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倒教授     
课堂上,大学教授问他的学生甲:“上帝创造了一切吗?”学生甲勇敢地回答说:“是的,他创造了一切!”“上帝创造了每一样东西吗?”教授又问。  相似文献   

2.
良风 《内蒙古教育》2007,(12X):13-13
课堂上,大学教授问他的学生甲:“上帝创造了一切吗?” 学生甲勇敢地回答说:“是的,他创造了一切!”  相似文献   

3.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学生甲:“他读得不好,声音太小了!”学生乙:“他读得不好,有些地方磕磕巴巴的。”学生丙:“他还多加了一个字呢!”……  相似文献   

4.
“举手效应”。有这么一件事:学生甲学习成绩较差,学生乙学习成绩较好,他俩聘请的是同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师知道学生甲成绩差,就在每次辅导结束时叮嘱他:“在课堂上要积极一点,要多举手。”学生甲遵从了教师的叮嘱。过去,学生甲学习成绩较差,所以他根本不敢举手,任课  相似文献   

5.
“举手效应”。有这么一件事:学生甲学习成绩校差,学生乙学习成绩较好,他俩聘请的是同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师知道学生甲成绩差,就在每次辅导结束时叮嘱他:“在课堂上要积极一点,要多举手。”学生甲遵从了教师的叮嘱。过去,学生甲学习成绩较差,所以他根本不敢举手,任课教师也就很少提问他。后来,教师发现他举手的次数  相似文献   

6.
课改的指导思想摆在我们面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使学生学有所获,力争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此,我采取了下列措施:  相似文献   

7.
哈哈哈     
不是说笑 学生甲:“我爸爸说,人类以前是猴子。”学生乙:“真是笑话,怎么可能?”学生甲:“不是说笑,是真的。”学生乙:“你爸爸以前住哪个动物园?” 偷看 一个女生正在给她的好朋友写信,却发现同桌的那个男孩儿在一旁偷看,想躲他也躲不掉。于是她写到:“亲爱的朋友,我不得不就此停笔了,因为,有一个男孩儿正在偷看我给你写信。”“胡说!”男孩儿嚷道,“谁偷看你的信了?”  相似文献   

8.
王慧 《中国德育》2010,(2):71-71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比”的现象。如:拿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相比;拿不善言词的学生与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的学生相比……甚至在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情况下,所有的学生往成绩跟前一站就“比”出来了:他语文好,数学差:他画画好,可成绩太差;她唱歌好,学习却不好……于是,  相似文献   

9.
史峰 《湖南教育》2008,(8):27-28
一、教师甲教学《皇帝的新装》遇到“突发事件”老师讲读课文:“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这时有学生举手:“报告!”老师问:“有事吗?”学生起立回答:“老师,课文中一个小孩子说‘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是事实吗?”老师笑笑说:“是呀。”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是指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学要在自由的情境中进行,强调学习者的自觉领悟,他反对过多的说教,主张一切要顺应自然。“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树立“交往”的师生观,教师以身作则和提倡生成性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典型韵例子:学生甲平时数学成绩一般,课堂表现平平,可当学到“元、角、分的认识”时,甲学生的表现却是班上最出色的。原来,甲学生的父母是做小生意的,平时,甲生也帮着父母卖小百货。在甲生的眼里,“元、角、分”来源于真实生活情境,他的数学知识的获得自然是他在真实生活中的体验,当课堂中的学习与他的日常生活情境发生关联时,课堂中的学习变得更像是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的迁移产生,他自然而然地将日常生活积累带到课堂中来,真正从真实生活的体验中间勾起了对数学的理解,从而获得了数学课堂学习的成功。那么,教师如何让“生活数学”真正走进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2.
“举手效应”。有这么一件事:学生甲学习成绩较差,学生乙学习成绩较好,他俩聘请的是同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师知道学生甲成绩差,就在每次辅导结束时叮嘱他:“在课堂上要积极一点,要多举手。”学生甲遵从了教师的叮嘱。过去,学生甲学习成绩较差,所以他根本不敢举手,任课教师也就很少提问他。后来,教师发现他举手的次数多了,也就格外关注起他来,并渐渐喜欢上了他。学生乙则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过去常常举手回答问题,当他看到学生甲也经常举手时,心里既不屑又有些嫉妒,于是倒不举手了。一段时间后,学生甲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学生乙的学习成…  相似文献   

13.
梦想     
学生甲:“我有一个梦想。”学生乙:“什么梦想?”学生甲:“一张试卷只有5个填空题。  相似文献   

14.
甲:今天,我们说点什么? 乙:上次谈了“一”,今天我们说说“三”。 甲:还是我举例子,你来说说“三”表示的意思? 乙:行! 甲:三个学生。  相似文献   

15.
奉承有方     
牧原 《高中生》2009,(11):49-49
古时候,相传有位极善奉承的人,一天他应邀到朋友家作客,席上还有四位客人。他问甲:“老兄离此甚远。为何早就光临了?”甲说:“我是骑马来的。”“噢!威风威风!”他又问乙:“老兄贵府也不近,何以如此神速?”乙说:“我是坐轿来的。”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皇后的自称老师:“小青,皇帝的自称是什么?”小青:“是寡人。”他站起来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那么皇后呢?”小青:“皇后,是,皇后……”他想了好久,突然,灵机一动,回答道:“皇后的自称是寡妇。”直接数学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师:“学校买粉笔用了60元,每盒粉笔2元,学校买了多少盒粉笔?”生:“30盒。”师:“这30盒粉笔是怎样来的呢?”(想引导学生列式)生:(大声地)“买来的!”自习课甲:你们班里有多少人上自习课?乙:加上老师一共31人。甲:就是说,老师不在时是30人了?乙:不,老师不在…  相似文献   

17.
如此学生     
有个学生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了,校长问他:“为什么不从校门走?”他指了指T恤衫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他:“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的啊?”他指了指袜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他:“翻墙是什么感觉?”他指了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大学教授犹大问他的学生亚当:"上帝创造了一切吗?"亚当勇敢地回答说:"是的,他创造了一切!""上帝创造了每一样东西吗?"教授犹大又问道。"是的,先生。"亚当答道。教授犹大继续说:"如果上帝创造了一切,那么邪恶也是上帝创造的了?!  相似文献   

19.
杨红春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交换位置。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若用来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移花接木法学生甲在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转过头和别人说话,被任课老师发现。任课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起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随便地问:“你成绩较好,平时有同学向你请教过问题吗?”甲答:“有。”“那你告诉人家吗?”我问。“有时讲,有时不讲。”“你跟他讲时,他不听怎么办?”我又问。“没出现这种情况。”他答。“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我问。“那我就不…  相似文献   

20.
学会欣赏     
近日,笔者听了一节《春风吹》。整个课堂设计按“我会读”、“我会认”、“我会演”等几个板块展开,很有层次,也有新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每次都让学生来评价参与活动的学生的表现。当有学生参加了“我会读”这一环后,甲同学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他把‘树’读成了‘su’。”乙同学又接着说:“他读得太慢了。”当学生参加了“我会演”后,丙同学评价道:“她表演的姿势不好。”平心而论,这些参加活动的学生的表现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也不乏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