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导入 师:同学们,教师这儿有一个小本本,你们读一读,猜猜这是谁的小本本? (学生读,齐声喊):袁碧琳的.  相似文献   

2.
一导入   师:同学们,教师这儿有一个小本本,你们读一读,猜猜这是谁的小本本?   (学生读,齐声喊):袁碧琳的.   ……  相似文献   

3.
一、导入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本本,你们读一读,猜一猜这是谁的小本本?(学生读,齐声喊):袁碧琳的。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生:我认识她的字,她的字工整。生:我经常看她的小本本,特熟悉。师:你们真是有心的孩子。袁碧琳,瞧,这么多同学知道你的小本本,你高兴吗?生:高兴。师:其实,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小本本都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作品集,它记下了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点点滴滴的回忆。二、回顾师:这段时间,我们的好朋友——小本本,又伴随我们走进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单元。我们精读了《戈壁滩上古长城》《、木兰从军》《、纸》《、唐僧取经》;略…  相似文献   

4.
读了《公开课的背后及其他》一文(《人民教育》一九六四年第十期),深有同感。这类公开课的评议会,弊病也是不少的,最突出的就是主观主义。一堂公开课的好坏,是由参与听课的教师开评议会决定的。而教师们是根据什么进行评议的呢?无非是“本本”(不少人捧的是资产阶级教育家的“本本”)和一些老经验。最有发言权的学生,却被甩在一边。  相似文献   

5.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讲本本、学生背本本、教师满堂灌、学生整堂听的“一言堂”状况?两年来,我抓住新教材资料性和可读性并重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读、讲、写”三字法,寓学习于多种活动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读——根据新教材的可读性,在教学中广泛发动学生读教材。读,一般可分为泛读、精读和导读三种。——泛读是针对教材中引用的资料和列举的事例较通俗的特点,进行一般性的阅读。目的是通过对资料、事例的初步了解,获取感性认识。由于这些事例、资料大多来自现实生活,真实、亲切、自然,学生一般比较乐意读。比如:高…  相似文献   

6.
时至今日,我们的语文教学仍存在着“本本主义”的现象。一些教师写教案抄“本本”,抄学校发的或自己摘到的优秀教案。现在多媒体教学提倡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在他那里,是下载人家现成的东西。学生好像受了老师的传染,回答问题、演讲、作文,也习惯于搬“本本”抄“本本”,甚至抄也懒得抄,回答问题拿出教辅读物念,演讲拿现成的文章读,翻译文言文,更依赖人家编好的书籍。教和学到了不费吹灰之力的地步,好处多多,快乐多多。就一样不好,教师离了“本本”不能教书,学生离了“本本”说不出像样的话写不出像样的文字。看来,教学应当反对“本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她,是一名射击教练,一位8岁男孩的妈妈。从和儿子一起读图画书的那天起,她将一本本的图画书和自己的工作、生活连接起来,品味着阅读带来的润物细无声的种种改变和收获。  相似文献   

8.
正她,是一名射击教练,一位8岁男孩的妈妈。从和儿子一起读图画书的那天起,她将一本本的图画书和自己的工作、生活连接起来,品味着阅读带来的润物细无声的种种改变和收获。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家常课,内容是教学包含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法。课中学生们对屏幕上“4080007”这个数的读法产生分歧。部分人认为应读作四百零八万零七,另一部分反对者则坚持读作四百零八万七。“说说看,这儿的三个0为什么不读?”我先问读错的学生W。“这三个0在万级末尾,不用读。”W振振有词地说道。这三个0在万级末尾?还没等我寻思出这个小家伙的脑袋是怎么一回事时,另一个声音响起来了:“彭老师,我也觉得这儿的0不用读,你听——”我扭头一看,又一个学生J站了起来,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地读了起来:“四百零八万七,多好听啊!”夸张的声音马…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2014,(3):63-63
徐丽遐:不管政策是怎么解读的,其实在大部分人的概念当中。四六级和读大学就是有必然的联系。很多孩子上大学首先就是想把四六级考出来。作为第一目标,觉得这个是最基本的。陆建非:四六级和学位挂钩已经二十多年了,但这也是逐渐形成的,一开始并不挂钩,后来觉得这个考试不错,很多人都去考了,觉得考过之后自己的身价高了,于是认为这是一块敲门砖。本来是一门很普通的考试.由于政府主导,很多人响应,所以逐渐标准化、等级化、行政化,最后体现为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本本人生     
徐斌 《师道》2002,(3):60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开抽屉翻到一大叠证件时,突发灵感:我们的人生不就是由这些各种各样的本本组成的吗? 本本显示出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工作证、结婚证,犹如一张张票根,串起一座座站台,接通你的人生之旅。本本是进入人生的通行证,人生道路上关卡林立,少了它不行。证件软了也不行(不是所有人都能  相似文献   

12.
现在于丹可是火得不得了啦,可能很多人认为她太幸运了,读大学、读研究生,然后到大学里教书,其实不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印刷厂干体力活,她认为她的第一份工作对她的人生最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诵读是学好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用诵读法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帮助是比较大的。1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朗读是心、眼、口、耳等器官与思维器官并用,这样语言文字通过多种感觉器官作用于脑海,文字的字、形、义,语言的形式与内容一起刺激读的人、听的人,作者的语言就渐渐化为读的人的语言,渐渐地心领神会,而听的人又会感到作者就好像站在自己的面前,学起来格外亲切。学语言规范,活泼的环境很重要,朗读名篇佳作正是创造良好语言环境,语言气氛的一种方法。课堂上经常荡漾朗读课文的音响,学生不断受到良好语…  相似文献   

14.
一个在青年时代经历过“文革”,又惨遭家变和情变,被电打过,火烧过,炮崩过,房子塌了扣住过,翻车出过大祸的人,如今写出十大卷共400万字的康熙、雍正、乾隆系列小说,本本畅销,这在当前文坛可能是独此一人。真是——  相似文献   

15.
<正>名师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通常指在某一教育教学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每位名师身上,都蕴含着丰厚的教育教学资源,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较强的课堂实践能力。如何激活这个群体的能量,使他们树立更高的标杆?如何开发、利用名师这座"宝藏",盘活、放大名师资源,使他们能够引领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发展?笔者以为,以打造"名师共同体"为着力点,积极开展共读、共思、共研、共写活动,能够有力地促进全校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1.共读——寻找相同尺码的人。"寻找尺码相同的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今年一、二月份南巡的重要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并针对这一“左”的干扰,又一次提出要提倡实事求是,不要提倡“本本”。现实生活表明,正是由于抱有“左”的思想的人,看问题主观脱离客观,从“本本”出发,从并不符  相似文献   

17.
快乐进行时     
春艳撒花:大概两年前,曲池就把这个写满了文的本本,整个打包过来。很喜欢这种简单的文字,不矫情,不刻意,读起来像喝一杯柠檬水,清新怡然。  相似文献   

18.
我是小书迷     
我是一个小书迷,从小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无书不香。在我一周岁生日那天,全家人放了很多东西让我“挑”,妈妈说我一下子就“抓”到了书。从记事起,爷爷就拿着一本本的图书教我读。一看到书上那五彩缤纷的图画,我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跟爷爷咿呀地读起来。  相似文献   

19.
幼教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树立儿童是教育的主体的思想,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目前幼儿园教育中较普遍地存在的“本本”主义现象,却阻碍着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和幼教改革的进行。幼儿园教育中的“本本”主义现象,其主要表现是:教育工作从“本本”到“本本”,即从“本本”出发,执行“本本”要求,再用“本本”来检查落实“本本”的程度,忽视幼儿这个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忽视儿童发展这个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爬第一级"台阶":解读"父亲"和"台阶"师:这篇课文是一篇小说,但和其他小说不一样的是,它有很浓的散文味。会读小说的人,看完《台阶》后可能会过目不忘。请大家说说这篇课文里的哪些句子让你过目不忘?(略去学生的交流。)师:我们梳理一下,这么多让我们难忘、引起我们思考的细节,都和哪个形象有关?生:父亲。师:大家都很会读小说,读小说就是要抓住形象。除父亲这个形象以外,还和哪个形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