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自身的增殖。被誉为"最后的暴利行业"的媒介产业对资本市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十字街头.媒介产业与资本市场走到了一起,民营资本与传媒产业融合成为一种必然。一、民营影视公司异军突起民营影视公司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中国的广播影视业快速发展的必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  相似文献   

2.
一直与传媒产业“井水不犯河水”的资本市场,似乎在一夜之间出现了合流的迹象——前有湖南电广的成功上市,后有东方明珠出巨资控股上海东方电视台旗下的东视广告有限公司,再有成都商报入主上市公司四川电器,继而又有湖南投资集团先后涉足电视和报业经营……投资传媒产业,正在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热点和亮点。媒体直面“资本制造”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每一个板块的松动和改变都将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现在,这个机遇终于指向了一个传统上最为敏感的媒介产业和一个现实中最为敏感的资本市场——2001年5月28日,由《人民日报》主办的《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3.
中国媒介资本的流向及其对弱势群体话语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敏钢 《声屏世界》2006,29(11):16-17
中国的媒介资本是投资于大众传媒的国有资本、外商投资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总称。目前中国媒介的一个基本现实是媒介产业对资本的高度渴望和巨额闲置资本的增殖冲动并存。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体制和传媒产业的特殊属性导致资本与传媒的结合进程缓慢。然而资本与传媒的结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加上国家行政的管制逐渐放宽,尤其是2001年8月20日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新闻产业的融资打开了缺口。在媒介竞争白热化和融资渠道多元化的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媒介和媒介投资者都…  相似文献   

4.
在巨额闲置资本的增值冲动和媒介产业对资本进入的高度饥渴的双向作用下 ,资本与媒介的结缘肯定将是未来 3— 5年内我国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注意的现象之一。本文就资本市场与传媒产业结缘的基础与条件、传媒产业的赢利分析、资本市场涉足传媒产业的操作方式以及有关的风险规避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冰  刘琳 《现代传播》2008,(2):150-151
资本市场与媒介产业的融合有三种方式:一是媒体的跨行业合并,从行业外得到自己的资源;二是媒介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出现,直接从社会上募集资本;三是行业外大资本介入媒介产业的运营.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媒介产业融合情况怎样呢?如何规避传媒资本的运作风险呢?  相似文献   

6.
资本运营:实现媒介产业超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已开始启动,并且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美国IDG集团、澳大利亚新闻集团等纷纷进入中国传媒市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传媒市场正被国内外各种资本看好。中国传媒产业与国外传媒集团相比,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资本实力不足口如何实现我国媒介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媒介资本运营无疑是一剂良药,资本运营作为媒介经营手段在壮大媒介产业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岁末,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先生接受南方周末访问时把上市融资称为“新闻出版业安全的融资通道”(覃爱玲,2008)。新闻传媒行政主管部门高层官员的这一观点并不鲜见,早在2003年便有研究者认为,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媒介产业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何涛,2003),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两情相悦”似乎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喻国明,2001)。  相似文献   

8.
美国影视产业版权体系结构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影视产业版权体系结构,对其进行经济分析,指出“专利与版权保护条款”、“贸易条款’’奠定了美国影视产业的版权“根本”与规模经济基础,而美国版权法通过“雇佣工作”条款的特别界定,消除资本经营版权的后顾之忧;然后,资本通过版权增殖的“扩窗”过程不断获益——这种让内容成为利润“发动机”的制度安排,将美国影视产业的市场重心导引到投资能获得商业成功的内容产品的生产上,造就了美国影视内容称霸全球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崔保国  虞涵 《传媒》2023,(7):37-39
2022年是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坚韧发展的一年。基于“横店指数”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虽然面临着资本退潮、受众观影习惯改变、创作不确定性加剧、影视作品供给不足等挑战,但仍能积极回应时代需求,在政企协同发展中抵御市场风险,在技术迭代中丰富传播形态、重塑产业生态,在提质减量、降本增效中创作出符合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的高质量作品。未来,尊重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增强精品化与多元化内容供给,促进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创新,推动跨媒介资源整合与跨行跨界合作共享将成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无论中外,媒介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而又高回报的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媒介不仅是舆论导向作用的社会公器,而且是市场规模巨大、利润回报丰厚的产业部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美国500家大企业中,20多家都是报业公司。我国的媒体在计划经济时代一直是意识形态挂帅,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宣传和经营才成为双驾马车。但因为中国的媒介产业长期与资本市场相隔离,资本进入媒介市场相对来说还是未曾开垦的处女地,资本的进入大多采用地下合作的方式。但面对中国媒介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WTO后中国媒介市场提供的巨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产业化已成为中国大众媒介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我们先后建立了广告市场、发行(报业)与节目推广市场(广播电视业)、资本市场。这些市场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然而在产业化进程中,我们忽略了新闻来源市场的建设,新闻来源市场的不健全已使得媒体新闻信息来源可扩展的空间萎缩,影响媒体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新闻来源市场已成为我们需正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期刊产业的投资机会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特别是加入 WTO 以后,包括期刊在内的中国传媒业如何有效地与市场结合,并通过产业经营途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迹象表明,期刊有望成为传媒业内率先得到突破的媒介。少数拥有市场、拥有品牌、拥有资本的强势期刊将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通过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收编”、“消化”弱势期刊,真正走上扩张的道路:而大量势单力薄的期刊将被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发行集团、电影集团和其他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托管、兼并或收购,成为这些传媒集团多元化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或逐步淡出期刊市场。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05,(7):28-31
随着我国媒介产业的加速发展,一方面媒体的发展对增量奖金存在迫切的内在需求;而另一方面,媒介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高额稳定的投资回报也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可以预见,虽然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媒介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相互渗透注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媒介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互渗透将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电影产业遭受重创,后疫情时代下,正上演着一场从院线到流媒体的电影媒介转向.这场由资本市场推动的产业转向,以数字科学与网络通信作用下的技术转向为核心,究其本质是一次从公共媒介到"私媒介"的媒介属性的转向.通过对这些转向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认识电影媒介的产业、技术与媒介属性由"转"到"合"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一、报业上市:文化体制改革与资本市场改革的交集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两个领域的重大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于是,这两个领域的交集——报业上市再次成为热点。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将“传播与文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的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是最高层次的市场。市场离不开资本,现代化市场更是离不开资本。经济发展成熟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走向资本市场。媒介产业也不例外。媒介经济是近十年来国内经济领域最活跃、最繁荣的行业之一,作为经济上的成熟标志,是前几年电广传媒与博瑞投资的成功上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股市  相似文献   

17.
袁丽  高波 《现代传播》2002,(6):77-80
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中国媒介市场的开放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一场以“境外媒介商—国内媒介—政府管理机构”三边参与的博弈竞局即将出现。媒介市场作为政治经济力量的交汇之地 ,各博弈方将围绕意识形态与资本意志、投资与投机、控制与开放、集约与分化这些内容展开竞争。政府管理机构的“游戏规则化博弈”和外资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博弈”必将对中国的传媒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传媒如何运营 ,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本文就媒介市场的博弈竞局、博弈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竞争策略及中国媒体的资本运营等问题进行善意的剖析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报业运作创新模式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作为一种传统平面媒介,一直走在多形态传媒市场竞争的前列。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报业率先从传媒市场兴起,成长为一支市场性较好的传媒产业。在报业市场竞争的前沿城市——成都,某都市报于1995年创刊,其所策划的一个个开创性的报业运行模式,如“敲门发行”、“特别报道”、“街坊”等等,迅速使该报成为中国报业市场异军突起的“黑马”,打破了原晚报一报独大的市场格局。该报的成功运作,诱使后来者对其直接摹仿和追踪跟进。与此同时,该报运作创新模式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9.
(续上期 )(二 )“品格”提升的意义及评价如果说“效率”主要着眼于市场、经济、有形资本与资产 ,那么“品格”则主要着眼于人文、社会、无形资本与资产。电视传播艺术的功能追求 ,既要足够关注“效率” ,也要足够重视“品格” ,应当使二者协调实现。有学者对中国电视传媒研究中 ,尤其是产业改革研究中的问题发表了这样的评价 :“……在方法上基本没有足够的经济学模型的论证 ,在价值观上往往又将媒介经济学凌驾于媒介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之上 ,单纯强调媒介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 ,媒介在产业化、市…  相似文献   

20.
关于媒介资本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初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谈到四方面的改革: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微观结构的调整、媒介市场体制的建立、传媒投资融资体制的创新。这些政策的些微变化,会带来怎样的机遇,我们应该思考。2001年1月16日《北京晚报》云:“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每一个板块的松动和改变都将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现在,这个机遇终于指向一个传统上最为敏感的行业和一个现实中最为敏感的市场的结缘媒介产业与资本的结缘。” 一、我国媒介资本运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