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也谈从公元年代求干支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教学》1996年10期刊载了吕炳丽《求公元年干支纪年的一个方法》一文。该文短小精悍,很有创见。但作者所谈方法只能推算公元后年代的干支,而公元前年代的干支则无从推算。有鉴于此,本文试解决从公元前、后年代求干支年这一难题。 众所皆知,我国历法始于夏朝,故称夏历,亦称阴历、旧历。遗憾的是,迄今尚未发现夏朝文字。人们从商人甲骨文中发现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排列成的六十甲子表,该表可用来纪年,这就是干支纪年法。然而,商朝历法大体上是沿用夏朝的,因此,干支纪年法当出于夏代。探其渊源,则可上溯到更早。  相似文献   

2.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文史资料纪(记)事的一大特点。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见附表)按顺序配合起来如甲子、乙丑……正好60为一周,即民间所说的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最初,干支仅用于纪日,商代后期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有刻在甲骨上的干支表如同今天使用的日历牌;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兮,唯庚寅吾以降。”的诗句,其“庚寅”只能是记日干支,意指屈原乃出生在庚寅日,陈国庆先生认为“中国确切纪年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这时是用天干地支法纪年。”此说恐属谬误,古代史书纪事,必称举帝号或年号,大概从汉代开始,为了补救帝王纪年难于记忆的缺点,才在帝王年代的后面标上干支,如汉武帝元狩六年为甲子,第二年改元元鼎元年为乙丑,二年丙寅,三年丁卯……。汉末黄巾起义,首倡“岁在甲子”,文人也多舍  相似文献   

3.
干支纪年法     
我国历史上习惯用干支纪年,例如1894年是甲午年,在这一年发生的中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又如1898年是戊戌年,这一年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活动,史称“戊戌变法”。干支纪年法,就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纪年的方法。天干、地支互相配合,配成六十组为一周(详见排列顺序表),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一周完了以后,再回头依次连续排列下去。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谓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法源于干支纪日法。应用干支纪日,早在上古就开始了。历史学家从甲骨文字研究中,发现并证实了在春秋以后,至少在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起直至于今,连续无误,共计已有2600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之友》2007,(3):61-61
我国历史上通常使用的纪年法有三种:①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干和十二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一个甲子”,用来表示年历,每六十年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5.
杨向阳 《高中生》2009,(9):20-21
推算干支纪年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原因是六十甲子顺序表难以记住。这里看两道题的解析:例1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根据干支纪年,该事件被称为“庚子之变”。那么,英法联军侵华攻占北京,根据干支纪年,应该被称为  相似文献   

6.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提出的政治口号。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这次起义原先“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后因叛徒告密提前于二月间发动。所谓“岁在甲子”,就是说这一年是甲子年,这是古代用干支纪年的一个实  相似文献   

7.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传统的推算方法是预知某年的干支,按六十甲子表:  相似文献   

8.
破生肖之谜     
传说天皇氏所创的干支,到黄帝时便配搭成六十个互不重复的名称来来记录事物。这种表数量的符号,当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日积月累约定俗成逐渐发展形成的。将天干与地支循环相配可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六十花甲。 从东汉光武帝建武(公元25年)以后,这种六十花甲主要用来纪年。也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这种干支纪年法与长期流行于我国民间,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动物纪年法相融合,  相似文献   

9.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纪年的一种方式,至今农历仍沿用此法。干支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的合称。干(gan)支原作幹(gan)枝,取义于树木的干(gan)枝。宋代邵雍《皇极经世》载:“十干,天也;十二支,地也。干支配天地之用也。”故干支也称天干地支。干支纪年也称夏历纪年,  相似文献   

10.
万国鼎先生所编《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书局1978年11月版)是一本简明易用、史学工作者称便的优秀工具书。但我在查找一条涉及齐胡公纪年的材料时,发现该年表中索引有一则年代排印失误,现予以订证如下:已知齐胡公为姜太公五世孙,大致与周孝王、周夷王为同时。由于我国自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才有明确的不间断的纪年,《中国历史纪年表》中的“公元甲子纪年表”当然也是从共和元年起始的。那么,要查找周代共和以前的纪年,只有从该年表第64页的“西周周王简表”以及第147页的“中国历史纪年表索引”中去找。“西周周王简表”记载,周孝王于公元前897年至前888年在位,而“中国历史纪年表索引”却记周孝王继位的年代为公元前987年。我们已知周孝王是周懿王的弟弟和继位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我国古代,以干支纪日。自甲子至癸亥,六十日一循环,周而复始,几千年不曾错乱。“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夏至三庚便数伏。”史书、文学著作、民间谚语、都有干支纪日的反映。由此可见,干支纪日的影响面是很大的。我们读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出土文物,遇到了干支纪日,通常是查考新会陈垣编的《二十史朔闰表》。但是,这个《表》(以下简称《表》)不是一般读者都能具备。本文目的,是想根据易得的资料,例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小词典》书后附录《我国历史纪元表》(以下简称《纪元表》),来计算公历某年月日的干支;反过来,知道夏历〔注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每一个婴儿诞生的那一刻,他(她)的生肖属相也就由此而定,而这其中,少不了天干地支的作用.谈到天干地支,它在我国的来头还真不小.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干支来命名的就有不少,近代史中更是如此.例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我国民间沿用干支纪年的方法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甚至集邮的人也对“龙年“”虎年“”猴年“”狗年”的邮票津津乐道.所以,了解公元年数与干支纪年的换算关系是很有实用意义的.所谓干支纪年,其实是一种农历纪年方法,是由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依照顺序组合而成的.10个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个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相互搭配而成的结果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壬戌、癸亥,通称六十甲子.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奇数天干只能和奇数地支相结合,偶数天干只能和偶数地支相结合.一奇一偶或一偶一奇是不能结合的,所以决不会出现甲亥、己申、辛午等年头.由于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每过60年就要循环一次,癸亥之后是甲子,周而复始.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历朝历代以来,帝王中统治年代最长的要数清朝康熙皇帝爱...  相似文献   

13.
《社会》第三册课文学习了公元纪年,《社会》第四册课文和我国现在印制的日历一样,其中均涉及到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如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的“甲午”,第四课戊戌变法的“戊戌”,第五课中的《辛丑条约》和庚子赔款的“辛丑”、“庚子”,第六课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辛亥”等。我认为,应让学生了解干支纪年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并加以应用。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1郾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1)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2)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2郾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将十天干和十二地…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我国古代,以干支纪日。自甲子至癸亥,六十日一循环,周而复始,几千年不曾错乱。“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夏至三庚便数伏。”史书、文学著作、民间谚语、都有干支纪日的反映。由此可见,干支纪日的影响面是很大的。我们读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出土文物,遇到了干支纪日,通常是查考新会陈垣编《二十史朔闰表》。但是,这个《表》(以下简称《表》)不是一般读者都能具备。本文目的,是想根据易得的资料,例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小词典》书后附录《我国历史纪元表》  相似文献   

15.
杨向阳 《高中生》2009,(18):20-21
推算干支纪年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原因是六十甲子顺序表难以记住。这里看两道题的解析:  相似文献   

16.
自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我国采用公元纪年之前,一直使用旧历(夏历即农历),即干支纪年法。在历史教科书中,对于干支纪年只作简单必要的解释,如“甲午战争,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史称这次中日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师生对“甲午”是什么不便深究亦不甚了然。一  相似文献   

17.
邓文宽 《家教指南》2016,(2):125-136
路易·巴赞教授是欧洲突厥学的泰斗,其代表作是法国国家级博士论文《古突厥社会的历史纪年》。然而,本文作者发现,巴赞教授使用了一种历史上不曾存在过的"六十纪年周期":由十二生肖配六甲纳音(用五行代替)而成。本文追根溯源,找出这项学术错误发生的根源是:误读了黄伯禄神父1885年出版的《中西历日合璧》中六十甲子表所附的六甲纳音内容(黄神父也未正确理解六甲纳音)。根据出土回鹘资料中的历法要素,作者对回鹘所用纪年方式进行了复原:1."行肖法"(代替天干的五行配生肖),2."干肖法"(天干配生肖),3."干肖纳音法"(天干配生肖再配纳音)。这三种源自汉族又经改编的六十甲子,在回鹘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段曾经被分别使用过。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认识汉族六十甲子在周边民族文化中的嬗变,文章又对吐蕃六十甲子和回鹘六十甲子做了比较,分析其异同。文中所附汉族、回鹘、吐蕃六十甲子表,均可作为研究相关出土文献年代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重庆大足石刻造像题记中“天元甲子”之纪年,过去普遍认为是专门为颂扬南宋高宗所为。其实,根据文献记载,“天元甲子”是我国古代“七元甲子”纪年法中之一元,与绍兴十四年(1144年)宋高宗“中兴第一甲子”相遇纯属巧合,其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大足宝兴镇三教寺第5号龛题记中所见“上元甲子”之纪年,源于我国古代历法中的“三元甲子”纪年法。此窟的开凿当始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而不是原来推定的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第六单元单元知识中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在以前的高中课本中也曾出现过公元纪年对干支纪年的换算问题。因而在高考前的综合训练中时常出现此类题目。其题型一般是给出一个参考年代的干支纪年,求出某一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其中的参考年和所求年同在六十花甲的同一周期之中。其实,只要掌握公元纪年  相似文献   

20.
读贵刊1992年12期《应适当补充干支纪年法的知识》一文,我与作者抱有同感,但作者只是介绍了“干支纪年法”,如果能将“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推算的方法也介绍出来,更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推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