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生又寿郎由于年少荒嬉,不肯接受父亲的教导专心习剑,被父亲逐出了家门。于是,受了刺激的柳生发誓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剑手。他独自跑去见日本当时最负盛名的宫本武藏,要求拜师学艺。拜见了宫本武藏,柳生热切地问道:“假如我努力学习,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流的剑手?”武藏说:“你  相似文献   

2.
宫本武藏是日本历史上一流的剑客,柳生又寿郎拜他为师。学剑前,柳生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请教老师:“以我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武藏说:“至少10年。”“我不能等那么久!”柳生急了,“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夫达成目的,甚至当你的仆人跟随你,那需要多长时间?”“那,也许需要20年。”武藏说。柳生更急了:“如果我不惜任何辛苦,夜以继日地练剑,需要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3.
银戒指     
丽兹一直小心保存着戒指,但她却不愿打开它. 丽兹站在父亲的床边,他患癌症已有多年了."不要哭,丽兹,"父亲对她说,"死神来临的时候,我不能再陪在你身边了,我要你答应我不会难过."他还说,她会得到很好的照顾."我有件礼物给你,亲爱的丽兹.这是我们家的传家之宝,它蕴涵着三个愿望."  相似文献   

4.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摘     
“教而不研则浅”宫本武藏是日本历史上一流的剑客,柳生又寿郎拜他为师。学剑前,柳生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请教老师“:以我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武藏说:“至少10年。”“我不能等那么久!”柳生急了,“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夫达成目的,甚至当你的仆人跟随你,那需要多长时间?”“那,也许需要20年。”武藏说。柳生更急了:“如果我不怕任何辛苦,夜以继日地练剑,需要多少时间?”“如果那样,你这辈子再没希望成为一流剑客了。”柳生懵了!“你的眼睛全盯着‘一流剑客’,哪里还有眼睛看你自己呢?”武藏平和地说,“要想成为一流剑客,就必须留…  相似文献   

6.
我是"左手"     
三岁时,女儿常常搂着父亲的脖子撒娇:"爸爸,我还要听,你再给我讲两个故事". 四岁时,女儿常常拖着母亲的手耍赖:"妈妈,我还想玩,你再陪我玩一次游戏."五岁时,女儿常常缠在父母腿边哭闹:"我,我还想看一会儿动画片."六岁时,父亲对女儿说:"爸爸为你请了一个辅导老师,你要学会弹钢琴."七岁时,妈妈对女儿说:"绘画最能陶冶人的气质,妈妈明天带你去少儿美术班报名."八岁时,父母对女儿说:"学习千万不能落后,周末浪费了可惜,明天你去上补习班".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音乐     
我还记得那天父亲费劲地拖着那架沉重的手风琴来到屋前的样子.他把我和母亲叫到起居室,把那个宝箱似的盒子打开."喏,它在这儿了,"他说,"一旦你学会了,它将陪你一辈子."  相似文献   

8.
大三那年,一次意外的车祸差点夺去父亲的性命,家里一直瞒着我,但我还是从家信的字里行间看出了端倪.当我赶回家时,父亲刚刚脱离危险期,一看见我,这个我记忆中从未见过流泪的汉子竟紧紧抓住我的手,泣不成声地说:"我差点见不到你."我们父子两人相拥而泣. 庆幸的是,父亲终于恢复了健康,但再也不能干活,不能赚钱供我上学了,况且,6000元的医疗费用已使家中债台高筑.  相似文献   

9.
上帝创造父亲时,他先做了一个很高的骨架,旁边一个女天使说:"这算什么父亲啊?如果你把孩子们做得那么矮,为什么还要把父亲做得那么高呢?他不跪下的话就没法射弹珠,不弯腰就不能把孩子放到床上,不俯身就不能亲吻孩子."上帝笑着说:"不错,他需要屈膝,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且如果我把他的身材做得像孩子一样,谁还能让孩子仰视呢?"  相似文献   

10.
父亲     
我有一个很特别的父亲…… 小学时,我在家中看外国电视剧,觉得韩国人既绅士又浪漫,便产生了一个念头--好好读书,将来留学到韩国.于是,我就把这个美好的愿望告诉了爸爸,没想到他却一盆冷水泼过来:"你?你没发烧吧!你能不能实际点呀!真是'燕雀不知天地之高远,坎井不知江湖之辽阔'."妈妈反驳说:"有理想的人才会有出息."可他却"哼"了一声.从此,我开始和他赌气,成天埋在书山、题海中.  相似文献   

11.
日本历史上有两位伟大的剑手,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又寿郎。柳生是宫本的徒弟,是宫本教过的最好的弟子。柳生又寿郎的父亲也是一名剑手,由于柳生少年荒嬉,不肯受父教专心练剑,被父亲逐出家门。柳生于是独自跑去见当时最富盛名的剑手宫本武藏,发誓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剑手。拜见了宫本武藏,柳生热切地问道:"假如我努力学习,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流的剑手?"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请美国职业篮球协会最佳新秀杰森·吉德谈谈自己的成功历程.吉德介绍,小时候,父亲常常带他去打保龄球.那时候,他打得不好,却总是找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打不好,而不是去找真正的原因.父亲对吉德说:"别再找借口了,这不是理由.你保龄球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练习."吉德说,父亲说得对,因为借口不能帮助他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从那以后,他发现自己的缺点,便努力改正,绝对不找借口搪塞.  相似文献   

13.
世安己安     
1976年,他已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的一名学生.快过春节了,一天,手头拮据,无奈的他只好向哥哥求助.哥哥却说:"你还是自己想办法吧.父亲说过,让你多受点儿苦,就当是锻炼."  相似文献   

14.
一 她对父亲的记忆,是从5岁开始的.那天晚上,父亲和母亲吵架,她被吵醒后睡眼惺忪地从卧室走出来,迎面飞来一只杯子,"啪"的一声,正打在她的额头上,鲜血顺着眼睛流下来.她还没哭,母亲就已经吓得大哭起来.父亲愣了片刻,慌忙抱起她往医院跑.医院离家大约有十几公里的路程,父亲一路飞奔,不断有汗珠落在她的脸上.父亲不停地叫她的名字,声音温柔而急切.她故意不理父亲,身体软软地瘫在他温暖的怀里.父亲急得大叫:"丫丫,你别吓我啊!"她猛地用手攀住父亲的脖子,附在他的耳边轻声说:"爸爸,以后别再和妈妈吵架了,好吗?"父亲笑了,接着又哭了,说:"丫丫,以后不许再吓爸爸."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说完后把她抱得更紧了.  相似文献   

15.
上帝创造父亲时,他先做了一个很高的骨架,旁边一个天使说:“这算什么父亲啊?如果你把孩子们做得那么矮,为什么还要把父亲做得那样高呢?他不跪下的话就没法射弹珠,不弯腰就不能把孩子放到床上,不俯身就不能亲吻孩子。”上帝笑着说:“不错,他需要屈膝,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且如果我把他的身材做得像孩子一样,谁还能让孩子仰视呢?”上帝做父亲的手时,把它做得大而有力,天使难过地摇摇头:“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大手会很笨拙的,它们没办法摆弄和固定尿布的别针,不能解开小纽扣或是取下绑在马尾巴上的橡皮筋。”上帝微笑着说:“我知道,但是它们大得足…  相似文献   

16.
断箭的寓言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他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在身边,能让你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把它抽出来."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存折     
1982年初秋,一个极其寻常的日子,阳光灿烂地照着地面.一条简易的沙子公路上,一对父女一前一后地向前走着.父亲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军用包,步履有点蹒跚,显出一副略有心事的模样. "能不能跟老师商量一下,你的学费先交一部分?"父亲小声地对女儿说.父亲吐出这句话的时候,好像鼓起了很大的勇气."不行,肯定要一次交清的."女儿低...  相似文献   

18.
谁更贫穷?     
一个很富有的父亲带他的儿子去乡间体验穷人的生活,数日后父亲问儿子:"你知道他们是多么的穷苦了吧?"儿子说:"晤."跟着讲棕他的的观察所得:   我们养了一只狗,他们养了四只.……  相似文献   

19.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陈亢问于伯鱼日:子亦有异闻乎?对日: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诗>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札>,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日:"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是孔子的学生,伯鱼(字鲤)是孔子的儿子.这段话的意思是:陈亢问伯鱼说:父亲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教导吗?伯鱼答:没有.不过有一天父亲一个人站着,看见我从庭前小跑而过,就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就告诉我说:"不学<诗>,就不能很好地跟别人交流."于是我就回去学<诗>了.还有一天,父亲还是一个人站着,我又从庭前跑过,他又问我:"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他又对我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