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科 《辽宁教育》2004,(1):72-72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丁丁问老树爷爷的三个问题,也听了老树爷爷的回答,现在让我们也走近老树爷爷,学着丁丁的样子问老树爷爷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丁丁问老树爷爷的三个问题,也听了老树爷爷的回答,现在让我们也走近老树爷爷,学着丁丁的样子问老树爷爷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段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老树吗?谁能说一说老树是什么样的?生:我见过一棵老柳树,弯弯曲曲的,还有一个大洞,好像要枯死了,现在又发芽了。生:我见过一棵又粗又高的老杨树。师:你能说说这棵老杨树有多粗、多高吗?生:它有两三个小朋友拉起手来才能抱住那么粗,比电线杆还高。……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明白。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老树的图画,大家想知道这棵老树的故事吗?生:想。师:(出示课文中老树的彩色放大插图,同时板书课题——老树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棵老树,说一说,你想知道关于这棵老树的哪些故事?生:我想知…  相似文献   

4.
老树     
乡下老家门前有一棵老树,是什么树我就不清楚了.小时候听奶奶提起过,但我忘记了.这棵老树记载了爸爸和姑姑的成长,也记录了我的童年. 以前,在老家附近都住着很多人,彼此都很熟.奶奶和爷爷是退休的工人.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和爷爷在家照顾我,爸爸和妈妈去工作.每次我哭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爷爷就会哄我出去玩.这时我便马上停止哭声.因为我很喜欢坐在爷爷的肩膀上,让爷爷带我去玩.小朋友很多,我和他们差不多年纪,可能比我大的都有,而我总像个大姐姐一样让他们陪着我玩,爬树、围着老树绕圈圈、抓蟋蟀……  相似文献   

5.
师:(板书:世界)小朋友,谁认识这个词?生:世界。师:你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我们这个世界吗?生:我们的世界很美丽。生:我们的世界多美呀!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多美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名字就叫——(指板书)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学生很投入地齐读课题)师:接下来老师就来讲讲这个故事,小朋友们边听边想,故事讲了件什么事?(讲故事同时播放轻音乐)师:现在故事讲完了,请同学们回答问题。生:故事讲了一只小鸡看到了世界。师:有谁要补充吗?生:故事里讲了一只小鸡刚刚从蛋壳里孵出来看到了世界。师:有进步,但是…  相似文献   

6.
我上常识课——认识干果和水果。这节课小朋友很感兴趣,看看摸摸,闻闻尝尝,还抢着举手提问题。为了上好这节课,我翻参考书,反复试教,心里满有把握。可上课时却有小朋友提出了我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个小朋友问:“蚕豆是干果吗?”我想蚕豆和花生差不多,大概是干果,就回答说:是的。接着又有小朋友问:“芝麻是干果吗?”这我也吃不准呀!这些孩子怎么老是问我答不上的问题。事后,我翻了书才知道,蚕豆是粮食作物,芝麻是  相似文献   

7.
师:小朋友,课文我们已经会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稍过片刻,有两三个学生举手) 生:为什么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呢?在海洋里睡觉行吗? 生:为什么不在小溪里奔跑呢? 师:对呀,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能互相交换吗? 生:老师,我知道,海洋里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学生熟悉的人物着手,设计了与学生同龄的小男孩“丁丁”这个人物形象。这样,既解决了课题中“我”的角色问题,也让这个形象陪伴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发现了吗?生:(兴奋而惊奇,左顾右盼,四处寻找)电脑:大家好!我———丁丁,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我写的小诗。如果你们能正确地读出来,我就会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能做到吗?生:(齐声)能!二、初步识字阶段学生打开课文,指读小诗。遇到不会的字用笔圈出来,问同桌或…  相似文献   

9.
故乡     
又是一个温馨、幸福而又遗憾的梦!还未等我仔细触及,亲一亲童年时故乡的老树、小河,这梦便被一潭泪水化尽。刚刚醒来,泪水又干涸了,只任那窗外如离愁的月光牵着我梦中的思绪飘呀飘的……“爷爷,您总说这老树很老,它究竟有多大了呢?”夏夜,在村头老树下纳凉,儿时的我依偎在爷爷怀里,总喜欢问这些深不可及的问题。“它呀,在爷爷像你这样小的时候,问我的爷爷,他说也不知道。”“爷爷也有爷爷?那……这树有爷爷的胡子这样多的年龄吗?”“有,有。这老树很久以前是会走动的,而且浑身结满了金子,每天到处撒。那时的人们很贪婪,总想独自占有它。老树…  相似文献   

10.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蔡老师! 师:亲切地称呼一声,行吗? 生:(亲热地)蔡老师好! 师:(亲切地)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你能告诉我,你是谁呀? 生1:我是李冰清。 生2:我是陆萧丰。师:多好听的名字呀!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端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小朋友们情绪高涨) 师:我说到哪儿,你们就摸到哪儿。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大眼睛, 摸摸你的大耳朵,摸摸你的细眉毛,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大嘴巴,摸摸你的长尾巴。 (当说到“尾巴”时,小朋友们都笑了,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理。) 师:你们在笑什么? 生:(只笑却答不出) 师: (不急不忙,微笑着问你找到尾巴了?你把你的尾巴亮出来给大家瞧瞧。 (小朋友们和听课的300多位老师又笑了) 生:我们没有尾巴。 师:我们是没有尾巴。(板书:尾巴) 师:哪些动物有尾巴? 生1:老鼠有尾巴。…  相似文献   

12.
听特级教师上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深厚的语文功底、高超的教学技巧、精妙的课堂语言,无不令人心悦诚服.尤其是他们在课堂上展现的那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人文关怀,也让听课者感动不已. 片段一 (《给予树》贾志敏) 师:谁能告诉我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节: 生:五个小节. 生:老师,这篇课文有五个小节. 师:(摸该生的头)我喜欢这个小朋友的回答.他回答完整,对老师也很有礼貌,老师听了很舒服. 赏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特级教师贾志敏其实是在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他没有正面指出第一个学生的不足,而是通过表扬第二个回答的学生来暗示:回答问题要完整,对老师要有礼貌.真可谓用心良苦.  相似文献   

13.
第一步:巧提问,认识你我 师:初次见面,谁有办法让我们快速认识? 生:自我介绍. 师:是个好办法.怎么介绍既快又好呢? 生:大家写在纸上,老师您一看就知道了. 师:太耗时间了,需要写的时间,还需要看的时间. 生:我们问,您回答;然后您问我们,我们回答. 师:就听你的意见吧.我问大家两个问题,就能了解你们了.第一个问题——我们班谁胆子最大?  相似文献   

14.
学校一位老师在人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识字6》的三次教学中,对一个教学环节的不同的处理,让我启发颇多。【片段一】师:小朋友,我们去春游了!(铜号声响起)集合了!(随着轻快的音乐,教师带领小朋友来到了海边。)(课件出示:沙滩风景图。图上有海鸥、军舰、沙滩、帆船。)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生1:沙滩。(爽快地说。)师:(点点头)还看到了什么?生2:大海。生3:一条帆船。师:(皱皱眉头)你还看到了什么?(显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这么美的一幅图,学生却只吐出了生硬的这几个词。)生4:看见了云。……师:(学生语言还是那样的贫乏,教师失望地进入…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2~83页.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师:(播放视频动画片《西游记》及主题曲)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一起唱一唱(.学生跟唱)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中还有数字呢?是多少呀?生1: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生2: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师: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我想我们学习同样也是这样呀!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就要学好本领,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评析《:西游记》是儿童喜爱的神话故事,孙悟空、唐僧等形象是小朋友熟悉的人物.课前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一、激趣导入师 :小朋友 ,你们喜欢猜谜吗?生 :(异口同声)喜欢!师 :那好 ,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 ,看看谁最会动脑筋呢?生 :(睁大眼睛 ,焦急地等待着)师 :(故弄玄虚)谜面是———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明镜 ,有时像镰刀。(教师一边说一边比划)猜猜看 ,是什么呢?生 :是月亮!师 :这么肯定呀?说说你们的理由。生 :我在晚上看到的月亮就像你说的那样 ,有时像镜子 ,有时像镰刀。师 :哦!你真是个有心人!生 :我知道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圆很圆的 ,而有的时候我看到的月亮很细很细。师 :是呀!我们平时要注意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17.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9课,先看看课文:书上首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又回答了这个问题,问的是刮风是怎么一回事?刮风是什么? 生:刮风是空气的流动。 师:(点燃一支蜡烛)请看看,蜡烛和人之间有什么? 生:有空气。 师:书上面的那位小朋友吹也好,扇也好,都会怎么样呢? 生:都会使空气流动。 师:第三幅图画了一个火炉,一生火,就会听到呼呼的声音,看到炉子里火焰熊熊,烟从烟囟里冒出去,这里也有空气流动,是谁造成的呢? 生:是炉火的热让空气流动的。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师先拿出6个苹果,问:把这6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3个。师:要是把2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1个。师:那要是只有一个苹果(出示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每人得半个。师:“半个”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生:不能,用分数12表示。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根据刚才分苹果的经验,你能表示出自己喜欢的12吗?(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再涂色。)……案例二: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老师已经给每对同桌准备好了一些学具(每张课桌上放着一个塑料袋,袋里装着彩色纸。有的袋里装着4…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师:我知道有的同学到过北京,说说你到过哪些地方?生:故宫……师:有哪个同学到过香山公园。(学生没有举手的)那好,咱们现在就出发。(播放课件:香山美景,同时引背《山行》)师:是啊!这枝叶把香山打扮得怎么样?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形容你们自己的感受。(生回答:美丽、漂亮、壮观,我太喜欢这里了,这里太美丽了……)赏析:师生共赏香山美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情感的种子。师:好美呀!这树叶随着风,就会变成——生:落叶。师:我们就工工整整地写下来吧(和学生一起书写)。咱们大大方方、放开声音把这两个字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滋味,读…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录 :师 :小朋友 ,你们喜欢过生日吗 ?今天 ,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也举行了一个生日宴会。看 ,小主人来了……(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 :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 ,我特别高兴 ,妈妈告诉我待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 ,看 ,他们来啦 !小动物带着面具边唱生日歌边依次出现。 )师 :你想知道什么 ?生 :我想知道他们是谁 ?生 :我想知道每一种动物来了几只 ?[由学生熟悉的过生日导入 ,亲切 ;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提出问题 ,自然。]师 :是呀 ,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 ,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我们帮大象登记一下。一个客人就拿一张相应的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