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二物理四章热现象的第七节《升华凝华》一节的实验教学 ,往往不容易被学生接受 ,加之农村中学实验室里缺碘 ,实验往往难于开展 ,既使有条件做这个实验 ,效果也不很明显 ,可见度低 ,不便于学生观察 ,更不便于碘的回收和对烧瓶的清洗。对此 ,本人对教材中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仅供同行们参考。图 11 演示实验 1  在烧杯的底部均匀的放层较薄较细的碘粒 ,并按如图 1所示的装置组装好器材 ,烧瓶里装的冰水混合物 ,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对烧瓶的底部微微加热 ,并让学生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师问 :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答 :有紫红色的碘蒸气产生。…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气体摩尔体积”一节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例如,学生对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的物质的量的固体、液体的体积不相等还可以理解,但对气体的体积相等不太理解。因为课本上也没有通过实验论证过,也不好比较。那么怎么设计实验让学生便于直接感到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的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相等呢,本人设计了以下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十三章第一节的教学中,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处理是按照教材的层次和条理,先介绍“α粒子散射实验”的史料,然后讲这一著名科学实验的发现,清楚地说明实验结果中的“绝大多数、少数、极少数”,然后得出“所以然”.这节课给学生的印象是,科学家不是凭空想象做个实验就有所发现.这既达到训练学生读书和思考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风.然而,上完这节课后,一位善于思考的学生问到:卢瑟福当年做α粒子散射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金箔做靶而不选用其他金属呢?  相似文献   

4.
1当前自然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近日笔者听了12节不同层次(中心小学村级完小、初小)自然课,发现自然实验课教中存在以下3方面的问题。a.不做实验。听课中有7节应使用仪器行实验的(该校有这方面的自然教学器材),教师却一讲到底。在教学中,既不做演示实验也不引导学生做学生实验。重结论轻过程。b.做实验但成功率低。听课中有3节课师做了实验,但只是为实验而实验。教师把实仪器发给了学生,忽视实验过程的具体指导,学生盲目动手,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操作,去察、去思考。有些实验效果不明显,甚至是失的,教师置之不理,把参考资…  相似文献   

5.
新编高中物理教材第三册第十九章第三节内容是“光的全反射”,联系实际做好光的全反射实验是学好这节内容行之有效的方法。光的全反射应用实例很多。光纤通讯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递声音和图象信号。其主要优点是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比较简单的电子元件和器材做一做光纤通讯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消除学生对光纤认识的神秘感,结合电路方框图,谈谈各元件的作用和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实验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按一般的方法存在着加热时间长、水不易烧开、现象不十分明显 ,直观教学效果差等缺陷。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此实验作了改进。1 常规做法的缺陷若用初温为 2 0℃左右的冷水做此实验 ,由于酒精灯加热速度慢 ,往往  相似文献   

7.
“波的干涉”一节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抽象不好理解,对老师来说这部分内容难教,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本节所有的演示实验不易操作。演示效果不佳:波的干涉理论的基础实验──波的叠加(绳波)实验几乎做不成功,而且转瞬即逝,学生很难观察清楚;波的干涉现象实验──发波水槽实验操作复杂,观察效果不佳,这样就造成学生在缺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被动地听,老师在缺乏有力实验依据的条件下干巴巴地讲,最终使一节生动、典型的实验课化为一节晦涩难懂的理论说明课,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四版第六章第七节"热处理新工艺简介"一节中,介绍的金属形变热处理方法之一"低温形变热处理"的叙述很不确切,它与该书第六章第二节"钢在冷却时的转变"一节中,对钢的等温转变图(C曲线)的分析相互矛盾,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也无法利用课本中已讲的知识向学生解释,给教学带来不便.笔者认为对一种新工艺或新知识的介绍不应该这样笼统,使读者产生疑惑,应该有理有据,分析清楚,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学情分析《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七节)是一节圆周运动的应用课。虽然圆周运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但学生对此并没有深刻的了解。他们往往会直观地感觉到物体在做圆周运动,但并不知道如何分析这一运动现象。而且大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向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  相似文献   

10.
a.用实验打开物理前言的大门。我们的物理教师对第一节前言课往往不那么重视,总是把重点放在以后的知识教学上,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妥的。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兴趣,特别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知识面窄,好奇心特别强,上好第一堂物理课,用精彩有趣的实验打开物理的大门,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从实验中认识物理,从实验中探求自然奥妙,使朦朦胧胧的感觉在实验中得到升华,从而使他们带着一种好奇而又兴奋的心情步入物理的“殿堂”。b.简单有趣的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一器材:铁架台、试管、水、酒精灯…  相似文献   

11.
球体积公式的推导是在学了高等数学定积分之后才可以掌握,而在中专立体几何旋转体一节中需要讲述这个问题。怎么办呢?当然把球体积公式直接写在黑板上也是可以的,但这往往使学生记忆不牢,印象不深。如果一个公式在交待给学生之前能作一个简单的比拟性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初中化学实验的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初中化学最重要的部分是化学实验,传统的化学实验中,往往是教师先进行知识的讲授,然后在讲台上做实验让学生观摩,就结束了这节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实验的步骤虽然有了清晰的了解但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不充分,所以教师要改进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较为重视,但对于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往往要求较低,甚至不做要求。又因为传统的实验报告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强调报告的完整性,并不鼓励学生对实验中预料以外的现象进行探究,导致实验报告书写一直流于形式。学生往往敷衍了事,不重视记录实验现象,不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不思考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如何上好自然实验课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中心小学(444113)刘强明我们认为:要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自然实验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动手实验,培训骨干自然教学中的每项实验,在让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做一做。这样就能明白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哪些现象不...  相似文献   

15.
凸透镜成像实验一节内容烦琐,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一片茫然。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此探究实验,本文就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从实像、虚像概念的再确立,学生感性认识的获得以及提高实验可行性等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物理教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中用传统仪器做验证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与负载关系,闭合电路的功率等实验,其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设计出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实验装置,经实际操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标 《学子》2013,(6):161
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理论后,为了加深印象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往往会做一些拓展性的实验,在做此类实验时,要遵循实验的正确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所谓正确性就是这个实验能解释这堂课所学习的新理论,所谓可操作性就是做实验时需考虑调节方便,便于操作,下面我来谈谈一个容易被错误解释的实验。学习波的干涉理论后,教师往往会用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敲击两个音叉,发出两列波,教师在上面走,相当于学生在  相似文献   

18.
深入浅出     
我在北京市海淀区讲过一节评优课,获一等奖。教学内容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其中做了检验大地是否导电的实验,给听课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听课的领导评价这个实验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进行了安全用电的教育。我怎么设计这个实验呢?在备课中,我发现教参上有这样一句话:关于大地、人体、不纯净的水是导体不便于进行实验,但这与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探究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作为实验教师,我在为学生做准备的同时,自己首先亲自做一遍,以了解实验各方面的情况,便于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疑惑时,能够及时地给予指点。  相似文献   

20.
石宁 《教师》2011,(15):24-24
凸透镜成像实验一节内容烦琐,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一片茫然.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此探究实验,本文就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从实像、虚像概念的再确立,学生感性认识的获得以及提高实验可行性等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