如此。他们通过交往得到友谊和爱,获得他人的接纳或赞许,从中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生活乐趣。善于交往的人之所以受人欢迎、人缘好,其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善于理解别人,乐于帮助别人,与人合作协调。人际交往具体包括与同伴、老师和父母的交往。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不善于与人交往:有的是出于性格内向害羞甚至孤僻,有的是不懂得交往的策略。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罗杰斯认为:人与人交往是可能的,不仅可交流思想,而且能分享情感;人与人交往是有益的,既可相互启迪,又能彼此受益。可以说,人际交往是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健康交往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前提。因此,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  相似文献   

4.
黎娟 《广西教育》2014,(5):119-120
正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交往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然而,我国农村学生的交往能力普遍偏低,具体表现为不善于与人沟通、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性格内向等。提高农村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不是单纯靠理论说教就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是一个祟尚交流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交往的空间也大大地拓展了。在交往中学会自制,学会自律,学会拒绝,是成功交往的关键。如何妥善地对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激或不满,以及如何对同伴的消极压力作出拒绝,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不敢对别人说“不”,是交往心理上的一个误区。许多小学生担心说“不”会得罪别人,所以经常委屈自己、成全别人。不善于抵制他人的压力,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是人际交往中心理脆弱的表现。盲目的服从和“善良”,使人在心理压力方面失去了抗御的能力。因此,针对小学生交往中“拒绝”话语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社会人际交往的不足 人际交往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人际互动具有暗示、模仿和感染的社会心理机制,它对教师的个性发挥、角色学习和扮演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学者提出的“五者型”的教师角色理论中指出:“21世纪的教师要能够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学生配合支持,善于与学生交往的人”。而近年来教师在校内外的人际交往活动的减少与变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说:“人的发展取决于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它一切人的发展。”学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生活在各种有组织的社会之中,他们的发展离不开班集体和人际交往。学生的交往活动不仅是联络和协作,而且是交流信息传递感  相似文献   

8.
合作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信息化社会使全球日趋经济一体化、生活国际化。任何一项高科技都不可能由某些个体和群体单独完成,而且人际交往日趋开放,相互协作、善于交流与合作、恪守集体纪律、乐群合众等品质成为新一代人的行为特征。作为学校工作基本单位的班级,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已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一、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儿童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的。有关实验表明,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人际交往,有机地组织集体性学习活动,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  相似文献   

9.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带有浓厚感情因素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作用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关于人际交往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及其依据,期望能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爱心门诊     
让孩子成为人际交往的高手xincheng00@163.com问:我的孩子快4岁了,他特别不善于与人交往。我们带他出去,他从不主动跟大人打招呼,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请问,我们该怎么帮助他,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答:交往是孩子的基本需要。从幼年起,孩子就有强烈的交往倾向,因为交往有  相似文献   

11.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存在着交往。大学生成才和未来事业的成功,固然与个人的学识、胆略和勤奋等因素有关系,但是能够善于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卡耐基在阅读无数的名人传记后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专业知识,85%取决于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可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为事业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展开人际交往。因此,学会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否顺利、健康 ,不仅直接影响其相互交往的效果 ,而且还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在对外开放和交往日益加剧的今天 ,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知识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障碍进行分析和研究 ,提出消除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个性发展、情绪发展、人际交往以及行为等方面。留守儿童在个性发展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冷漠、世故、任性、冲动以及自制力差等;在情绪发展上,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抑郁、焦虑、压抑、敌对等;人际交往方面,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人冷漠、人际信任度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等。父母、监护人、监护类型、教养方式等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都能够有效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既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也能造成无穷的苦恼与悲伤,既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能导致同学人际间的冲突和矛盾。小学生正值身心飞速发展时期,他们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尤其喜欢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小学生与人交往时显得力不从心,有时临难而退,有时屡屡受挫,发出“交往难”的感叹。小学生有哪些心理症结制约了他们的和谐交往又该如何使其互相理解、平等合作、和谐健康地交往呢?一、小学生人际交往不和谐的心理症结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人际交往开始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包括人际交往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玉霞 《教书育人》2011,(12):64-65
网络交往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而催生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狭义的网络交往是指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交流,达到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并达到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的目的。它也可称为网络人际交往、网上交往、网上交际或网上交流等。网络交往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交往的重要形式。大学生正...  相似文献   

16.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内容.能适应环境,与人正常交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具备良好协调能力的表现.对学生而言,人际交往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活动和自我意识的形成.现在的中学生,大都热情开朗、乐于交往、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但也有些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感情冷漠,不愿和他人交往,甘于自我封闭.因此,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的成长、发展、成功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的人都乐于与人交往,正由于他们人际关系融洽,其工作绩效也较突出。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经之路,职校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与周围的同学及老师友好交往,这样才能获得心理发展的雨露阳光,增进心理健康,获得智慧与良好品质。在与人交往中,是平等互惠,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是居高临下,还是卑躬屈膝?是讲究信誉,还是过河拆桥?交往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学问。遗憾的是,不少职校生人际交往意识淡薄,人际交往观念陈腐,人际交往能力低下。作为教育者…  相似文献   

18.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行为和心理的沟通过程,是人们进行物质和精神交往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障碍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分析,阐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的原则和人际交往的技巧,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交往环境,以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能与人正常交往,是学生心理健康和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人们渴望和谐的人际交往,然而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会学生化解人际冲突,学会与人相处,是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交际交往是一门艺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同样的目的,不同的实现方式,往往会导致天壤之别的结果,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一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同事关系……而这些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在网络时代中,青年交往问题正显现出来成为时代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