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到了北国黄叶飘零的季节,我翻着这张已经发黄的照片,遥望着寒星闪烁的夜空,想起了一位优秀的作家,一位诚挚的朋友。路遥兄弟,你已经走了十年了…… 认识路遥,是在70年代中期。那时,他刚从延安大学毕业,分配在《陕西文艺》编辑部,正好与我的一位老同学汪炎一起工作。我到编辑部去看汪炎,却正巧遇上了路遥。他个子不高,肩宽膀圆,皮肤黑黝黝的,显得十分壮实,一口地道的陕北口音,让人感到亲切厚道。当时,我曾有一本诗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路遥也写过一首同类题材的诗在《陕西文艺》上发表。他笑着握着我的手说: “以后,我们是诗友了!”  相似文献   

2.
1983年9月,在“清除精神污染”的大背景下,丁玲、曾克等老作家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的讨论会上,对作协党组的文艺方针及组织政策指名道姓地提出了尖锐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JM·库切在其小说新著《伊丽莎白·科斯蒂略:八堂课》(Elizabeth Costello:Eight Lessons)中,借一位虚构的澳大利亚女小说家之口,发表了八篇主题各异的演讲,在题为“恶之问题”(The Problem of Evil)的“第六课”中,库切再度审视了酷刑与作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他始终关注的问题。早在发表  相似文献   

4.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12版上的《慎张"排行榜"》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副刊一等奖,这是一篇文艺评论.所谓文艺评论,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文艺观指导下,对各种文艺现象所作的评论.它又可以分为文学评论、戏剧评论、电影评论以及对音乐、美术、舞蹈、电视剧和其他文艺样式的评论.文艺评论的内容广泛,包括对文艺运动、文艺思潮、文艺流派的评论,对作家、艺术家及其创作方法和表演艺术的评论,对具体作品的评论,等等.  相似文献   

5.
最初关注《云的南方》,并不是因为它顶着“今年柏林电影节惟一获奖华语片”的光环,也不是因为它的导演朱是作家出身,而是因为它的片名——云的南方——一个充满诗意、让人憧憬的词语组合。  相似文献   

6.
钦鸿 《出版史料》2006,(4):50-60
长达十五年、出刊一百九十二期的《野风》,是上世纪50年代台湾文坛一个重要的文艺刊物。尤其是它创刊之初的前四十期,以“反映现实”①和“创造新文艺,发掘新作家”②为口号,大力推进现实主义文学,在当时“反共抗俄”甚嚣尘上、“战斗文艺”充斥报刊的台湾文坛独树一帜,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曾在《野风》上起步的青年作者,许多已是如今文坛的大家,如余光中、郑愁予、於梨华、郭良蕙、刘非烈、郭枫、楚卿、张漱菡、朱沉冬等,而《野风》也因此为台湾文学史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野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大…  相似文献   

7.
任大洪 《视听界》2001,(6):47-48
纪录片《丁娟的心事》获得省优秀电视文艺“金凤凰”奖一等奖和全国第三届“彩桥奖”二等奖,这是对南通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和我的同事们莫大的鼓舞与鞭策。  相似文献   

8.
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涨潮”丛书,收入的都是新时期一批实力派作家的代表作,迟子建的长篇代表作《树下》即是其中之一。所谓新时期文学,当然是相对于“十七年”与“文革”文学而言的。这是一个仍然处于行进状态中的文学过程。新时期文学一大突出的特征就在于作家们把自己的笔触从对客观社会现实的表现转移到了对狭窄但却格外幽深晦暗的内心世界的悉心抚摸与洞察,所塑造的人物也从伟岸高大的英雄人物回归到了普通、庸俗甚至难免猥琐的芸芸众生。迟子健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尤其是她的长篇小说《树下》,就是给卑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写的一部…  相似文献   

9.
刘文飞新著《读与被读:世界文学名著十一讲》是一本外国文学通识课讲稿,与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同属一类,不只会对听课者产生语文方面的积极影响,还会在学生们心中播下“文学用美的形式唤起我们心底的善”的种子。批评的激情与理论的“冰冷”能否兼备?本文重点分析该书中隐含的“作家文论”元素,指出整个讲稿具有一个潜在的贯通性理论命题——“人身上的悖论”,如果把《读与被读》的副标题换成“世界文学经典人物形象的悖论”,它就会成为有关人物塑造的诗学专论。本文作者切盼外国文学研究者用作家笔触丰满理论身躯,这类作家文论早该成为“理论化”“理论主义”之后现代文论的另一种样态,也切盼俄国文学研究者在诠释经典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用作家文论引导年轻学者重视理论思维,以此为中国文艺理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歌声里的追梦人》作为一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出品、中央新影集团文化历史事业部承制的微纪录片,自2021年11月8日首播以来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目光。本文主要从共鸣:“中国梦”的宏大主题与“追梦人”的小切口叙事;共振:独立的“小”故事单元与深挚的“大”情感创作;共融:真实性的影像记录与文艺化的歌舞表达三个方面分析了该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探析微纪录片如何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讲述追梦人实现“个人梦”进而不断为“中国梦”奋斗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啤酒里的尿     
柯柯虽然是个“美女作家”,但是她的走红不是靠身体写作——当我们刚刚认识,她就迫不及待地对我强调这一点。我自然不相信,就找她的书来看,果真如她所言,书里并没有“我”跟男人偷情的故事。凡事都有例外,柯柯就是这样的例外。  相似文献   

12.
摆摊的滋味     
世间有百业,百业有百味。摆摊是个啥滋味,只有耳闻,没有体会,据说美国一作家,要揭开高墙内幕,主动申请去坐监。我没那斗胆,不能妄想。报载国内一记者,为了状写乞丐景况,亲自在乞丐“王国”生活。我受不了那罪,不敢乱为。  相似文献   

13.
副刊初探     
大凡报纸、杂志大都办有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每周一个版面,《求是》杂志的“绿野”副刊,每期12个版面。副刊文艺属性强,文字活泼,有“文”、“杂”、“短”、“活”的特色。由此,有人把副刊称之为“文艺副刊”,把主持副刊工作的部门,称之曰“文艺部”,或曰“副刊部”。虽称谓殊然,但副刊的概念应当是:报纸杂志上登载除新闻体裁外的其他体裁短小精悍的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固定版面。但是,辞书上对副刊的概念解释有失偏颇,例如,《辞海》:“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岳洪治 《出版史料》2009,(4):105-109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推出了四套丛书,即“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丛书,和《新文学史料》丛书。这四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刚刚从“四人帮”造成的书荒年代里走出来的中国读者来说,真如久旱逢甘霖,小草遇春雨;求知若渴的人们,终于得到了一回补充文学知识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15.
黎烈文又名六曾,笔名李维克、达五、达六等,湖南湘潭人,生于1904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编辑、作家和翻译家。黎烈文一生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于20世纪30年代出任《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后,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把“自由谈”办成了当时国内影响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文艺副刊,他的功绩在我国新文学史上已成为定论。  相似文献   

16.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03,(46):81-81
1998年末,根据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命令,中央情报局下属的非法交易调查组开始调查一个问题:本·拉登是如何将其个人资金转移到世界各地资助恐怖组织的?为此特意成立的专案组在几个月的仔细盘查后发现,原先认为“基地”资金来自本·拉登个人资产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基地”是一架“永动的筹款机器”,而其绝大多数资金的来源地只有一个:沙特。  相似文献   

17.
袁敏杰 《新闻知识》2003,(11):54-54
身为宝鸡人,我尤其喜欢《宝鸡日报》副刊,每周三的副刊版,我都是篇篇文章字字句句认真阅读,仔细品味。日久天长,我品出了其大气清风文香,并深深感动。 这些年,不少报纸的文艺副刊纷纷“瘦身”(其实本来并不“肥”),宝鸡日报却对其文艺副刊进行了“增肥”,版面扩充了一倍;不少报纸的文艺副刊纷纷改头换面,扮酷卖俏;一些报纸副刊甚至“变性”,非驴非马,似乎有点像“文妖”。宝鸡日报副刊却坚守阵地,不  相似文献   

18.
贝叶丛书与张静庐 20世纪30年代,张静庐办的上海杂志公司以发行定期刊物为特色,如《中流》、《作家》、《译文》等,多进步文艺刊物。1935年秋起,又兼营出版事业,推出了多卷本的《中国文学珍本丛书》。参加丛书校订工作的有阿英、施蛰存等,题跋或题签者还有沈尹默、郁达夫、周作人等。丛书计划第1辑共50种,打出“丛书杂志化,珍本大众化”的口号,每周出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史料》2004,(2):33-33
丰子恺以漫画散文著称,他的《子恺漫画》出版于1925年,《缘缘堂随笔》出版于1931年。但也有翻译集多种,最早出版的是翻译日本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其时,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作为“未名丛刊”的一种)已由新潮社于1924年出版。鲁迅说:“我翻译的时候,听得丰子恺先生亦有译本,现则闻已付印,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现在我所译的也已经付印,中国就有两种全译本了。”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大,甚至我们经历不久的“日子”也迅速成为历史,在时代的匆忙中,人们很容易“失忆”。或许是为了对抗遗忘,有关往事的书也越来越多——拿到刚刚出版的《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才使人悚然一惊:“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竟然已成“历史”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